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9)
2023(5944)
2022(4968)
2021(4550)
2020(3920)
2019(8636)
2018(8666)
2017(15938)
2016(8936)
2015(10184)
2014(10337)
2013(9991)
2012(9293)
2011(8527)
2010(8689)
2009(8272)
2008(8066)
2007(7496)
2006(6566)
2005(6128)
作者
(28576)
(23647)
(23512)
(22310)
(15039)
(11362)
(10792)
(9375)
(9364)
(8575)
(8106)
(8079)
(7850)
(7837)
(7560)
(7435)
(7191)
(7117)
(6853)
(6723)
(6094)
(6012)
(5878)
(5692)
(5487)
(5370)
(5269)
(5150)
(4947)
(4896)
学科
(29628)
经济(29573)
管理(23140)
(23016)
(17179)
企业(17179)
方法(12300)
中国(12079)
(11038)
保险(10947)
(10669)
数学(10359)
数学方法(10220)
(9505)
(9367)
银行(9334)
(9328)
(8907)
(8713)
(8239)
金融(8231)
(7640)
理论(7104)
业经(6290)
地方(5722)
(5593)
制度(5589)
(5552)
财务(5531)
财务管理(5506)
机构
大学(127128)
学院(125481)
研究(48066)
(46458)
经济(45190)
管理(43219)
中国(40724)
理学(35483)
理学院(35033)
管理学(34204)
管理学院(33986)
科学(31096)
(28652)
(28178)
(26104)
(26077)
研究所(23687)
农业(22592)
中心(22141)
业大(21315)
(21094)
财经(19349)
北京(18406)
(17794)
(17569)
(16769)
(16353)
(15621)
技术(15365)
师范(15285)
基金
项目(82169)
科学(62878)
基金(58531)
研究(56564)
(53476)
国家(53031)
科学基金(43449)
社会(34042)
(32017)
社会科(31910)
社会科学(31899)
基金项目(29766)
自然(29763)
自然科(29066)
自然科学(29051)
自然科学基金(28538)
(28188)
教育(26227)
资助(25408)
编号(22511)
成果(19611)
重点(19104)
(17875)
课题(17162)
(16889)
计划(16810)
(16414)
科研(16122)
创新(15450)
科技(14767)
期刊
(53952)
经济(53952)
研究(41429)
中国(31928)
学报(26781)
(25583)
科学(22001)
(20338)
大学(19536)
(19123)
金融(19123)
学学(18535)
管理(17029)
农业(16711)
教育(15824)
技术(10151)
财经(9800)
(8924)
经济研究(8585)
(8288)
业经(7948)
业大(7517)
(7450)
问题(6608)
农业大学(6418)
理论(6186)
实践(5574)
(5574)
科技(5567)
统计(5452)
共检索到205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贤军  王银光  黄启龙  汪易易  
交往主体作为"经济人",在市场的博弈过程中,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个体理性的选择,但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个体理性往往导致集体非理性结局。本文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理论剖析了山东省聊城市东海铸锻破产案,在政府主导或外部力量适度干预下,通过谈判磋商,最终促进多家银行与企业达到交往理性的均衡状态,并据此提出了相关风险处置的顶层设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苑治亭  
本文基于山东省担保圈现状的考察,对现阶段企业担保圈风险的特征及其赖以存在的制度背景进行分析,认为治理担保圈风险应充分考虑其存在的现实条件和经济的合理性,摒弃"全盘否定"的态度,既要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企业融资、缓释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防止担保圈无限放大导致风险蔓延和失控。本文结合企业征信系统数据和金融网络分析方法,对担保圈风险的测度、识别和控制提出了解决方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枚房  
作为近十多年大量涌起的一种保证形态——"担保圈",其风险因担保过度的驱使,在经济逆向波动中表现出某种不可控的放大趋势,演化成一定程度上的系统性风险隐患。为测度和控制风险,在量子理性思维启示下建立跨行担保风险识别系统等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震涛  霍源源  
2012年经济进入下行期以来,因担保链(圈)的破裂产生的银行逾期、不良贷款越来越多,导致企业主跑路、跳楼、集体违约等现象层出不穷。我们基于当前经济下行期担保链(圈)出现的种种风险进行了揭示,对其风险现状、风险特征及危害性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从政府、企业及银行三个层面对担保链(圈)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从这三个层面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震宇  李飞琍  杨勇  
温州企业担保链风险演变担保是保证的一种。在温州曾经一度被银行和企业广泛应用于企业信贷融资,且出现了"一企多保""多企互保"等形式,最终发展成盘根错节的担保链、担保网,成为此次温州化解局部金融风险的最大困难。2008年,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振内需,拉动经济增长,2009年出台4万亿元刺激经济投资计划,在经济预期向好和房地产不断升值的背景下,温州很多企业脱实向虚跟风走上了投机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淑春  林汉川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需对企业资金链与担保链风险给予高度关注,这是防范金融风险和优化区域信用环境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企业"两链"风险逐渐从"点状风险"向"链状风险""块状风险"转变,化解"两链"风险面临涉险企业去杠杆难、风险信息甄别难、"以物抵债"操作难、企业破产重组难、不良资产处置难等问题。建议按照"因需施策、切割处理、存优汰劣、分类处置"原则,防范及化解企业"两链"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震宇  李飞琍  杨勇  
温州企业担保链风险演变担保是保证的一种。在温州曾经一度被银行和企业广泛应用于企业信贷融资,且出现了"一企多保""多企互保"等形式,最终发展成盘根错节的担保链、担保网,成为此次温州化解局部金融风险的最大困难。2008年,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振内需,拉动经济增长,2009年出台4万亿元刺激经济投资计划,在经济预期向好和房地产不断升值的背景下,温州很多企业脱实向虚跟风走上了投机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淑春  林汉川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需对企业资金链与担保链风险给予高度关注,这是防范金融风险和优化区域信用环境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企业"两链"风险逐渐从"点状风险"向"链状风险""块状风险"转变,化解"两链"风险面临涉险企业去杠杆难、风险信息甄别难、"以物抵债"操作难、企业破产重组难、不良资产处置难等问题。建议按照"因需施策、切割处理、存优汰劣、分类处置"原则,防范及化解企业"两链"风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崔蓓  王玉霞  
通过建立有向加权网络模型,分析供应链担保圈的网络结构对风险传染的作用机理,并以调和距离衡量企业间担保关系,解释担保圈的两面性——风险分担和风险连坐。研究结果表明担保圈网络结构和风险传染关系具有相变的特征。当风险低于一定阈值,高度连通的网络中担保关系的多样化能够有效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当风险高于一定阈值,高度连通的网络反而构成风险传染的路径,其稳定性和弹性大大降低。企业间担保关系具有非线性的特征,担保圈网络结构对风险传染的作用机制取决于企业间调和距离。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新海  宫建华  
企业之间互保联保的担保圈模式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信贷增信形式,这种模式在增进企业信用、提高信贷效率的同时,也将企业风险与行业风险紧紧地绑在一起。一个企业资金链断裂,一群企业乃至一个行业都会受到牵连。从担保圈风险的概念入手,分析担保圈风险的特点和现状,提出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担保圈风险控制的模型构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堂保  刘蓉  
以互保、连环担保为主要形式的担保圈贷款风险一直是令市场无奈、令监管层头疼的顽疾,也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薄弱一环。2011年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主逃逸事件让连环担保链条涉及的高额债务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银行经营实务,对担保圈的概念、成因及风险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后金融危机时代商业银行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担保圈贷款风险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崔蓓  王玉霞  
通过建立有向加权网络模型,分析供应链担保圈的网络结构对风险传染的作用机理,并以调和距离衡量企业间担保关系,解释担保圈的两面性——风险分担和风险连坐。研究结果表明担保圈网络结构和风险传染关系具有相变的特征。当风险低于一定阈值,高度连通的网络中担保关系的多样化能够有效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当风险高于一定阈值,高度连通的网络反而构成风险传染的路径,其稳定性和弹性大大降低。企业间担保关系具有非线性的特征,担保圈网络结构对风险传染的作用机制取决于企业间调和距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涛  罗慧媛  
陕西神府地区作为陕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民营企业通过相互担保融资由来已久,已形成若干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担保圈。部分担保圈甚至由原来的互助集团异化为违约联盟,成为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劣化的"重灾区"。担保圈在实践中可概括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淄博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刘洁  刘博  孟文杰  刘丹华  岳亮  
本文以Z市担保圈的大量调查材料为基础,从四个圈层逐步剖析了担保圈的生成与演变。研究认为:由于"柠檬市场"效应、道德风险、市场失灵等现象存在,造成了担保关系实质上的无效性。对此,本文从政府、银行、企业、监管等多方面入手,提出化解区域性、系统性担保圈风险的新途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邵承伟  
近期,受外需不振、实体经济增速减缓、民间融资泛滥等因素影响,企业经营成本上升,部分企业出现资金链紧张,信用风险有所上升,同时公司客户间相互担保、连环担保的现象较为普遍。受担保圈内企业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的影响,担保企业因承担担保责任而垫付资金,随之出现资金紧张的连锁反应,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也影响了地方金融的稳定和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担保圈风险,成为银行、企业乃至地方政府亟须解决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