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52)
2023(8872)
2022(7951)
2021(7691)
2020(6419)
2019(15030)
2018(15118)
2017(29451)
2016(16042)
2015(18078)
2014(17971)
2013(17849)
2012(16178)
2011(14490)
2010(14321)
2009(12942)
2008(12428)
2007(10542)
2006(9122)
2005(7839)
作者
(45579)
(37527)
(37276)
(35546)
(23984)
(18040)
(17008)
(14892)
(14364)
(13268)
(13003)
(12440)
(11784)
(11724)
(11576)
(11336)
(11330)
(11189)
(10703)
(10546)
(9380)
(9173)
(8913)
(8594)
(8414)
(8318)
(8306)
(8285)
(7500)
(7436)
学科
(62396)
经济(62330)
管理(44532)
(41951)
(35779)
企业(35779)
方法(30078)
数学(25714)
数学方法(25424)
(17326)
(15309)
中国(15127)
(14357)
业经(13514)
地方(12461)
理论(11850)
(10849)
(10354)
贸易(10349)
农业(10304)
(10013)
技术(9894)
环境(9744)
教育(9742)
(9546)
(9423)
财务(9366)
财务管理(9351)
企业财务(8856)
(8620)
机构
大学(225795)
学院(221969)
管理(92364)
(83709)
经济(81774)
理学(80804)
理学院(79916)
管理学(78585)
管理学院(78185)
研究(71774)
中国(50943)
(48050)
科学(46489)
(36643)
(35603)
业大(33933)
(33536)
研究所(32837)
中心(31892)
(30638)
(30403)
师范(30377)
北京(30369)
财经(30366)
(27641)
农业(26368)
(26099)
(25419)
师范大学(24834)
经济学(24289)
基金
项目(157479)
科学(123064)
研究(115889)
基金(113489)
(98289)
国家(97466)
科学基金(83786)
社会(70819)
社会科(66940)
社会科学(66922)
(61478)
基金项目(61307)
自然(55475)
自然科(54128)
自然科学(54117)
自然科学基金(53118)
教育(53015)
(51871)
编号(48285)
资助(46547)
成果(39130)
重点(34566)
(34326)
(32787)
(32690)
课题(32367)
创新(30361)
项目编号(30216)
科研(30183)
大学(29640)
期刊
(88817)
经济(88817)
研究(64337)
中国(37313)
学报(36184)
科学(32888)
管理(32574)
(29852)
教育(26898)
大学(26807)
(26089)
学学(24872)
农业(21483)
技术(18882)
(14955)
金融(14955)
图书(14836)
业经(14346)
财经(13969)
经济研究(13579)
理论(12167)
(11683)
科技(11479)
实践(11468)
(11468)
问题(11372)
情报(10980)
(10667)
技术经济(10492)
现代(10081)
共检索到309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向远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欧洲的一些探险家与东方学家开始深入中亚地区,发现了作为古代东西方商道的"丝绸之路",开启了"路"的历史叙述与研究模式,从历史文献的翻译与阐释进入了实地踏查的阶段,从而带来了东方学研究方式与方法的变化,并且揭示出丝绸之路作为"中国之路"与"东方之路"的性质,展现了此路"以物载文"的文化交流特性。近年来,一些学者在当代世界经济的描述与研究中利用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并将其广义化,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的概念或撰写"丝绸之路新史",直接或间接地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相呼应,表明他们从历史研究走向现实关注。对西方学界丝绸之路研究模式及特点的关注与研究,将有助于人们认识"一带一路"倡议的广阔的国际背景与深刻的历史渊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艺彤  
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支持建设中国郑州与卢森堡之间的“空中丝绸之路”。随着“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不断走深走实,在“硬联通”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础上,扎实推进规则标准“软联通”,对于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界定规则标准“软联通”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指出规则标准“软联通”是维护国际航空领域公平正义的重要方式,是提升中国在国际航空领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拓展中国国际航空市场的重要手段,是为“硬联通”保驾护航的重要工具,是促进中国民用航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的研究发现,在规则标准“软联通”的具体推进过程中,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民用航空管理规则标准与国际通用标准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面临国际地位不高、管理经验欠缺、制度机制亟待创新优化等诸多挑战。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建议应加快提高中国民用航空制定规则标准的水平,满足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规则标准对接的需求;加快角色转型与重新定位,积极维护“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正当权利;顺应和把握国际航空发展趋势,制定新的全球民航秩序治理规则标准;加快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步伐,有力支撑规则标准“软联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詹姆斯·麦克布莱德  李笑然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汉王朝开辟了丝绸之路,形成了一张连接南亚、中亚与中东、欧洲的商业网络。如今,新丝路计划的提出,旨在加强中亚、东亚之间的联系。这一概念在美国和中国都被提及,然而背后的原因却截然不同。2011年,在从阿富汗撤军时,美国提出大中亚经济计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的观点,以求政治稳定。2013年,中国主席习近平发表其关于中国主导的丝绸之路的观点,从而促进贸易流通,保证稳定的能源供给,推动亚洲基础设施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之泰  
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启发我们对丝绸之路进行重新审视。从战略价值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远远高于丝绸之路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丝绸之路的升华,体现了我国战略方面的全新思维,将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部署,是经济领域事关我国世界地位的重要战略考虑,可以形成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前沿,是影响未来世界的一件大事,探讨并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和发展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然而,如果没有物流的基础和支持作用,任何地区的发展和对外沟通都会受到制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发和建设必须物流先行,要下大力气进行现代物流系统建设。为更好地奠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基础,我们必须注重物流"桥头堡"的建设;注重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在中国东部、黄海之滨,有一个闻名遐迩的优质茧丝绸生产基地,这里集聚了5万亩优质蚕桑基地,年产优质蚕茧12万担,6A级高等级生丝600吨;这里每周有一个装满高档丝的集装箱从上海港出发,经欧洲第二大港德国汉堡港中转欧洲各大丝绸经销商。这里就是被海外客商誉为"东方蚕丝之都"的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阚瑷珂  杨枭  何杰  杨仁怀  
"空间历史"是融合人文社会科学与GIS技术的研究热点。针对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的空间历史重构,以西蜀丝绸之路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维度探讨了其贸易形式、古道性质及货物流转的变迁史;从空间维度分析了历史路线及分支路径的演变历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态GIS的动态模拟方法。设计了整合时间域和空间域要素特征的时空数据模型(STDM),并建立历史数据库来实现对相关时态语义的表达和记录,组织管理空间历史的时空关系数据。开发了时态WebGIS复原西蜀丝绸之路不同时期、不同称谓的分支古道演变轨迹,为研究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的发生与发展史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历史地理过程重构平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黎明辉  
海上丝绸之路是岭南音乐文化海外传播和内陆拓展创新的主要途径,与岭南移民、海外留学、宗教传播紧密相关。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还促进了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也促进了岭南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本文通过对岭南音乐文化的特点与内涵进行分析,探究了海上丝绸之路对岭南音乐文化的影响,海上丝绸之路对岭南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中国新时期的音乐变革具有深远影响。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鸣皋  
《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一书,是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所编,中州古籍出版社于1992年10月出版的一部论文集,计有论文三十三篇。书中内容,正如李学勤先生在此书的序言中所说:“洛阳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是一个新颖而重要的研究题目;”“我们研究丝绸之路,必须还洛阳以其应有的地位”;并且指出这本书:“对洛阳历史文化以及丝绸之路的探索两有裨益。”本书的《后记》也指出洛阳在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中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量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洛阳也是这条联结亚洲、欧洲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纽带的一个重要起点。然而遗憾的是,在丝绸之路研究领域,人们却忽略了洛阳在丝绸之路上应有的历史地位,”本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许培源  陈乘风  
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和我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有重叠和合作空间,也存在竞争。印尼一方面乐于通过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动其"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提升其国际地位,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印尼国内也存在反对的声音。中国可将印尼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示范、中介和重要市场,并注意从印尼最为关心的海上互联互通和出口型制造业两大方面与该国战略对接,注重形成"点、线、面"的一体化协同。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师晓华  
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探讨了经济带物流发展的基础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基础建设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汪晓文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条贯穿欧亚的广阔经济带,同时也是跨国、跨区域的合作平台,被誉为当今世界里程最长、途经国家最多、辐射区域最广的陆路经济"大动脉"。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推进,陆上通道将重新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交通线,从而提高欧亚内陆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打破海洋垄断的传统经济格局,形成平衡制约、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新局面。在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战略意义,并阐明产业合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带内各区域的产业优势,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吕兵  王大力  吴映梅  
资源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础,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基础的支撑能力决定着国际合作的战略取向。以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为空间载体,构建综合评价方法,运用地理学时空分析方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基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资源环境组合丰度方面,广西、重庆、四川为高组合区,云南、陕西、宁夏为中等组合区,甘肃、新疆、青海为一般组合区;在资源环境保障程度方面,青海、新疆为高保障度区,云南、四川、广西、宁夏为中等保障度区,甘肃、陕西、重庆为一般保障度区;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匹配程度方面,青海、新疆为高匹配度,甘肃、云南、宁夏为中等匹配区,四川、广西、陕西、重庆为一般匹配度区。以期为"一带一路"资源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会战  李树民  陈实  温秀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和"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的成功申遗为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加速提供了重大契机。梳理了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按照文献的研究脉络与逻辑关系,本文从合作基础理论、合作动力机制、合作战略、合作模式、合作路径、合作机制体制和国际旅游合作等七方面对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国内研究内容进行了述评,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东波  李英武  
曾经对世界经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丝绸之路",正在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首次提出共同建设地跨欧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一创新的大合作模式使重现古老丝路辉煌、实现各自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变得无比真实。中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实施,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影响欧亚大陆地缘格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樊秀峰  程文先  
在世界各国关税已大幅度削减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贸易便利化来促进贸易双方的经济发展,这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本文从贸易便利化的角度来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研究发现,当关税已经降到很低的程度时,贸易便利化的价值是不断提升的。在实证部分,我们引入了贸易便利化综合指标和其分指标,结果发现贸易便利化指标的系数较大,并且各个国家贸易便利化指标的作用和影响不同。本文的结尾部分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