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74)
2023(3772)
2022(3176)
2021(2953)
2020(2570)
2019(5773)
2018(5678)
2017(11328)
2016(6193)
2015(6648)
2014(6810)
2013(6888)
2012(6375)
2011(5761)
2010(5883)
2009(5266)
2008(5305)
2007(4611)
2006(3920)
2005(3579)
作者
(18463)
(15663)
(15639)
(14811)
(9934)
(7723)
(7073)
(6043)
(5726)
(5644)
(5297)
(5151)
(5126)
(5030)
(5009)
(4724)
(4621)
(4519)
(4514)
(4326)
(3921)
(3887)
(3834)
(3547)
(3511)
(3500)
(3395)
(3362)
(3252)
(3216)
学科
(28249)
经济(28220)
(18724)
管理(17894)
(15586)
企业(15586)
方法(14253)
数学(12597)
数学方法(12472)
(8970)
中国(6790)
(6431)
地方(6429)
(6143)
(5151)
业经(5095)
(4785)
财务(4781)
财务管理(4771)
(4693)
金融(4690)
企业财务(4668)
(4492)
银行(4480)
(4347)
贸易(4345)
技术(4328)
农业(4290)
(4281)
收入(4266)
机构
大学(92979)
学院(90838)
(37472)
经济(36757)
管理(33633)
研究(31776)
理学(29910)
理学院(29483)
管理学(28828)
管理学院(28656)
中国(22653)
科学(20136)
(18538)
(18156)
(16655)
(16464)
研究所(15313)
财经(15037)
业大(13969)
(13713)
中心(13712)
农业(13023)
(12322)
经济学(12291)
(12258)
师范(12120)
北京(11509)
财经大学(11472)
(11242)
经济学院(11089)
基金
项目(63334)
科学(50418)
基金(48059)
(43394)
研究(43059)
国家(43048)
科学基金(36330)
社会(28950)
社会科(27425)
社会科学(27416)
基金项目(25331)
自然(24221)
自然科(23731)
自然科学(23725)
自然科学基金(23354)
(23125)
教育(20414)
(20307)
资助(19669)
编号(15679)
(14619)
重点(14372)
成果(13425)
(13248)
(13090)
(12894)
国家社会(12621)
教育部(12584)
科研(12345)
创新(12024)
期刊
(37996)
经济(37996)
研究(26396)
学报(17683)
中国(16336)
科学(16092)
(14501)
(14071)
大学(13122)
学学(12627)
管理(12410)
农业(9448)
教育(9278)
(8093)
金融(8093)
财经(8034)
(6905)
经济研究(6596)
技术(5983)
业经(5442)
问题(5322)
(5124)
(5026)
统计(4465)
业大(4433)
(4332)
商业(4294)
科技(4123)
技术经济(4105)
(4065)
共检索到129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清凌  王三北  
从东西部差距的形成看民族关系的重要性李清凌,王三北(兰州730000,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我国"四化"建设的一个困扰因素,是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正确认识这一差距的形成、社会历史根源和解决的途径,是开发和发展西出经济,赶上其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实现我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彦和  
从社会成本的角度看如何缩小东西部差距李彦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既需考虑经济成本,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成本,社会效益,应采取一种有宏观调控的能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积极向西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公甲,潘维有  
东西部差距对民族地区的影响及加快发展的若干问题青海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朱公甲潘维有一、东西部差距对民族地区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宏观政策向东部倾斜,这种非均衡性区域发展战略从GDP占全国的份额来看,1990年东部沿海地区为5378%,西部民族地区则...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永鹏  
本文分析了东西部地区不同来源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对经济的影响,并比较了东西部经济的差距,结果表明公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外资固定资产投资在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不同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邓志涛  
我国东部与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日趋拉大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才能扼制这种继续拉大的趋势,进而达到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使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相对协调、共同富裕的良性轨道,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东西部差距状况及成因的宏观分析,寻找一条既符合国情又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求解程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卫华  
从利益分配的差异看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李卫华综合比较,西部地区经济初始条件优于东部地区,但东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和生活水平大大高于西部地区。本文从两地间利益分配关系的角度,对东西部地区差距的形成作一初步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治理对策。一、东西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成安  汪淑珍  陈婷  
教育和人力资本在决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对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投资收益率。因此,人力资本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庞英  
西部大开发政策已实施了近3年,使西部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西部经济发展与东部的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因此,必须根据西部大开发的进程,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拓展投资来源、加大教育投资,从而达到区域经济均衡、稳定发展、促进西部经济繁荣的目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陆大道  
东西部差距扩大的原因及西部地区发展之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陆大道一第一个问题,怎么看待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总的看法是近几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差距愈来愈扩大。地区经济的不平衡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在工业化和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很多大国的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梁玉秋  王松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桑百川  
1978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从统计数字看,到1994年,西部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6.5%,人口占23%,但工农业产值只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12.8%。东部地区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13.5%,人口占41.2%,而工农业产值占到62.6%。从人均GDP来看,1978年中部为东部的67%,西部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振宇  段林玲  赵洱岽  
根据统计资料,本文对近年我国东西部地区建筑业企业总体运营状况、建筑产业结构特征、生产力水平、企业利润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与东部相比,西部地区建筑业企业存在产值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建筑业企业所有制多元化程度滞后、企业利润和劳动生产率偏低等问题。西部地区建筑业企业应抓住全社会对建筑业需求较大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快建筑业企业改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学习东部地区先进的管理经验、吸引人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雷  
东西部城市化水平存在巨大的差距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东西部产业结构的不同 ,交通设施的差异 ,政策支持的偏差 ,资金状况的不同 ,对外开放度的不同 ,以科教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东西部城市化差距的主要因素。西部地区要缩小与东部城市化的差距 ,必需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多渠道收集和积累资金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并且高度重视科技与教育 ,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人口素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文章认为,地区差距扩大是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现象,我国也不例外。差距的扩大,不仅表现在东西部之间,还表现在新兴工业化地区和老工业区之间,东南沿海内部次区域之间。作者认为差距扩大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总的看是积极因素大于消极因素。对此作者作了详尽分析。在缩小差距的思路和改革对策方面,作者特别提出,要改革按东中西划分经济区的作法,实行贯通东西的轴线开发战略;在西部培育增长极,在增长极上再现特区效应;建立以非国有经济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和轻重并举的产业结构;在西部建立证券交易所等。最后,作者认为,缩小差距是一个长过程,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差不多都经过了100多年的时间才逐步缩小。对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尼合迈提·霍嘉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客观上是不平衡的,我们的国家也不例外。“三级梯度”格局的形成不仅是国内各地区的地理、交通、区位、人文、基础诸条件和历史机遇不均等等一般原因所造成的必然后果,而且还有其深层原因,譬如一是体制性原因,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的计划经济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