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9)
2023(9006)
2022(7559)
2021(7073)
2020(5950)
2019(13610)
2018(13722)
2017(25514)
2016(14472)
2015(15801)
2014(15978)
2013(15368)
2012(14288)
2011(12947)
2010(13336)
2009(12468)
2008(12788)
2007(11258)
2006(10118)
2005(9529)
作者
(42071)
(35587)
(35165)
(33848)
(22682)
(16899)
(15914)
(13470)
(13468)
(12839)
(12413)
(11985)
(11839)
(11558)
(11535)
(10889)
(10439)
(10407)
(10397)
(10233)
(9257)
(8852)
(8611)
(8253)
(8208)
(7890)
(7877)
(7626)
(7251)
(7021)
学科
(54302)
经济(54208)
管理(44958)
(40847)
(35847)
企业(35847)
方法(22425)
(19493)
数学(19194)
(19097)
数学方法(18898)
中国(15311)
(13839)
(13819)
(13669)
业经(13164)
体制(11976)
(11757)
银行(11729)
(11677)
财务(11652)
财务管理(11620)
(11420)
金融(11417)
(11244)
企业财务(11185)
理论(9424)
地方(9106)
(8920)
贸易(8917)
机构
大学(209781)
学院(206195)
(84419)
经济(82684)
研究(75117)
管理(74274)
理学(63763)
理学院(62909)
管理学(61704)
管理学院(61280)
中国(56133)
科学(45929)
(45060)
(44387)
(39098)
(36147)
研究所(35336)
财经(34535)
中心(32690)
(32653)
(31363)
业大(30310)
农业(28281)
(27912)
北京(27832)
师范(27544)
(27299)
经济学(27201)
财经大学(25871)
(24976)
基金
项目(136790)
科学(108539)
基金(101317)
研究(97596)
(89964)
国家(89294)
科学基金(75756)
社会(63266)
社会科(60025)
社会科学(60008)
基金项目(53069)
(52172)
自然(49347)
自然科(48225)
自然科学(48204)
自然科学基金(47400)
教育(46263)
(45022)
资助(41332)
编号(37043)
成果(32235)
重点(32063)
(31631)
(29745)
(28498)
(28402)
课题(27482)
教育部(27174)
(27150)
国家社会(26995)
期刊
(95758)
经济(95758)
研究(65723)
中国(44759)
(36987)
学报(36490)
科学(33069)
(32759)
管理(29665)
大学(27778)
学学(26245)
教育(24858)
(22062)
金融(22062)
农业(21178)
财经(18487)
技术(16250)
(15887)
经济研究(15503)
业经(13920)
问题(12620)
(11060)
(10938)
(9787)
科技(9248)
业大(9198)
理论(9113)
技术经济(9071)
现代(8860)
世界(8828)
共检索到317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彬  
在《刑法修正案(八)》禁止令入刑的基础上,《刑法修正案(九)》关于从业禁止的规定客观上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刑法的预防性措施,促进了我国刑事制裁体系和行政制裁体系的结构性调整。但《刑法修正案(九)》关于从业禁止的规定也造成了从业禁止制度与我国犯罪二元结构、刑罚体系、预防措施体系和行政性从业禁止体系的结构性矛盾,打乱了已有法律制裁体系的平衡结构。我国应当在从业禁止制度现有立法的基础之上,提升从业禁止的刑法地位,将从业禁止措施规定为资格刑,并进一步明确职业的范围和从业禁止的期限,积极推动我国刑事制裁体系的结构优化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辜胜阻  王敏  李睿  
由人力资源供给结构与就业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用工荒"反映出当前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正面临严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推进产业升级,改变对人力资源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改革,培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的、不同规格的人才队伍,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不同需求。应深化教育内容调整和教学模式改革,构建协调发展的多层次教育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教育真正适应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化解人力资源供给丰富与短缺并存的悖论式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慧玲  
"供给侧"涵盖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循环所构成的物质生产系统,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所推动;生产关系的本质是社会利益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利益关系属于商品价值关系演进的历史范畴。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在于促进价值生产水平,提升价值实现能力,既尊重商品经济的价值运动规律,又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及政府的作用,从调整生产关系出发,落脚于理顺社会利益关系,从而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再生产各方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朝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方向平稳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晓芳  宁桂玲  孟长功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供需结构的角度进一步夯实了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体现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的范式转型,更是新时代下我国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高等工科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其典型性和特殊性,面临着规模结构、社会需求、教育目标、实施主体、专业调整等众多维度上的现实矛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缩影。这些结构问题与现实矛盾,部分是由于高等教育自身普及化发展进程与经济结构调整新常态相互叠加的特殊阶段所引发的,也与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交互作用有直接关系。破解这些问题的思路是建立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系统工程观,立意在教育发展,手段靠市场参与,主体是高校自身,核心在人才培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季凯文  刘飞仁  
尽管江西供需整体保持基本平衡,但在不同程度存在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传统供给难以适应新常态下内外需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等诸多要求。对此,应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加法、减法一起做",着力扩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领域有效投资,"反梯度"切入国际高端产业链、推动制造业从单纯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利用市场和环境倒逼机制逐步化解无效供给,全面降低企业审批成本、税费成本、融资成本、物流成本,实现供给同需求有效对接和匹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冰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2016年我国粮食总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冰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2016年我国粮食总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报告中,阐述了对于我国所处时代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成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现代化宏伟事业的战略性认识依据和设计指导方略的关键性原点。"新时代":与时俱进中的历史方位新判断、新指南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的显著标志,是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世洪  
"供给侧"是破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切入点。供给与需求割裂、脱节,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面向市场人才需求,实现高等教育由低水平供给向高水平供给的跃升。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廖文义  
本文针对阳江地区贷款难问题,经调研分析,认为阳江地区贷款难的实质是结构性贷款难而不是总量贷款难,并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寻找原因和对策,以促进信贷有效投放,实现经济资源和金融资本充分融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钒  彭虎  易晓波  夏清华  
本文将结构性矛盾引入科技体制改革研究,论证科技体制结构性矛盾的概念内涵及内在逻辑,从科技供给的机制制约、整体效能、供需对接、创新源头、关键环节、要素投入等方面揭示科技体制结构性矛盾的外在表征,提出以高质量科技供给破解科技体制结构性矛盾的改革路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冯彦君  
作为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用工很不规范而劳动执法监察又往往难以到位的现实环境下,劳动合同的立法引起了法学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2005年10月21至23日,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年会暨劳动合同立法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联等部门机构的专家和全国30多所院校的劳动法学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们就劳动合同立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会议主要探讨了九个方面问题: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原则、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主体、劳动合同的效力、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的期限研究、解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淑云  
国外学者对保险法中的禁止反言制度研究较为深入。该制度是贯彻最大诚信原则的具体表现,可以有效防止保险公司滥用合同权限,还能减少理赔纠纷和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更对稳定保险合同关系、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具有重大意义。新《保险法》实施前,国内学者对保险法中禁止反言制度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禁止反言制度的概念和适用情形也缺乏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对禁止反言制度的内涵进行分析,阐述我国新保险法引入禁止反言制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结合实际进一步分析其适用限制情形,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保险法适用禁止反言制度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以期更好地平衡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利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毅  石春华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正处于一个微妙的时期,经济增长趋缓,三大需求中,投资增速下滑、进出口负增长,物价涨幅较小。而金融运行与宏观经济走势相比,却存在一些不同步的地方。今年以来,货币相对宽松,人民币快速升值,再加上近期尤其是6月中旬以来,银行间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及股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如何看待经济增长趋缓背景下,经济金融改革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逄锦聚  
我觉得,要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应判断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国家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认识,采取什么思路和措施。这是应该认真回答的问题。我后面讲三个事。第一个我说说分析矛盾的两个方法,如何把握。我们的矛盾是什么,有两个思路,两个方法,一个方法是大家熟悉的,就是供给和需求的方法。总需求大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