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5)
2023(6028)
2022(4891)
2021(4360)
2020(3632)
2019(7994)
2018(7752)
2017(14767)
2016(7333)
2015(7974)
2014(7696)
2013(7776)
2012(6976)
2011(6130)
2010(6719)
2009(6587)
2008(5589)
2007(4826)
2006(4443)
2005(4221)
作者
(19958)
(16401)
(16101)
(15567)
(10270)
(7822)
(7457)
(6292)
(6191)
(5977)
(5645)
(5505)
(5153)
(5134)
(5012)
(4991)
(4751)
(4682)
(4640)
(4567)
(4121)
(3928)
(3896)
(3767)
(3758)
(3662)
(3605)
(3601)
(3388)
(3190)
学科
(26992)
(25570)
经济(25547)
(24833)
金融(24833)
管理(24486)
(22204)
银行(22201)
(21550)
(19256)
企业(19256)
中国(16459)
中国金融(10977)
(10268)
(10112)
方法(8877)
地方(8727)
(8389)
环境(8275)
数学(7782)
数学方法(7737)
业经(7632)
(7455)
财务(7440)
财务管理(7429)
企业财务(7161)
技术(6449)
农业(6421)
服务(6199)
(5874)
机构
学院(96225)
大学(95315)
(42403)
经济(41291)
管理(38320)
中国(33712)
研究(32392)
理学(31691)
理学院(31398)
管理学(31064)
管理学院(30885)
(21611)
(20138)
中心(18228)
科学(18162)
(16678)
财经(16633)
银行(16124)
(15577)
(15505)
金融(15243)
(15193)
(15134)
(15024)
研究所(13749)
经济学(13700)
(13634)
北京(13250)
(13213)
人民(12945)
基金
项目(64343)
科学(51030)
研究(50608)
基金(46054)
(39202)
国家(38847)
科学基金(33907)
社会(32991)
社会科(31507)
社会科学(31499)
(25823)
基金项目(24222)
(20795)
编号(20401)
教育(19926)
自然(19545)
自然科(18935)
自然科学(18931)
自然科学基金(18603)
资助(17793)
成果(16778)
(15566)
(15246)
重点(14588)
创新(14279)
国家社会(14276)
(13329)
课题(13285)
项目编号(13241)
发展(13100)
期刊
(46250)
经济(46250)
研究(29470)
(28267)
金融(28267)
中国(23442)
(17024)
管理(14009)
学报(11758)
(11734)
科学(11366)
大学(9293)
图书(8657)
学学(8584)
财经(8132)
业经(7388)
农业(7033)
(6989)
经济研究(6987)
技术(6880)
科技(6757)
理论(6439)
教育(6390)
书馆(6172)
图书馆(6172)
(6029)
论坛(6029)
实践(5967)
(5967)
问题(5287)
共检索到161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薛其蓁  
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是金融如何聚焦产业难点堵点、融入科技生态、服务先进制造业的总领课题。专利的资产属性,使其成为金融用科技语言阅读产业需求的切入点之一。但评估难、评估贵、押品变现难等问题,长期以来制约了金融机构围绕专利服务拓维的积极性。2023年9月发布的《专利评估指引》为各类专利评估需求提供了方法建议,而国家知识产权局与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发文,也凸显了金融在专利评估中的重要角色。本文从政策解读出发,以专利与科技金融结合的视角,建议金融机构在资产属性之外,更多关注专利的生态意义,并对如何立足专利活动、分类施策服务参与方,进而实化举措,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昆平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金融科技(Fintech)概念备受瞩目。但是,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区别是什么?其对于提升金融效率和优化金融服务有多大程度作用?金融科技的发展对监管提出了哪些挑战,又如何将其纳入到监管体系中来?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昆平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金融科技(Fintech)概念备受瞩目。但是,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区别是什么?其对于提升金融效率和优化金融服务有多大程度作用?金融科技的发展对监管提出了哪些挑战,又如何将其纳入到监管体系中来?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翟坤  赵国庆  
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尽管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一直在着手解决这一难题,但是现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我国银行业的垄断性结构等因素,共同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随着我国经济模式发生较大变化,金融科技应运而生,通过重构企业信息网络、发展普惠金融、完善货币政策体系,金融科技有望创新性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国峰  
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机构、监管当局、消费者、中介机构和自律组织等多方主体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金融科技的生态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金融科技新生态金融科技的发展涉及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机构、监管当局、消费者、中介机构和自律组织等多方主体,这些主体之间的关系就形成了金融科技的生态,一个良性互动的生态环境有助于金融科技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国峰  
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机构、监管当局、消费者、中介机构和自律组织等多方主体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金融科技的生态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金融科技新生态金融科技的发展涉及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机构、监管当局、消费者、中介机构和自律组织等多方主体,这些主体之间的关系就形成了金融科技的生态,一个良性互动的生态环境有助于金融科技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洋  李南妮  
我国科技金融已由早期的专项信贷发展为包含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科技租赁在内的科技金融工具体系,并逐渐成为金融生态体系的组成部分。但在实践领域,仍存在"四重"障碍,制约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现实障碍一是认知不准确。和互联网金融不同,科技金融在发展之初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导致理解不到位和理解错位的状况并存。如把科技金融和科技信贷等同起来,科技金融就是"金融支持科技"等,这些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卜亚  
金融科技(Fintech)是金融(Finance)和科技(Technology)的深度融合,它能够显著提升金融效率,实现普惠金融和促进经济增长。近年来,国内金融科技发展迅猛,但同时又存在一系列潜在风险。在金融领域强监管、防风险的背景下,一个更富活力与效率的金融科技新生态成为关注的焦点。论文在对相关文献回顾和评述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我国金融科技生态体系的发展现状;其次从监管当局、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消费者等生态主体的角度,对金融科技生态主体间的失衡进行角色诊断;最后,从我国金融科技生态主体如何依托优势、找准定位、良性互动、共融发展出发,提出以构建金融科技新生态与促进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范华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也不例外。我主要阐述两个观点。第一,科技让财富管理更专业。科技的发展在财富管理方面的应用是以客户为中心,多方面、综合性的应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买卖。我们的财富管理机构需要围绕客户的财富安全,以客户财富的保值、增值为目的,为客户提供长期的、综合化的解决方案。例如,直观上对客户的了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士泮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Fin Tech初创企业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它们通过利用新技术开展颠覆性的创新。这些公司很可能会成为现有企业的强劲竞争对手。然而,这些Fin Tech初创公司不具备财务实力,也不符合提供金融服务所需牌照的现行监管要求,如良好的业务和管理记录。监管机构如何促进这些初创企业的创新,促进金融服务领域的竞争,为金融消费者带来好处?如何确保监管不会扼杀创新?如何确保监管环境能适用于这种颠覆性的创新?这些都成为监管机构要面对的困难与挑战。制定金融科技(Fin Tech)的监管措施在目前这个阶段,新加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汤子隆  祝佳  赖晓冰  
科技金融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对其创新产出具有空间溢出效应。采用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回归后发现,区域间科技金融产出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互动性;科技金融生态不仅对本地科技金融产出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也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升其他地区的科技金融产出水平。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伟文  
首先,在谈到大数据时,大家可能更关注一些宏观的、宏伟的目标。而我们认为,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应用应更重视小目标、小任务。一方面,银行业为大、中型客户提供的服务相对比较充分,而对小企业、小客户提供的服务还不够充分。可以说,小客户是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应用的重要细分市场。另一方面,中小银行在应用金融科技方面前景广阔,大数据的应用往
关键词: 服务实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曾宏  宋莹  毛瑞丰  
信息技术创新必将对金融服务产生巨大影响,如何处理以FinTech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将是设计21世纪经济蓝图的关键所在金融科技的技术背景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将如何改变金融和经济的未来也让人深思。与制造业相比,金融业的历史更加悠久,一些银行甚至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货币"和"分户账"等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比制造业的基础技术(如汽车)更加古老。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满沧  
2019年7月,英格兰银行决定把艾伦·图灵的照片印制在新版50英镑纸币背面(能印在英镑纸币这一英国脸面背面的都是“对英国历史有着无可争议贡献的人物”),并设计出金融科技的典型特征:除图灵1951年的照片外,还有他设计的自动计算试点机、破译德军密码所使用机器的设计图纸、一条能转换成他生日日期23061912的二进制代码、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忠民  
央行与金融科技的关系从一开始就为社会所关注,金融科技是否健康发展与央行政策、央行的支持鼓励息息相关翻开中国人民银行70年的辉煌历史,1948年12月1日至今,从人民币发行到数字货币研发,央行的每一步都是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例如,1950年,为发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