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51)
- 2023(7433)
- 2022(6247)
- 2021(5922)
- 2020(4913)
- 2019(11167)
- 2018(10788)
- 2017(22727)
- 2016(11766)
- 2015(13230)
- 2014(13181)
- 2013(13147)
- 2012(12431)
- 2011(11293)
- 2010(11792)
- 2009(11723)
- 2008(10992)
- 2007(10004)
- 2006(9486)
- 2005(8850)
- 学科
- 济(47815)
- 经济(47765)
- 业(37429)
- 管理(35674)
- 企(29581)
- 企业(29581)
- 融(27467)
- 金融(27467)
- 银(25889)
- 银行(25887)
- 行(25134)
- 中国(23846)
- 方法(18851)
- 财(17881)
- 数学(17265)
- 数学方法(17105)
- 制(15925)
- 农(15410)
- 中国金融(11428)
- 务(11348)
- 财务(11323)
- 贸(11307)
- 财务管理(11306)
- 贸易(11292)
- 易(11132)
- 业经(10958)
- 企业财务(10846)
- 地方(10702)
- 农业(10186)
- 策(10090)
- 机构
- 学院(168593)
- 大学(166542)
- 济(79636)
- 经济(77926)
- 管理(64678)
- 研究(55543)
- 理学(54097)
- 理学院(53623)
- 中国(53172)
- 管理学(53071)
- 管理学院(52741)
- 财(43052)
- 京(34278)
- 财经(32765)
- 经(29576)
- 中心(27869)
- 科学(27124)
- 所(26819)
- 经济学(25727)
- 江(25420)
- 财经大学(24294)
- 银(24152)
- 融(24062)
- 金融(23646)
- 研究所(23428)
- 经济学院(23344)
- 银行(23324)
- 北京(22715)
- 行(21897)
- 州(21224)
- 基金
- 项目(96355)
- 研究(77581)
- 科学(76498)
- 基金(69951)
- 家(57513)
- 国家(56971)
- 社会(50466)
- 科学基金(49373)
- 社会科(48034)
- 社会科学(48027)
- 省(36658)
- 基金项目(35635)
- 教育(35334)
- 编号(32857)
- 划(30458)
- 资助(30177)
- 成果(28733)
- 自然(28157)
- 自然科(27438)
- 自然科学(27432)
- 自然科学基金(26959)
- 部(22730)
- 课题(22716)
- 发(21973)
- 性(21611)
- 重点(21152)
- 国家社会(20538)
- 创(20420)
- 项目编号(20418)
- 教育部(20302)
共检索到275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彭金荣
国际金融资本流动在21世纪将呈现巨额化、高速化、虚拟化和向新兴资本市场无序集中的趋向,必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双重影响。面对金融国际化加速发展的形势,我国为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趋利弊害,注重从积极稳妥推进开放、加强监管、深化改革、加强基本建设、参与国际事务等方面防范和化解风险,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穆玉堂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金融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已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分化,金融资本已经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中分离出来,成为市场经济中流动较为活跃的资本形式。然而,金融产业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负债经营,因此,实现金融资本的有效流动和最大化增值、提升我国金融资本的流动绩效对于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金融资本 流动 绩效 计量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云毅
对于迅速发展的现代工业来说,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进入的资金门槛越来越高。这了突破这一制约,企业的发展通常有两条途径:资本的积聚和资本的集中。就两种资本扩张方式的比较而言,资本集中方式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秀
并购和联盟是企业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的两种方式。并购是一种依赖资本集中和控制权转移的资源占有和利用方式,联盟是一种依赖关系集结的资源利用方式。从并购到联盟的发展,体现了企业外部资源获取和利用方式的转变。从本质上说,并购到联盟,是资本集中到关系集结的转变,是社会资本对经济资本作用的一种替代,突出了关系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反映了企业的外向型发展战略从资本型战略到关系型战略的转变。
关键词:
并购 联盟 资本集中 关系集结 转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强指出:资本集中存在三大误区一、片面追求资本集中的速度和规模。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发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这对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大型企业集团的塑造就是要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仁祥 沈兰玲 谢文君
基于熵值法测算“科技—金融”耦合脆弱性指数,运用图像法和非参数核估计法分析省域耦合脆弱性演进趋势和差异特征;利用2001—2017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系统GMM和空间计量回归分析金融资本集聚、政府干预对“科技—金融”耦合脆弱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科技—金融”耦合系统处于中度脆弱阶段,存在区域分化现象和改善“瓶颈”问题;金融资本集聚与耦合脆弱性呈显著负相关,政府干预在金融集聚对脆弱性影响的过程中呈非线性作用,即适度干预地区增强金融资本对脆弱性改善作用,过度干预地区反而不利于脆弱性的降低;考虑空间异质性“,科技—金融”耦合脆弱性呈现一定空间集聚态势,增强政府干预可以削弱金融资本的极化效应。
关键词:
金融资本 政府干预 科技与金融 脆弱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莉娟
马克思、希法亭和列宁分析了金融资本的产生和发展。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高利贷等生息资本,再到货币资本的独立运营,最后到垄断性的金融资本,资本形态在不断地发展、变动着。商业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是资本历史形态的更迭,其动因既是生产力的提高和信用的扩展,同时也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金融资本代表着资本发展的最抽象和最高级的形态,它的崛起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推到了更高的层次,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从实物经济向虚拟经济过渡的基本趋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小华 温涛
"城乡中国"既是理解转型中国结构形态的一个重要范式,也是中国未来一个时期的基本结构特征。本文基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序数据,运用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及方法对金融资本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金融资本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在实质上可以理解为国家与"三农"的关系,国家战略和政策取向的阶段性变动,使得城乡金融资本集聚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城乡金融非均衡集聚的政治经济逻辑下表现出了独特的阶段性非线性关系,并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1952—1966年、1967—1977年、1978—1990年、1991—2003年、2004—2016年和2017年及以后六个阶段。本文得到如下政策启示:破解中国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同步和农村金融发展不充分的困境,必须超越现有金融控制和金融扶持的行政思维以及"竞争性"的市场思维,进一步提升过去"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改革策略,培育根植于农村社区的"多元化""合作性""普惠性"金融中介。未来农村金融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手抓",需求侧重在固本强基、培育农村金融有效需求;供给侧重在金融机构体系的结构优化、责任强化、功能完善、创新推动、风险共担和内涵式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苑 詹宇波 张伯超
本文旨在研究国有金融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的内在逻辑,在分析其实践瓶颈以及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我国国有金融资本高效支持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国有金融资本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属性,能够在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发挥积极作用、支持科技创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外部挑战,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新要求,以及国有金融资本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使国有金融资本支持科技创新成为必然。我国国有金融资本支持科技创新已经具备良好基础与天然优势,未来亟须在充分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基础上,通过提升核心功能、加强体系化布局、形成利益平衡机制、加强专业队伍能力建设来克服实践瓶颈,加快探索国有金融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的有效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孔凡保
本文介绍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现有理论,分析了中国出现产业资本参股和控股金融资本的具体原因,利用GeorgeA.Akerlof的“掠夺”模型揭示了其可能对金融体系构成的威胁,并针对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产业资本 金融资本 融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方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之一就是城乡融合发展,而实现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关键。长期以来金融资本从乡到城的单向流动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虽然,农村金融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金融资本的城乡流动仍以乡→城为主要特征,竞争性、多元化、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远未形成。目前,金融资本的城乡融合主要体现在因支付和储蓄方式改变而实现的地理空间融合。未来,城乡金融资本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应深化金融创新,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农村居民金融普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普惠以及实现金融知识和信息普惠;另一方面,应通过多途径合作实现城乡金融共享以提升金融效率和公平,包括城乡金融平台共享、金融产品共享、金融信息共享、同业间和非同业间的客户共享以及农村集体成员金融资源内部共享。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谈松华
当金融资本尚未进入教育领域的时候,重点是创设条件吸引金融资本进入;当金融资本进入达到相当规模的时候,就要考虑教育领域吸纳贷款的适度规模,主要是还贷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铭杰
资本逐利内在地包含了对其自身的限制,其不断突破这一限制的努力推动了金融资本的产生和发展。资本寻求利润最大化引起了竞争,作为竞争的原因和结果,资本发生了集中并进而形成垄断。垄断资本的逐利行为引起银行和工业资本的融合,从而形成金融资本。金融资本为了不断突破利润率国界、资本来源、产业部门的限制(即为了利润最大化)而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李克强总理指出,深化金融改革,必须优化金融机构布局,改进金融机构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