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2)
- 2023(7368)
- 2022(5918)
- 2021(5604)
- 2020(4720)
- 2019(10832)
- 2018(10154)
- 2017(19924)
- 2016(10128)
- 2015(11440)
- 2014(10997)
- 2013(11273)
- 2012(10651)
- 2011(9727)
- 2010(9936)
- 2009(9635)
- 2008(8415)
- 2007(7125)
- 2006(6412)
- 2005(6204)
- 学科
- 济(48096)
- 经济(48058)
- 业(26625)
- 融(26170)
- 金融(26170)
- 管理(25032)
- 中国(23173)
- 银(23128)
- 银行(23122)
- 行(22538)
- 企(21128)
- 企业(21128)
- 方法(20157)
- 数学(18836)
- 数学方法(18759)
- 财(13714)
- 制(13306)
- 贸(12194)
- 贸易(12181)
- 易(12045)
- 农(11363)
- 中国金融(11267)
- 地方(9661)
- 业经(9382)
- 体(8888)
- 务(8844)
- 财务(8830)
- 财务管理(8819)
- 企业财务(8549)
- 产业(7979)
- 机构
- 大学(145709)
- 学院(142972)
- 济(75893)
- 经济(74842)
- 研究(56640)
- 中国(52327)
- 管理(51030)
- 理学(43457)
- 理学院(43005)
- 管理学(42528)
- 管理学院(42281)
- 财(33964)
- 京(30905)
- 科学(28861)
- 所(27801)
- 财经(27510)
- 经济学(27129)
- 中心(26615)
- 经(25422)
- 研究所(25303)
- 经济学院(24595)
- 融(21152)
- 财经大学(20937)
- 金融(20815)
- 农(20526)
- 北京(20473)
- 院(20178)
- 银(18473)
- 江(18441)
- 银行(17805)
- 基金
- 项目(92636)
- 科学(74295)
- 基金(71502)
- 研究(68954)
- 家(62092)
- 国家(61676)
- 科学基金(52498)
- 社会(48185)
- 社会科(46155)
- 社会科学(46146)
- 基金项目(36389)
- 省(31465)
- 自然(30774)
- 资助(30492)
- 教育(30484)
- 自然科(30145)
- 自然科学(30137)
- 自然科学基金(29674)
- 划(27586)
- 编号(24930)
- 部(22903)
- 国家社会(22136)
- 中国(22107)
- 重点(21505)
- 发(21064)
- 成果(20935)
- 教育部(20287)
- 创(19436)
- 人文(18741)
- 性(18630)
共检索到227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海秋
东亚金融危机是9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件大事,它对理论界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虽然中国由于资本市场的封闭性侥幸与这场危机擦肩而过,但其经济和金融结构中存在的与东亚国家类似的问题却仍然是客观存在的。本文试图从金融结构角度剖析危机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兆量
经历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东亚金融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它的基础是广泛存在的泡沫经济。金融业的全球一体化,离岸金融中心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国际炒家的掀风作浪,加剧了危机的深度。中国由于实质经济比较稳固,对金融业开放持谨慎态度等原因,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危机给中国敲响了警钟,要求中国尽快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易建华 成钢
在去年冬季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韩国成为全球瞩目的新焦点。韩国金融危机带有显著的外债型特点。到1997年,韩国外债额高达1530亿元,60%以上为短期外债,其中400多亿美元外债今年一季度到期。而与此相对应的是,银行与企业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商业银行呆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全毅 尹竹
东亚发展模式在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严重的局限性,其依靠投入与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形成了对美国市场、美元及美国金融的高度依赖,使得本次危机透过金融渠道、货币渠道以及商品渠道对东亚经济体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东亚国家与地区应以这次危机为契机,调整其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即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建立以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为动力,内需主导与外需相结合的全面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同时,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亚洲区域内经济循环机制,以期有效缓解外部冲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钟伟 胡松明
东亚金融危机暴露了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弱点和政府在推进金融深化中的监管不当。在未理清本国银企关系并进行金融重组前,在缺乏可持续汇率形成机制前,政府应以保持适度储备、防止金融泡沫、坚持金融约束为手段,向金融开放稳健过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景学成
一、东亚金融危机的教训东亚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危机国家忽视外部经济因素的变化,内部宏观管理失误、监管不力等问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应引以为鉴的。(一)密切关注国际经济金融的发展变化。首先要高度注意国际资本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姚建明
1997年7月初,泰国宣布放弃泰铢与美元的盯住汇率制度,拉开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序幕。此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货币相继大幅度贬值、资产价格全面下跌、经济增长明显放慢。这次危机不仅造成亚洲经济增长严重受挫,也迫使许多欧美国家调底了经济增长速度。这场危机来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萦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高等教育中的诚信教育、课程改革、专业结构及学科发展等都受到挑战。为此,本刊特刊发一组文章,以期引起学术界对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发展的思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方利
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积极推行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已成为经济自由和大体自由的经济体,并因此而获得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东亚金融危机主要是那些体制改革进程相对滞后国家(地区)的政府过度干预的结果。相关国家(地区)继续进行结构调整和改革,以及国际金融制度的相应完善,将是东亚经济复苏和再现繁荣的必备条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文辉
全球金融危机下保险核心业务表现稳定这次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各国金融业影响巨大。同时,我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保险业务在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正辉 刘思明
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同时也给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分析了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产业,主要有纺织、玩具、钢铁等;并对这些产业的行业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产业具有高污染、高耗能以及劳动密集两大特点;最后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产业结构 调整 提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冉铮海 陈标金 徐典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继炜
东亚金融危机之后,东亚五国对汇率制度进行了调整,大部分国家都采用了更加灵活的管理浮动汇率。2005年起,由于美元贬值,东亚各国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且加大了波动。通过对东亚五国汇率制度调整的研究,本文认为,通过对资本流动的管制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维持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东亚五国的汇率政策调整取得了成功。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东亚五国 管理浮动汇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吴先满
亚洲金融危机虽已离去 ,但它留给世人的经验教训及启示却是不能遗忘的。危机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虽然也受到较大影响 ,但依然保持了持续、稳健的运行态势。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政府采取了比较恰当的宏观调控与管理的政策措施。进入新世纪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0的紧迫形势 ,中国金融政策与金融管理仍然存在着不适应性 ,需要继续深化推进 ,其基本走向是 :(1)加快金融改革 ;(2 )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 ;(3)引导和鼓励金融创新 ;(4 )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由此实现在 2 1世纪初中国经济与金融的持续较快发展和稳健有效的运行。
关键词:
亚洲金融危机 中国金融管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捷
本文考察了东亚企业过度依赖银行信贷的融资模式和高负债的资本结构 ,以及这种资本结构作为金融危机诱因的脆弱性。此外 ,进一步分析了东亚企业以家族控股为特点的治理结构与融资模式、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东亚企业 融资模式 资本结构 治理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