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78)
2023(7877)
2022(6616)
2021(5897)
2020(4529)
2019(10252)
2018(10015)
2017(18527)
2016(10106)
2015(11217)
2014(11345)
2013(11184)
2012(10828)
2011(10051)
2010(10310)
2009(9310)
2008(9270)
2007(8549)
2006(7909)
2005(7517)
作者
(30443)
(25469)
(25282)
(23727)
(16108)
(12135)
(11364)
(9776)
(9477)
(9100)
(8645)
(8330)
(8243)
(8178)
(8143)
(7790)
(7495)
(7283)
(7267)
(7212)
(6517)
(6365)
(6129)
(5832)
(5779)
(5753)
(5736)
(5640)
(5123)
(5023)
学科
(48622)
经济(48577)
(28573)
管理(26675)
(21811)
企业(21811)
地方(20103)
中国(17703)
(15386)
业经(13359)
地方经济(11268)
方法(10963)
农业(10863)
(10125)
(9224)
银行(9213)
(9146)
金融(9144)
(9066)
(8832)
贸易(8817)
(8758)
(8610)
数学(8586)
数学方法(8457)
(8442)
环境(8258)
技术(8103)
(7725)
(7606)
机构
学院(145684)
大学(140618)
(59548)
经济(58137)
研究(57704)
管理(51324)
中国(44382)
理学(42200)
理学院(41609)
管理学(40980)
管理学院(40682)
科学(35028)
(31781)
(30217)
研究所(27154)
(26615)
中心(25147)
(25106)
(24633)
(22643)
师范(22428)
(21202)
北京(20895)
(20694)
财经(19621)
业大(19338)
(19217)
农业(19209)
师范大学(17694)
科学院(17687)
基金
项目(89863)
科学(70452)
研究(69028)
基金(61169)
(53210)
国家(52663)
科学基金(44306)
社会(42562)
社会科(40342)
社会科学(40334)
(37775)
基金项目(31715)
(31226)
教育(30703)
编号(29167)
(26829)
自然(26766)
自然科(26085)
自然科学(26081)
自然科学基金(25570)
资助(24441)
成果(23972)
课题(22251)
发展(21957)
(21533)
重点(21158)
(19067)
(18475)
(18180)
创新(17733)
期刊
(80349)
经济(80349)
研究(48606)
中国(38634)
(25399)
管理(22759)
教育(22233)
科学(20572)
学报(20294)
(18994)
(17720)
金融(17720)
农业(17487)
业经(15486)
大学(15308)
学学(14167)
技术(13946)
经济研究(12441)
问题(10065)
(9663)
财经(9399)
(8408)
资源(8263)
(8234)
(7956)
论坛(7956)
商业(7919)
国际(7909)
(7777)
世界(7740)
共检索到247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娄金华  黄秉杰  周德田  
黄河三角洲地处山东省的东北部,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开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整个沿海地区都得到了蓬勃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却明显滞后,整个东部提升进程深受影响。为了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和加快山东省及其环渤海湾经济的发展,必须从东部提升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黄河三角洲的大开发战略,这也是黄河三角洲发展的希望所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玉珍  
在我国的三大河口三角洲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为著名的经济区,并孕育了上海、广州这样的现代港口城市。随着济阳坳陷(注)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一向鲜为人知的黄河三角洲也已引起世人关注,一座新兴的石油城——东营市,正在黄河三角洲崛起。通过对黄河三角洲经济环境的全面考察和动态分析,研究其总体开发战略与经济运行模式,已成为时代发展之必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旭  耿立言  
东北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区域经济合作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先导板块,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将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实施东北大开发是新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新世纪的东北大开发应以存量资产开发、技术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通过政府引导、区域合作、结构调整、外向型经济发展等措施的实施,推动地区经济的根本转变,全面振兴东北经济,用大开发促进大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林芳  王有邦  
黄河三角洲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一定条件,但长期以来农业发展缓慢。本文试从三角洲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资源评价入手,剖析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发展战略设想,着重探讨进一步发展农业的途径和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淑敏  张宝雷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区域国土资源开发,同时也对开发的后续适宜性产生了影响,因此,在国家战略背景下,分析国土开发适宜性时空格局变化是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基础。本文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区,选取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前后的2006年、2009年和2012年为时间节点,在开发约束、开发需求及水平、开发潜力三个准则层上,构建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IS空间聚类方法进行评价,并以县级为单位探寻区域发展战略对适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2年黄三角国土开发适宜性较低,评价值为0.363,开发约束、开发需求及水平、开发潜力评价值分别为0.223、0.081和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海波  孔凡萍  
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发展成为目前我国区域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支撑。首先从科技角度提出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科技"发展特色的战略基点:"技术-科学"和"技术-工程"双驱动策略。然后在对国外创新战略概述和国内区域创新驱动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区域发展创新三螺旋创新主体理论,基于技术科学的创新驱动模式理论提出了以体制改革为动力、政产学研合作为界面、科技创新平台为引擎的黄河三角洲创新驱动战略框架体系。并结合黄河三角洲科技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柏振兴  王立辰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为推动图们江三角洲开发这一惠及东北亚3亿人民的跨国、跨世纪项目,设机构、拨专款,进行综合开发的前期研究工作,现已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性的进展,其中主要标志是:中、朝、俄三国原则同意各自出租部分土地,作为联合开发用地,同意由中、朝、蒙、韩、俄五国组成一个政府间的协调机构和由中、朝、俄三国组成一个管理委员会并已召开第三次会议;同意组建一个国际性公司具体参与这一地区的开发与管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繁荣昌盛的图们江三角洲将在东北亚崛起,并将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林芳  
近代黄河三角洲是自1855年黄河从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汇入渤海后,泥沙在河口堆积而成的扇形三角洲。面积5930km~2 。政区上除西北一小部分属惠民地区沾化县(200km~2),其余归东营市所辖,约占东营市面积的75%。本文所述黄河三角洲,主要指东营市,据1990年概查资料,全市土地总面积7418km~2,人口150.62万。 一、本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影响因素 (一)主要优势条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傅宗杨  嵇境科  
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尾闾、渤海之滨,是共和国的一块最年轻的土地。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开发潜力,广阔的开发前景,决定了黄河三角洲在今后山东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在全国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的热潮中,黄河三角洲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日益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兆德  
本文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优势及限制因素 ,探讨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原则 ,提出了促进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秀芳  
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黄金期,促进洲内中心城市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展,但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还是略显动力不足。文章以滨州市为例,分析黄河三角洲开发给新农村带来的环境变化,结合经典的SWOT环境分析工具,对影响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多角度透析,梳理得出黄河三角洲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包括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和优势农产品等;同时也面临单品贡献率低、投入不够和扶持不足等劣势,以及受价格波动和白色污染的威胁。文章提出协同战略、整合战略和多元化战略等六条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路径,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发挥党员服务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瑞  吴晓飞  范玉波  
分析了国家战略对地区投资的直接与间接效应。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GMM方法,选取了黄河三角洲19个县市区2004—2013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家战略的实施显著地促进了目标区域投资规模的扩大,但是国家战略叠加的区域并未显现出相应的政策叠加优势。选取代表性的县市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计量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