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48)
2023(6269)
2022(5160)
2021(4671)
2020(3901)
2019(8767)
2018(8818)
2017(16462)
2016(8935)
2015(10174)
2014(10235)
2013(9818)
2012(8987)
2011(8152)
2010(8331)
2009(7952)
2008(8019)
2007(7573)
2006(6770)
2005(6120)
作者
(24818)
(20785)
(20649)
(19612)
(13066)
(9764)
(9395)
(7884)
(7868)
(7599)
(7083)
(6921)
(6797)
(6644)
(6614)
(6368)
(6030)
(6025)
(6011)
(5941)
(5278)
(5012)
(5009)
(4764)
(4724)
(4710)
(4646)
(4623)
(4164)
(4067)
学科
管理(32417)
(31329)
经济(31262)
(25418)
(22355)
企业(22355)
(12627)
(11874)
中国(10479)
方法(10328)
(9579)
业经(9190)
数学(8313)
(8305)
数学方法(8194)
体制(7115)
(7014)
银行(7007)
(6954)
贸易(6950)
(6817)
(6752)
地方(6739)
财务(6721)
财务管理(6701)
(6699)
企业财务(6343)
(6239)
金融(6236)
环境(6136)
机构
大学(124644)
学院(124637)
(49900)
经济(48704)
管理(46782)
研究(41361)
理学(39118)
理学院(38667)
管理学(38100)
管理学院(37834)
中国(32849)
(28119)
(26597)
科学(22997)
(20879)
财经(20664)
(19839)
中心(19618)
(18568)
研究所(17334)
(17264)
北京(16749)
(16271)
(15978)
业大(15906)
师范(15823)
(15600)
经济学(15410)
财经大学(15172)
(13996)
基金
项目(79438)
科学(62664)
研究(61662)
基金(56798)
(48535)
国家(48102)
科学基金(41633)
社会(39669)
社会科(37460)
社会科学(37454)
(31196)
基金项目(29759)
教育(29003)
(25873)
编号(25663)
自然(25111)
自然科(24479)
自然科学(24474)
自然科学基金(24044)
资助(22347)
成果(22345)
(21357)
课题(18606)
重点(18160)
(17983)
(16778)
(16623)
国家社会(16456)
(16205)
项目编号(15885)
期刊
(62136)
经济(62136)
研究(40642)
中国(31902)
(23560)
管理(19743)
教育(17730)
学报(17184)
(16882)
科学(16064)
大学(14077)
(13507)
金融(13507)
学学(12757)
技术(12111)
财经(10878)
农业(10834)
业经(10353)
(9328)
经济研究(9312)
问题(7772)
图书(7755)
职业(6121)
(6057)
(5968)
论坛(5968)
会计(5910)
(5844)
书馆(5824)
图书馆(5824)
共检索到203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迟凤玲  
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个人间电子商务(C2C)模式基本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但是从政府角度对其进行管理和征税等方面,还没有比较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虽然近年来出台了部分规定,但离真正可操作的法律制度还有一定的距离。从这里我们可以引申出两个问题。一是从创新到形成政府管理的"正面清单"需要多长时间,即时滞多久为宜?是否需要经过再一个十年才能制定出相关的比较完善的法律规定?时滞过长,可能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沁芳  刘仲英  
本文简要对电子商务中基于制度的信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提出在电子商务在线交易中,应通过正式约束以及非正式约束建立起制度信任机制,即法律、技术保障和可信的第三方中介机构,以及在线交易主体的声誉反馈机制、合作规范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兴鹏  
进入21世纪网络蓬勃发展的时代,电子商务区别于传统交易方式实现了无边界的贸易往来。依赖于网络全球性特征的电子商务可以让互联网用户不受地理因素限制,将各类产品与服务进行跨国界的市场交易。但在跨境零售和跨国公司运作过程中,个人信息无法规避跨境流动的现象发生。随着个人信息受到侵权等问题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贸易个体对跨境电商交易表示担忧,以期实施强有力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结合《跨境电子商务法律问题研究》一书,分析探讨应对跨境电商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通过相关政策的颁布希冀建立起跨境电子商务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剑桥  
互联网的虚拟性导致电子商务经营主体与现实经营主体之间的对应关系隐性化,交易主体责任难以追溯使网络市场监管面临挑战。对电子商务而言,电子是手段和载体,商务才是本质和核心,电子商务方式上的拓展并不能使其脱离现行法律对商务活动的规制。相关政府部门从主体资格规制的角度对电子商务监管作出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但存在制度效力不足、可操作性不强等缺陷。借鉴国外商事登记制度及其对电子商务主体资格规制的经验,应从完善相关立法、坚持电子商务企业主体登记及信息公示、对个人网商实行任意登记、明确网络交易平台开办者的连带责任、推进电子商务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对我国电子商务主体责任追溯制度进行重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桂学文  沈惠敏  
本文在探讨企业制度及其创新的含义的基础上,从企业生产模式、生产规模、竞争关系、经营方式、经营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电子商务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阐述了电子商务对企业制度创新的具体要求,即要求企业具备快速响应能力,要求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保持多赢竞争格局,要求企业具备占有与利用信息的能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康  肖静华  
现有的电子商务信任研究主要关注一级技术信任与商家信任,虽意识到二级技术信任的重要性但缺乏深入研究。笔者根据文献研究元分析方法,提出电子商务三级技术信任的概念模型,认为电子商务环境中的个体、技术、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等结构性要素之间,以及这些结构性要素与现有社会结构之间存在一个交叉或单一的动态调适过程,最终形成三级技术信任的动态传递结构。借助该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为什么在低社会信任度的中国情境中电商发展如此迅猛等问题。本文的理论创新在于将电子商务信任研究从一级技术信任扩展为二级和三级技术信任,推动了电子商务信任从以单因素或单项因果关系为主的研究路径转变为多因素多方式关系的研究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红平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经济大潮,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但也面临众多安全隐患。因此,建立一种保证电子交易安全的认证机制非常重要。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社会就已开始电子商务认证的立法,目前已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制度。而我国的有关立法起步较晚,内容相对简单疏漏,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应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电子商务认证法律制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严中华  关士续  米加宁  
B2B电子商务的技术信任问题,无论对学术界而言还是对实践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试图通过有关文献的综述,从制度的角度探讨B2B电子商务技术信任的内涵、维度和它在B2B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价值。本文认为技术信任属于制度信任的范畴。它通过机密性、完整性、身份认证、不可抵赖、通路控制、可用性和最佳商务实务七个维度机制的有效运行,提供B2B在线交易市场的情境规范和促进条件,从而发挥制度信任的功能,并促进B2B买卖双方间的交易顺利进行。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刘晓春  
《电子商务法》知识产权通知删除制度存在创新,增加的"反通知-选择期间"规则,作用在于平衡各方利益、防范恶意投诉。与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的相应规则相比,我国的规则并没有明确是免责条款,亦没有规定明确的法律责任。从制度效果上看,有可能造成纠纷大量涌入司法和行政体系、恶意通知人获得更大投机空间、而真实权利人维权成本增加的后果,违反立法本意。建议将该条款明确为免责条款,并赋予平台更多规则创新的空间和权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立群  
电子商务交易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交易体系和制度对现有的专业市场交易制度影响较大。专业市场交易制度变迁的演化机制包括变异演化机制、市场选择机制、适应性学习机制。专业市场交易方式和交易制度变迁需要经过萌芽、形成和成熟三个阶段。萌芽阶段,电子商务交易体系和交易制度开始进入传统专业市场领域;形成阶段,线上电子商务和线下实体市场相结合的新型专业市场交易体系和制度开始逐步建立并发展壮大;成熟阶段,传统的线下实体专业市场的卖家通过电子商务交易体系和制度进行市场交易的新型市场交易制度已经形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立群  
电子商务交易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交易体系和制度对现有的专业市场交易制度影响较大。专业市场交易制度变迁的演化机制包括变异演化机制、市场选择机制、适应性学习机制。专业市场交易方式和交易制度变迁需要经过萌芽、形成和成熟三个阶段。萌芽阶段,电子商务交易体系和交易制度开始进入传统专业市场领域;形成阶段,线上电子商务和线下实体市场相结合的新型专业市场交易体系和制度开始逐步建立并发展壮大;成熟阶段,传统的线下实体专业市场的卖家通过电子商务交易体系和制度进行市场交易的新型市场交易制度已经形成。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韶君  
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合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电子商务,在改变传统贸易框架的同时,也对税收制度提出了挑战。本文阐述了电子商务对国内外税收政策、关税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电子商务给我国税收提出的新课题;在我国税收制度如何建设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伊文涛  孙宝文  王国华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所涉及的税务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国际、企业、个人三个层次上对电子商务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可行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立群  
电子商务交易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交易体系和制度对现有的专业市场交易制度影响较大。专业市场交易制度变迁的演化机制包括变异演化机制、市场选择机制、适应性学习机制。专业市场交易方式和交易制度变迁需要经过萌芽、形成和成熟三个阶段。萌芽阶段,电子商务交易体系和交易制度开始进入传统专业市场领域;形成阶段,线上电子商务和线下实体市场相结合的新型专业市场交易体系和制度开始逐步建立并发展壮大;成熟阶段,传统的线下实体专业市场的卖家通过电子商务交易体系和制度进行市场交易的新型市场交易制度已经形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沁芳  刘仲英  
本文在电子商务信任和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C2C在线交易中用户制度因素感知有效性和用户信任之间的关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一关系模型拟合度良好;C2C用户对电子商务法律和技术的有效性感知,对第三方中介有效性的感知都将对用户的可靠性信念有着正向影响;用户对在线声誉反馈机制有效性的感知不但对用户的交易可靠性的信任信念有着正向影响,还将影响其对对方善意的信任信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