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9)
- 2023(11369)
- 2022(9865)
- 2021(8874)
- 2020(7756)
- 2019(17581)
- 2018(17380)
- 2017(32926)
- 2016(17626)
- 2015(20031)
- 2014(19968)
- 2013(20016)
- 2012(19014)
- 2011(17533)
- 2010(17851)
- 2009(16892)
- 2008(16547)
- 2007(15289)
- 2006(13527)
- 2005(12187)
- 学科
- 济(95513)
- 经济(95444)
- 管理(56527)
- 业(55500)
- 企(46914)
- 企业(46914)
- 方法(37409)
- 数学(32594)
- 数学方法(32362)
- 中国(21979)
- 地方(21437)
- 技术(21366)
- 农(20229)
- 财(18843)
- 业经(18365)
- 学(18104)
- 制(14770)
- 贸(14419)
- 贸易(14411)
- 地方经济(14061)
- 易(13868)
- 农业(13828)
- 技术管理(13796)
- 和(12659)
- 理论(12590)
- 融(12497)
- 金融(12495)
- 银(12469)
- 银行(12427)
- 行(11892)
- 机构
- 大学(267312)
- 学院(266565)
- 济(121102)
- 经济(118700)
- 管理(102638)
- 研究(93682)
- 理学(88030)
- 理学院(87044)
- 管理学(85680)
- 管理学院(85166)
- 中国(69913)
- 科学(55936)
- 京(55703)
- 财(51950)
- 所(48278)
- 农(43813)
- 研究所(43669)
- 中心(42260)
- 江(41522)
- 财经(41331)
- 业大(38413)
- 经济学(38076)
- 经(37315)
- 北京(35388)
- 农业(34393)
- 经济学院(34115)
- 范(33908)
- 师范(33612)
- 院(32829)
- 州(32516)
- 基金
- 项目(170994)
- 科学(135014)
- 研究(124969)
- 基金(123251)
- 家(107394)
- 国家(106512)
- 科学基金(91055)
- 社会(81006)
- 社会科(76872)
- 社会科学(76850)
- 省(68213)
- 基金项目(65331)
- 教育(57456)
- 自然(57347)
- 划(56628)
- 自然科(56098)
- 自然科学(56081)
- 自然科学基金(55135)
- 资助(49737)
- 编号(49282)
- 创(40880)
- 成果(40032)
- 重点(38768)
- 发(38244)
- 部(38102)
- 创新(37425)
- 课题(34771)
- 国家社会(33522)
- 教育部(32748)
- 科研(32163)
共检索到407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志耘 郑佳
本文通过对美、日、韩等国科技政策的梳理与分析,从专利的角度探讨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走出低谷、实现复苏的关键因素,是降低金融风险、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应高度重视并且充分发挥科技政策在推动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巨大作用,确保我国在21世纪新一轮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科技政策 经济周期 专利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洪亮 王铁成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导致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与经济周期类似,技术创新通常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特点,同时经济周期与创新周期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仍然未能形成一致结论。从逻辑上、历史上分析经济周期与创新周期的关系,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两种周期之间相关作用的机制,而且对于政策制定来说具有重要含义。
关键词:
技术创新周期 经济周期 创新政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汤伟钢 李炅珉 陈慧莉
技术范式创新周期表现为技术渐变与技术突变周期交替,并通过资本状态与经济周期循环因替,技术渐变通过打破资本稳定诱发经济危机,而技术突变通过使资本趋稳拉动经济复苏,经济繁荣通过资本稳定状态推动技术渐变,而经济萧条通过资本活跃状态驱动技术突变。
关键词:
技术范式创新 经济周期 资本状态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耀辉 丁重
现有的技术创新理论文献大多强调技术创新与经济周期的内生性,但这一认识忽略了技术创新的外生性特征。本文从技术创新的外生理论出发,重新构造了国家推动的外生创新模型,以外生技术创新理论分析了技术创新周期,对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给出了新的解释,并预测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特征,分析了根治金融危机的可能策略及中国面临的机遇。
关键词:
创新周期 金融危机 政府主导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游 翟建辉
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是经济繁荣的唯一原因。本文通过对英国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关系。按照这一发现,通过研究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情况,本文认为,中国目前正处在创新高涨、潜在增长率下滑的阶段,虽然经济增速在短期内会放缓,但技术创新在未来5~10年内对经济会有拉升作用。除了加大研发投入,中国提高潜在增长率的关键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为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关键词:
长波理论 创新 经济周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贾明琪 严燕 辛江龙
本文以中国第十轮经济周期和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周期为背景,利用224家上市公司2 464个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2000-2010年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周期性对公司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对经济繁荣时期,上市公司在经济衰退时期具有更高的技术创新水平;相对非周期性行业,上市公司在周期性行业具有更高的技术创新水平;技术创新水平在经济紧缩期高于扩张期是由于周期性行业公司所导致的;国有上市公司由于融资易得性较民营上市公司有更高的技术创新水平,政府应选择经济萧条期对民营企业提供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以弥补其研发资金的不足,提高其技术创新水平。
关键词:
经济周期 行业周期性 技术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红 张凌霄 焦旸
文章基于2008—2019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从经济周期视角考察了企业技术创新同群效应。研究发现,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存在同群效应,同时经济周期对企业技术创新同群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在经济上行时,本公司的创新决策受到同群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呈顺周期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同群效应属于模仿效应而非学习效应,经济周期对企业技术创新同群效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追随者企业和低融资约束企业,对国有企业、领导者企业都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同群效应 技术创新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何彦东 范伟 於锦 王毅 于行洲
[目的/意义]专利生命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技术生命的发展趋势,通过反映专利生命周期的参数判断技术创新的发展阶段,可以为更好的判断技术发展趋势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结合具体专利技术更新以及专利分析可以探寻核心专利。[方法/过程]基于对专利生命周期的分析,研究技术创新信息。从选定技术领域出发,分析平均专利生命周期、专利无效系数,并结合对专利申请量的时间序列以及专利被引用数的分析,建立基于专利生命周期的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结果/结论]获取本领域技术的生命周期、新旧技术的更替信息以及主要专利技术,从宏观、介观和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雨柯 吕介民
文章选取2007-2016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经济周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探讨政府信贷干预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在经济衰退期的研发投入显著高于经济繁荣期,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存在逆周期特征,进一步,政府信贷干预会影响不同经济周期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在经济繁荣期,政府信贷干预会加剧经济高增长期的企业自主创新负效应,在经济衰退期,政府信贷干预会降低经济低增长期的企业自主创新正效应。此外,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严重与不严重的企业受到政府信贷干预的影响程度不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卜文辉 陈德胜 宿媛媛 陈炜
投资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然而投资规模是否过度一直是实务界和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文章采用实际GDP增长率、资本形成总额、银行部门提供的国内信贷、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市场资本总额和CPI作为系统关键变量,通过VEC模型分析投资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关键词:
过度投资 经济周期 VEC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宁晓青 陈柏福
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重点,但诸多的理论研究基本上都是将它们分割开来进行的,即使存在少量关于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和结论也存在较大的分歧。通过对中国1953—2007年间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经济周期波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也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初睿 张健 葛新权
研究目标:探析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并挖掘形成原因。研究方法: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测算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周期,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周期特征和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处于10年左右中周期长度,整体经济与周期影响因素的特征相似但不完全同步,一定程度存在协同性。总体而言,高新技术园区发展存在矛盾和经济周期有潜在波动的可能均源于协同水平的待提升。研究创新:运用经验模态分解测算中微观经济周期及协同性,并对经济周期波动及影响因素的联动性问题展开研究。研究价值:为提升经济协同性和保障经济运行稳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颜昌华 刘尧成
本文应用异方差时变参数模型(SV-TVP-VAR)分析中国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冲击的动态影响机制。主要结论包括如下三点:首先,在2009年后中国金融周期自身呈现出明显的顺周期性,虚假繁荣背后的资产泡沫问题不容小觑;其次,2015年以后中国经济周期进入"未完成的衰退"阶段,金融周期下行冲击对GDP的长期影响显著为负;最后,基于央行中性的货币政策,中国金融周期冲击对CPI的长期影响不明显。文末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戚自科
本文首先说明 ,迄今为止的周期理论由于没有内含金融市场所以无法就美国新周期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周期理论必须做出新的尝试和发展。然后 ,构建以金融市场为出发点的“虚体经济周期”理论 ,说明其动力机制。最后 ,用本文总结出的虚体经济周期理论机制来诠释美国新周期。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苏剑 杨盈竹
科技创新是扩大优质需求的根本方式,是驱动新一轮康波周期开启的关键力量。近年来,全球涌现了众多革命性的科技成果,包括星链系统、智能机器人、太空产业、量子计算、核聚变、室温超导等,带来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是未来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繁荣的关键引擎。经济运行呈现周期性波动,根据周期长短可以划分为短周期、中周期和长周期,短周期主要受供给和需求影响,而长周期则依赖于创新驱动。因此,尽管短期内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长期看全球经济将逐步进入新的经济长周期。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的高级形态,明确了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方向,培育新质生产力就是引导中国经济进入长周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在新能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量子计算技术等领域已经取得显著优势,需要抓住本轮科技革命机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依靠科技创新,特别是颠覆性、原创性创新,着眼于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打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新优势,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