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3)
- 2023(5461)
- 2022(4668)
- 2021(4147)
- 2020(3554)
- 2019(7957)
- 2018(8071)
- 2017(17079)
- 2016(8774)
- 2015(10101)
- 2014(10108)
- 2013(10527)
- 2012(10369)
- 2011(9587)
- 2010(10008)
- 2009(9793)
- 2008(9329)
- 2007(8575)
- 2006(8190)
- 2005(7811)
- 学科
- 济(64100)
- 经济(64059)
- 管理(24307)
- 业(20657)
- 方法(20025)
- 数学(18471)
- 数学方法(18428)
- 地方(16637)
- 中国(16046)
- 企(14509)
- 企业(14509)
- 财(12721)
- 地方经济(12167)
- 农(11459)
- 制(10771)
- 业经(9777)
- 学(9276)
- 银(9246)
- 银行(9239)
- 行(8885)
- 融(8735)
- 金融(8735)
- 贸(8551)
- 贸易(8543)
- 易(8255)
- 体(7984)
- 税(7964)
- 农业(7698)
- 税收(7651)
- 收(7599)
- 机构
- 大学(141345)
- 学院(141133)
- 济(76807)
- 经济(75523)
- 研究(52150)
- 管理(50077)
- 中国(42446)
- 理学(41616)
- 理学院(41178)
- 管理学(40780)
- 管理学院(40503)
- 财(38051)
- 京(29149)
- 财经(29125)
- 经济学(26402)
- 所(26365)
- 经(26240)
- 科学(26054)
- 经济学院(23614)
- 研究所(23006)
- 中心(22216)
- 财经大学(21357)
- 江(21067)
- 北京(19417)
- 院(17906)
- 州(16803)
- 农(16676)
- 范(16576)
- 师范(16479)
- 科学院(14972)
- 基金
- 项目(76860)
- 科学(60248)
- 研究(59570)
- 基金(56324)
- 家(47204)
- 国家(46859)
- 社会(40955)
- 科学基金(39423)
- 社会科(38967)
- 社会科学(38957)
- 基金项目(28808)
- 省(28357)
- 教育(26117)
- 资助(24176)
- 编号(23426)
- 划(23291)
- 自然(21413)
- 自然科(20790)
- 自然科学(20783)
- 成果(20465)
- 自然科学基金(20408)
- 发(18659)
- 部(18240)
- 国家社会(17654)
- 重点(17162)
- 济(16517)
- 课题(16485)
- 经济(16361)
- 发展(16200)
- 性(16188)
共检索到233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建华 熊如意
利用2015—2020年我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了专项债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在明确的限额范围内,专项债对地方经济增长呈“U”型关系,在拐点之前专项债抑制地方经济增长,在拐点之后正向激励经济增长,且市场化程度高有利于专项债激励经济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专项债对不同层级城市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明显异质性,在中心城市,专项债抑制经济增长;而在非中心城市,专项债与地方经济增长呈“U”型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可以解释专项债对不同层级城市经济增长的异质性。从政策操作层面来看,未来要进一步完善非中心城市风险管理机制、提升专项债市场化水平、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推动专项债额度向非中心城市倾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董雨翀 万方
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2004~2012年金融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金融-财政联动",发现我国近年来以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为特征的金融分权在宏观上对经济发展呈现负面效应,并且这一负面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较发达省份的消极影响更加显著。同时,地方财政权利的提高使得金融分权的负面经济影响加大;而剥离联动的金融分权本身却对经济发展呈现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
金融分权 经济增长 联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平 赵国昌 罗知
本文将1985—2007年中央官员的来源按籍贯与工作经历进行了划分,尝试系统考察中央官员对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官员对其籍贯来源省区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其曾工作过的省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并不显著,并且这一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其籍贯来源地的投资率来实现的。进一步运用分位数回归的研究结果则表明,上述作用对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的发现有助于拓展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政府作用的认识。
关键词:
中央官员 经济增长 投资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保平 李梦欣
进入"新常态"后,我国地方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一些省市保持着稳定的中高速发展,而另一些地区则出现了负增长。本文基于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双视角,比较分析"新常态"后我国地方经济分化的现状和特征,探索形成地方经济增长分化局面的双向内生动力源。研究认为,制度初始架构构成演化路径生成机制的内在支撑,技术层面的差异识别与缓慢扩散多向度约束了科技突破与结构变迁的交互力量,经济系统内的创新效应路径分流与动力重塑机制弱化组合引起了地方经济增长趋势分岔。为了实现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要通过构建包容性制度环境,破除传统科技范式,以解除规模报酬递减结构负锁定;另一方面,要通过提高地方经济增长质量,消解经济增长路径依赖性低迷,以增强地方经济对新常态的适应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保平 李梦欣
进入"新常态"后,我国地方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一些省市保持着稳定的中高速发展,而另一些地区则出现了负增长。本文基于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双视角,比较分析"新常态"后我国地方经济分化的现状和特征,探索形成地方经济增长分化局面的双向内生动力源。研究认为,制度初始架构构成演化路径生成机制的内在支撑,技术层面的差异识别与缓慢扩散多向度约束了科技突破与结构变迁的交互力量,经济系统内的创新效应路径分流与动力重塑机制弱化组合引起了地方经济增长趋势分岔。为了实现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要通过构建包容性制度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超
分税制改革后所出现的"土地财政"与"城投债",既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注入了必要的财力,也为地方财政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潜在的风险。文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定量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深刻揭示土地财政、城投债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利弊影响。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城投债 经济增长 面板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浩宇 刘 园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的高速扩张对地方经济造成的影响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鉴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信息不够透明,通过分析城投债规模以判断地方政府债务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本文选取 2008-2016 年全国 30 个省份共 4077 只城投债发行数据为样本。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城投债规模将会显著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但是,当城投债规模超过某个阈值时,会对地方经济增长造成负向影响。城投债发行规模与政府作用力的交互作用在城投债规模与地方经济呈正相关时起抑制作用,在城投债规模与地方经济呈负相关时起促进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子荣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运用统计数据,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提出了改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崇强 翟国方 李莎莎 陈伟 吴云清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演化的经济系统。文章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增长系统的指标体系,进行经济增长的综合评价;采用动态耦合演化模型,从演化速度、系统内外的耦合度进行时序和空间的系统演化分析。讨论和结论得出,2000-2013年,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结构系统在时序和空间演化上处于较长时期的波动和不稳定状态;经济波动系统在时序和空间演化上呈现出与全国严重不协调的状态;经济基础系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下降的倾向;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增长对环境的依赖较大;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增长与全国存在互动向上的演化倾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勇斌 金照地 付宇
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考察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地方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本地财政分权有利于本地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金融分权不利于本地的经济增长但有利于周边区域经济增长,财政金融分权对经济发展并未形成良性互动,且这些影响具有空间上的差异性。我们的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并且随着金融分权实践的成熟,金融分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凸显,财政金融负向联动效应也逐渐降低。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金融分权 经济增长 空间关联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广胜 李园园 陈明利
通过手动搜集我国2007~2019年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数据构建地方政府经济增长压力指标,探讨该指标对地方微观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地方经济增长压力能够显著抑制辖区内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这种影响路径通过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实现。由于产权、区域和行业异质性等的差异导致经济增长压力驱动企业投资效率的效应各有不同,基于产权性质视角,地方经济增长压力驱动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对民企更显著;基于国有企业控制层级视角,对地方国企的影响更显著;基于区域市场化进程视角,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影响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增长压力带来的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是促使企业投资效率提升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经济增长压力 投资效率 公司治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浩 郭劲光
基于2007—2021年中国23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碳排放效率的内在机制与地方政府行为下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会对碳排放效率产生负面效应,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采取硬约束、目标加码以及超额完成下,会进一步加剧对碳排放效率的负面效应,而“留有余地”的软约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碳排放效率的提升。(2)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硬约束与目标加码会抑制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进而对碳排放效率产生负面效应,而软约束能够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技术创新水平,从而促进地方碳排放效率的提升。(3)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着单一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技术创新门限效应,依靠产业结构高级化策略与技术创新策略是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提高碳排放效率的有效手段。(4)地方GDP考核压力的提升不仅会弱化经济增长目标软约束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还会进一步加剧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省市间目标加码以及超额完成对碳排放效率的负面作用;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以及目标约束方式的转变可有效弱化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碳排放效率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小锋 杜赟
文章将从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入手,在考察固定资产投资对湖北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基础上,提出湖北省今后一段时期的投资重点与投资结构演进方向,为推动湖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投资 拉动效应 湖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