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07)
- 2023(6275)
- 2022(5224)
- 2021(4987)
- 2020(4250)
- 2019(9977)
- 2018(9562)
- 2017(18722)
- 2016(9580)
- 2015(11104)
- 2014(10437)
- 2013(10876)
- 2012(10414)
- 2011(9453)
- 2010(9262)
- 2009(8631)
- 2008(8414)
- 2007(7091)
- 2006(6082)
- 2005(5554)
- 学科
- 济(50569)
- 经济(50517)
- 管理(28149)
- 方法(27969)
- 业(27402)
- 数学(26475)
- 数学方法(26401)
- 企(21573)
- 企业(21573)
- 中国(15207)
- 财(13192)
- 贸(12138)
- 贸易(12132)
- 易(11921)
- 制(11151)
- 农(10436)
- 银(10208)
- 银行(10207)
- 融(10073)
- 金融(10073)
- 行(9866)
- 务(8028)
- 财务(8025)
- 财务管理(8003)
- 业经(7996)
- 体(7877)
- 企业财务(7768)
- 农业(6898)
- 体制(6887)
- 出(6690)
- 机构
- 大学(143608)
- 学院(138880)
- 济(73779)
- 经济(72915)
- 管理(55662)
- 研究(50088)
- 理学(48417)
- 理学院(47960)
- 管理学(47611)
- 管理学院(47335)
- 中国(43028)
- 财(34078)
- 京(29625)
- 财经(28015)
- 经(26084)
- 经济学(25742)
- 科学(24466)
- 所(23566)
- 经济学院(23476)
- 中心(22822)
- 财经大学(21475)
- 研究所(21285)
- 北京(19264)
- 院(17964)
- 农(17776)
- 江(17577)
- 商学(16841)
- 商学院(16710)
- 融(16285)
- 金融(16065)
- 基金
- 项目(92903)
- 科学(75756)
- 基金(73865)
- 研究(68364)
- 家(63904)
- 国家(63486)
- 科学基金(55185)
- 社会(49222)
- 社会科(47077)
- 社会科学(47071)
- 基金项目(37991)
- 自然(33300)
- 自然科(32634)
- 自然科学(32626)
- 自然科学基金(32168)
- 资助(31635)
- 教育(31105)
- 省(30238)
- 划(26997)
- 编号(24143)
- 部(24128)
- 国家社会(22788)
- 中国(21957)
- 教育部(21671)
- 重点(20830)
- 人文(20150)
- 成果(19833)
- 创(19233)
- 发(19168)
- 大学(18819)
共检索到206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云玲 李志文 纪新伟
依托中国特殊的强制性业绩预告制度,考察证券监管的处罚行为能否显著降低上市公司发生业绩预告违规的概率。基于2002~2008年年报业绩预告的大样本检验表明,与业绩预告违规有关的处罚或与其他违规有关的处罚都没有发挥降低后续业绩预告违规概率的作用,监管处罚的效果并不理想。
关键词:
处罚效果 业绩预告 违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朱春艳 伍利娜
近年来,不断有上市公司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一会两所")处罚,国内外研究上市公司被处罚方面的文献主要集中于上市公司被处罚后股票市场的反应,甚少有研究涉及上市公司被处罚后审计师的反应:审计师在进行审计时是否更加谨慎,是否会要求更高的审计费用?通过对2001—2007年被"一会两所"处罚过的上市公司的审计师的反应发现,审计师在上市公司被处罚当年及之后的年份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更高,并且要求更高的审计费用,但是处罚程度并没有对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及要求的审计费用造成显著影响。除此之外,我们发现上市公司被处罚当年,审计师的反应程度最强烈,出具非标准...
关键词:
违规 审计意见 审计费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怡丞
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在上海瀛翊案中的监管路径转换缘于“零容忍”的政策背景、既有行为监管效果不佳和民事诉讼救济不显的实践需求,反映了“命令—控制”的威慑监管策略。此次路径转换中对行为性质的突破认定已然违背了信息披露和股份转让限制的规则意旨和价值导向,彰显了基于威慑策略的监管模式所具有的执法随机性、过度惩罚倾向和对立关系预设等内在局限。回应性监管理论摆脱了“以惩戒强威慑”的单一思路,致力于构建合作关系,能够提升监管效能,可作为中国证券监管改革的依托。但在其本土化过程中需妥当处理其与中国证券监管本土资源的扞格,避免导向监管俘获与实质的监管放松。发挥回应性监管的正向作用,提高中国证券监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需立足中国资本市场的现实需求,推动自律监管者的主体意识与能力塑造,优化合作型行政监管工具,保障证券执法威慑强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顾小龙 张霖琳 许金花
证券监管处罚作为公司外生冲击事件,直接或间接影响违规公司未来的会计与财务行为。本文选取2006—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违规监管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从声誉修复角度考察证券监管处罚对违规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未受处罚的公司相比,违规公司被处罚后倾向于过度投资,通过激进的投资行为对冲处罚的负面影响,借以修复公司受损形象,但导致公司投资效率下降,损害投资者利益;(2)CEO学历水平越高,上述现象越严重;(3)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并未能有效约束高学历CEO的刺激反应。最后,使用匹配后
关键词:
证券监管 声誉机制 CEO 过度投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顾小龙 张霖琳 许金花
证券监管处罚作为公司外生冲击事件,直接或间接影响违规公司未来的会计与财务行为。本文选取2006—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违规监管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从声誉修复角度考察证券监管处罚对违规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未受处罚的公司相比,违规公司被处罚后倾向于过度投资,通过激进的投资行为对冲处罚的负面影响,借以修复公司受损形象,但导致公司投资效率下降,损害投资者利益;(2)CEO学历水平越高,上述现象越严重;(3)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并未能有效约束高学历CEO的刺激反应。最后,使用匹配后双重差值分析、样本自抽样回归分析,以及不同子样本、不同匹配变量多重检验分析后,结果一致稳健。本文立足企业微观经济行为,拓展了证券监管处罚经济后果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证券监管 声誉机制 CEO 过度投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曦 陈振山 刘杰
“股市黑嘴”通过在市场散播诱导性信息,影响投资者行为和股价表现,是典型的信息型市场操纵行为。本文利用中国证监会2008年至2020年披露的148例股市黑嘴操纵案件,实证检验了股市黑嘴操纵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考察其影响渠道。结果表明股市黑嘴通过在市场上散播虚假信息,提高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剧了操纵后的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对于股票流动性和信息透明度较好的公司,股市黑嘴操纵对崩盘风险的影响相对较弱。
关键词:
信息型操纵 股价崩盘风险 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甘丽凝
本文主要探讨证券监管查处的违规上市公司是由于在治理结构问题,或是有其他因素导致公司违规,对2002~2004年违规上市公司尤其是治理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T/PT公司与公司违规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有企业、国有股比例与公司违规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一人担任、管理人员变更与公司违规关系不显著。同时还发现,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违规成正相关关系与预期的相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建勇 张雪琪
本文选取2006—2016年我国被披露违规事项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以问询函为代表的非处罚性监管对公司违规的监管作用以及产权性质对监管作用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公司违规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非处罚性监管与公司违规正相关,即非处罚性监管有助于发现并披露公司违规行为;国有企业非处罚性监管与公司违规之间关系的敏感性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即非处罚性监管对国有企业违规的监管作用要弱于非国有企业;公司违规与风险承担正相关,即公司违规程度越严重,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也越高。
关键词:
非处罚性监管 问询函 公司违规 风险承担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建明 黄晓蓓 张新民
本文从外部治理的角度考察了分析师对业绩预告违规的影响及其对监管制度的替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跟踪可以显著降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违规的概率;进一步控制分析师跟踪规模后发现,有明星分析师跟踪以及来自高声誉券商的分析师数量越多、分析师预测分歧度越低,预测越准确,这种治理作用越显著。但是分析师的监管作用仅在上市公司受监管较弱时有效,对受监管力度较强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违规行为则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分析师对业绩预告的治理效应仅在监管力度较弱时发挥作用,成为监管制度的有效替代。本文拓展了我国分析师研究的领域与视角,并为监管部门信息披露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业绩预告 强制预告 分析师预测 监管制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邹进文 马腾
近代中国的证券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成为近代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时代大环境的约束,中国近代证券市场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如何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因而产生了比较丰富的证券监管思想与监管规制。晚清时期的证券监管思想主要涉及对股票发行的监管,北京政府时期的证券监管思想主要围绕公债与交易所的监管问题进行讨论,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证券监管思想主要体现为对证券业发展与整体国民经济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化以及证券监管法规内容的进一步完善,这三个时期证券监管思想的演变呈现出一种动态
关键词:
近代中国 证券市场 证券监管 经济思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柯湘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作为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中国证监会的职能日益被关注,其行使的职权的合法性也常因其是事业单位而遭受质疑。中国证监会拥有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立法权,但其在行使立法权过程中存在超越权限立法、公众参与立法的规定缺乏力度等问题,应借鉴他国做法弥补中国证监会立法程序中的不足并从多角度完善立法监督机制。
关键词:
中国证监会 立法权 来源 行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邹进文 马腾
近代中国的证券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成为近代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时代大环境的约束,中国近代证券市场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如何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因而产生了比较丰富的证券监管思想与监管规制。晚清时期的证券监管思想主要涉及对股票发行的监管,北京政府时期的证券监管思想主要围绕公债与交易所的监管问题进行讨论,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证券监管思想主要体现为对证券业发展与整体国民经济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化以及证券监管法规内容的进一步完善,这三个时期证券监管思想的演变呈现出一种动态的递进关系。
关键词:
近代中国 证券市场 证券监管 经济思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虎
中国证券监管体制经历了从分散、多头监管到集中监管的过程,建立了符合证券市场发展规律和我国经济实际的集中统一监管模式。但受制于转轨经济和新兴证券市场的影响,我国证券监管体制仍有许多缺陷,因此,要从监管机构的设置、对监管者的监督以及强化自律功能等方面深化改革,建立一个法制化的辅以自律监管的集中管理体制。
关键词:
证券监管 监管体制 改革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玉龙 张川 孙淑伟
证券监管和独立审计都被视作上市公司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但少有研究对二者作联合考察。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证券违规为场景,探讨这一事件对上市公司审计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被证券监管机构披露违规以后,其审计师更容易出现变更,也更容易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但违规民营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其政治关联削弱审计师变更的概率,并且减少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
关键词:
政治关联 证券监管 审计意见 审计师变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嘉祺 郝旭光
本文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获取足够的一手研究资料本文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获取足够的一手研究资料,应用HCA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研究资料进行了三步式的解析以辨认和归纳与监管失效相关的典型监管行为料进行了三步式的解析以辨认和归纳与监管失效相关的典型监管行为。研究结果发现,中国证券监管存在在9种与监管失效相关的典型行为特征,这9种监管行为特征又表征了四类监管行为方式,即缺位监管、错位监管错位监管、越位监管和失位监管,而监管信息不对称、监管目标不清、监管理念偏差和监管激励缺失则分别导致了上述四类监管行为的发生分别导致了上述四类监管行为的发生。此外,结合有效监管的6个判别标准,本文分析了四类监管行为对监管有效性的具体影响对监管有效性的具体影响,并进一步指出不同监管行为类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