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9)
2023(1899)
2022(1636)
2021(1580)
2020(1140)
2019(2761)
2018(2519)
2017(4290)
2016(2382)
2015(2732)
2014(2769)
2013(2806)
2012(2705)
2011(2521)
2010(2707)
2009(2365)
2008(2445)
2007(2149)
2006(2039)
2005(1884)
作者
(7602)
(6597)
(6391)
(5939)
(4065)
(3094)
(2989)
(2497)
(2398)
(2327)
(2208)
(2208)
(2150)
(2046)
(1999)
(1970)
(1959)
(1927)
(1925)
(1815)
(1603)
(1566)
(1517)
(1494)
(1421)
(1395)
(1362)
(1353)
(1331)
(1274)
学科
(13988)
经济(13977)
管理(5790)
(5407)
(5067)
地方(4413)
(3925)
企业(3925)
农业(3869)
中国(3400)
业经(3328)
关系(3256)
(2844)
(2518)
农业经济(2487)
(2352)
(2244)
贸易(2241)
经济关系(2109)
(2079)
发展(2071)
地方经济(2071)
(2066)
方法(2044)
(1877)
(1855)
金融(1854)
建设(1814)
联合(1814)
(1770)
机构
大学(35941)
学院(35337)
研究(16207)
(14046)
经济(13561)
管理(11553)
中国(10836)
理学(9330)
理学院(9159)
管理学(9008)
管理学院(8926)
科学(8859)
(8332)
(7927)
(7600)
研究所(7360)
中心(6714)
(6472)
(6179)
(5807)
农业(5742)
(5598)
师范(5563)
业大(5499)
北京(5248)
(5051)
(4965)
研究院(4931)
师范大学(4560)
技术(4525)
基金
项目(21735)
研究(16804)
科学(16749)
基金(14825)
(13179)
国家(13063)
科学基金(10563)
社会(9851)
社会科(9281)
社会科学(9278)
(8523)
(7877)
教育(7719)
基金项目(7680)
编号(7128)
自然(6657)
自然科(6490)
自然科学(6488)
自然科学基金(6355)
成果(6279)
资助(5931)
课题(5473)
(5095)
重点(4973)
(4761)
(4729)
规划(4483)
(4359)
(4289)
发展(4100)
期刊
(20082)
经济(20082)
研究(13083)
中国(9969)
(8307)
教育(6394)
农业(5870)
科学(5372)
学报(5327)
管理(4641)
(4346)
大学(4216)
学学(3809)
国际(3743)
技术(3666)
(3641)
金融(3641)
(3386)
论坛(3386)
业经(3253)
(2924)
世界(2907)
(2703)
问题(2658)
(2575)
经济研究(2243)
(2171)
职业(2170)
(2036)
城市(2029)
共检索到64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成至  李镕彬  
全球化时代的东北振兴不仅具有重要的中国国内经济发展意义,还有重大的国际和地区战略意义,"中韩港"三边合作,对于从东北振兴迈向东北亚大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朝核问题成为影响东北亚和平稳定的主要因素,在六方会谈框架下,中韩双方在维护朝鲜半岛以及东北亚局势的稳定方面积累了合作的经验,两国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在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中韩经济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需要通过拉动内需防止经济发展势头中断,韩国和中国香港特区也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空间,而东北振兴计划能够为解决上述矛盾找到出路。中国东部跨越、中部崛起、西部开发都离不开东西和谐、南北合作。"中韩港"在振兴东北问题上的合作如果奏效,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向该地区,从而为该地区的稳定繁荣打下进一步的基础,为通向东北亚大同创造必要的条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英姿  
中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毗邻,经济各有优势、自然资源差异明显、互补性强。如何利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加强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加快东北经济结构调整,拓展东北经济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侯力  
通过国际劳务合作促进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是实现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东北地区的国际劳务合作 ,对于缓解东北地区的就业压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 ,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国际劳务合作的规模基本上处于稳定发展的态势 ,具有波动性较大、合作的领域比较集中、收益不高的特点 ,这与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劳务接收国的政策密切相关。但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国际劳务合作的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 ,为此 ,国家应给予东北地区必要的政策支持 ,积极推动东北亚地区建立合理的国际劳务合作机制 ,加强劳动力培训方面的合作 ,引进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 ,促进东北振兴的实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何剑  
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趋势的国际大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合作已经形成了联动发展的趋势。东北振兴为东北亚搭建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广阔平台;东北亚合作为东北振兴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科学而合理的制度供给是东北振兴与东北亚联动发展的基本要求,建立跨行政区的东北振兴协调机制或组织,加快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是促进东北振兴和东北亚合作联动的有效制度安排。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尹竹  全益  
东亚区域合作的基本特征是以东盟为轴心构建的轮轴—辐条体系,呈现"南热北冷"的局面,使得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潜力远没有充分发挥。而中国东北的振兴有赖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深化。为此,推动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加快中国东北地区市场制度与基础设施的深度对接,有利于中国东北的加速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 10作者简介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是东北财经大学汇聚国内外优势资源创建的为服务国家、面向东北亚需求的高端新型智库、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和研究人才的培养基地。东北亚经济研究院的具体研究领域包括东北地区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扩大全面开放、东北地区应对国际贸易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林木西  杨哲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崔万田  
从地理概念上来讲,东北亚主要包括中国的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地区,以及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WID)统计,东北亚土地面积2000万平方公里,人口4亿以上,人口年平均增长0.66%,2001年中、日、韩、蒙四国GDP总和接近60000亿美元,平均发展速度为2.83%,各国资本形成平均约占本国GDP的30%(朝鲜数据缺失)。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后 ,东北老工业基地被边缘化了。充分利用有利的国外市场和资源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中国东北的发展置于东北亚区域内 ,有利于东北地区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振兴和发展。同时 ,中国东北地区的振兴也为周边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能够进一步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靖宇  杨健  
党和国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目标出发,已经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到日程。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新态势,加大环渤海与图们江地区开发力度,以市场经济先导区拉动“大大连”建设,注重在内部与外部的结合上培育出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成长因素和良好氛围,才能有效地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进程,使之成长为东北亚区域的新兴工业基地、现代装备基地、生态农业基地和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魁  
当前黑龙江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 ,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要抓住这一机遇 ,必须从国际市场的导向、全国的战略布局以及黑龙江省的主要优势出发 ,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 ,通过产业合作实现黑龙江省与东北亚经贸合作的战略升级。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外向型特色产业 ,以提高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述彭  陈秋晓  
从剖析东北地区的发展历史入手,指出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加强改革开放。着眼于全球化经济和东北所具的独特区位优势,提出应重新评估东北地区的国际战略地位,适时把握信息业发展和产业现代化所带来的机遇,促进东北地区产业的振兴,并及时制订东北地区的总体规划,谋求该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春颖  
声誉管理是被我国企业长期忽视的一个管理领域。本文在国家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背景下,阐述了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在企业声誉和声誉管理方面的必要性,指出了企业声誉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如何在公众和企业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关系,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对实现声誉管理目标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