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3)
2023(7596)
2022(6159)
2021(5562)
2020(4763)
2019(10210)
2018(9954)
2017(18589)
2016(9958)
2015(11254)
2014(11378)
2013(10869)
2012(10064)
2011(9259)
2010(9755)
2009(9466)
2008(8271)
2007(7782)
2006(7009)
2005(6534)
作者
(30131)
(24700)
(24592)
(23656)
(15514)
(11871)
(11316)
(9680)
(9482)
(8871)
(8542)
(8470)
(8045)
(8025)
(7970)
(7714)
(7431)
(7100)
(7040)
(6975)
(6500)
(6117)
(6016)
(5867)
(5698)
(5588)
(5521)
(5365)
(5095)
(5049)
学科
(35064)
经济(35011)
管理(27288)
(26290)
(25593)
金融(25585)
(23120)
银行(23097)
(22521)
(21595)
企业(21595)
中国(18807)
(13164)
(13002)
方法(12404)
中国金融(11031)
(10949)
(10605)
数学(10159)
数学方法(10056)
地方(9497)
业经(9277)
(9266)
理论(9002)
(8145)
财务(8108)
财务管理(8096)
企业财务(7797)
农业(7695)
体制(6674)
机构
学院(142162)
大学(141057)
(55015)
经济(53599)
研究(50392)
管理(47341)
中国(46090)
理学(39072)
理学院(38604)
管理学(37835)
管理学院(37593)
科学(31014)
(30730)
(29831)
(26473)
(25186)
中心(25052)
研究所(23977)
财经(23559)
(23137)
(21180)
(20036)
师范(19780)
业大(19726)
农业(19657)
(19360)
北京(18952)
(18865)
银行(18231)
(18214)
基金
项目(89518)
科学(69271)
研究(66256)
基金(63376)
(55773)
国家(55221)
科学基金(46056)
社会(41091)
社会科(38887)
社会科学(38879)
(35993)
基金项目(32741)
教育(30175)
(30053)
自然(28664)
自然科(28001)
自然科学(27991)
编号(27746)
自然科学基金(27462)
资助(25738)
成果(23790)
重点(20844)
课题(20067)
(19635)
(18983)
(18584)
(17666)
创新(17415)
项目编号(17216)
科研(17166)
期刊
(66063)
经济(66063)
研究(47664)
中国(31524)
(30540)
金融(30540)
学报(25825)
(24469)
(23000)
科学(21445)
大学(19178)
教育(18268)
学学(18137)
管理(17578)
农业(14094)
财经(12899)
经济研究(11157)
(11031)
业经(10993)
技术(10787)
问题(7894)
理论(7442)
(7380)
商业(7194)
(7047)
实践(6725)
(6725)
图书(6669)
(6117)
现代(6014)
共检索到232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蒋致远  朱名军  马奕虹  
金融危机削减了国外需求。消费金融将是扩大内需切实可行的途径。本文从消费习惯、社会福利保障体制和动态博弈等角度,对我国消费金融的现状分析,发现建立和健全我国征信体系才是我国消费金融的助推器,才能切实达到扩大内需和保持金融秩序健康发展的目的,从而有效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增长、金融改革与经济改革相匹配的目标。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国平  
征信业的发展和信用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已成为有效防范金融市场交易风险的重要路径。为最大限度地消除市场主体对征信活动的不信任感,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的征信立法有必要借鉴国际组织和西方国家有关保护个人信息隐私权的经验,构建包括金融消费者信用信息保密权、信用信息利用权、信用信息知情权、信用信息纠错权、信用信息支配权、信息权益救济权等基本权利的征信活动权利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韩冷那  
金融消费者是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信用消费经济和征信体系运行的实际,金融消费者在金融消费中享有知情权、受教育权及被救济权等诸项权利。个人征信系统是商业银行客户信用信息的共享平台,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重要工具。但商业银行在应用个人信用报告判断客户信用状况中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而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应引起关注。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服务二部课题组  姜威  董宝茹  
目前征信体系建设过程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制不健全,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还没有真正纳入监管目标,金融机构由于自身利益驱动损害征信主体权利,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教育不到位等。有效征信体系中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应当是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机构内控、个人监督与司法救济等多方面保护机制的有机结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韩鹏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初见端倪,个人征信体系的模式选择应研析和借鉴国外私营征信模式和公共征信模式的经验。国外较为成熟的私营征信模式数据来源广泛,并通过合同协议的方式取得,征信产品较丰富,付费使用,采取市场化运作;公共征信模式数据来源较窄,主要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获取,免费使用,不进行市场化运作。两种模式的选择取决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信用水平、法律背景以及征信理念等。我国构建个人征信体系过程中,仍要立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并结合我国继续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的需要,逐步发展和完善,应在地区试点的经验基础上,逐步推广,并采取公共征信模式,在条件完善时再向私营征信模式转变。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浩武  史广琰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世界性金融监管框架的创新和完善,依托于多种金融体系的共同作用。从征信体系建设方面入手,以行为金融学分析为基础,通过论证征信体系建设对于市场有效性、信息对称性和金融消费者投资合理性等方面的影响力,阐述深化征信体系建设在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方面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未来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提出思考和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钟曜磷  彭大衡  
关键词: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建华  肖永红  
征信体系建设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运用实证和比较的分析方法探讨在我国传统诚信文化背景下建立、完善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机制的必要性和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肖英  何奇龙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却带来了极大的违约风险。将贷款人和借款人借贷行为纳入重复博弈的框架,构建了无征信体系下的有限次和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分析重复博弈次数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得出"冷酷战略"成为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条件。引入征信体系后,通过借贷双方静态博弈分析,得出信用博弈混合策略均衡结果,据此,提出建设全面共享的征信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肖英  何奇龙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却带来了极大的违约风险。将贷款人和借款人借贷行为纳入重复博弈的框架,构建了无征信体系下的有限次和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分析重复博弈次数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得出"冷酷战略"成为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条件。引入征信体系后,通过借贷双方静态博弈分析,得出信用博弈混合策略均衡结果,据此,提出建设全面共享的征信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覃道爱  韩青  邢越  
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作为征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操作的思路应当是:立法先行,政府协调,市场运作,规范管理。
[期刊] 征信  [作者] 雷海波  付强  
征信体系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其发展有助于金融功能的发挥。目前我国征信体系在征信环境、征信数据库、征信机构和征信产品方面存在问题,未能有效发挥促进金融发展的作用。今后,应完善征信法制体系,建立有效的征信信息流动机制,培育商业征信机构,丰富征信产品种类,以促进征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其服务金融、促进金融的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钦先  李士涛  
发展普惠金融是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其核心在于帮助全体社会成员获取公平的金融交易机会。征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从而提升金融资源的供给水平、扩大金融资源的覆盖范围和提升配置效率,在总体上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从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角度,审视我国征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推进信用信息的全面共享、完善征信机构体系和推广征信产品等方面助力普惠金融的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红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以企业信用信息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为主要依托的信贷征信管理平台,为金融机构防范信用风险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服务,有力地推动了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但是,征信系统建设中还存在法律法规缺失、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征信产品比较单一、数据质量不高等问题。今后,应加快征信法制建设,建立社会失信惩罚机制,提高征信队伍整体素质,以推进金融服务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