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09)
- 2023(17020)
- 2022(14238)
- 2021(13167)
- 2020(11067)
- 2019(25569)
- 2018(25251)
- 2017(48581)
- 2016(26402)
- 2015(30029)
- 2014(30083)
- 2013(29948)
- 2012(28410)
- 2011(25545)
- 2010(26096)
- 2009(24457)
- 2008(24805)
- 2007(22748)
- 2006(20230)
- 2005(18654)
- 学科
- 济(125157)
- 经济(125020)
- 业(98632)
- 管理(88755)
- 企(86579)
- 企业(86579)
- 方法(53153)
- 数学(43399)
- 数学方法(43010)
- 农(36678)
- 财(36631)
- 业经(34799)
- 中国(32894)
- 地方(28931)
- 农业(25667)
- 务(25223)
- 财务(25186)
- 财务管理(25135)
- 贸(24877)
- 贸易(24859)
- 易(24122)
- 制(23879)
- 企业财务(23846)
- 技术(21772)
- 和(20519)
- 学(20452)
- 理论(20152)
- 融(18838)
- 金融(18835)
- 银(18531)
- 机构
- 学院(390252)
- 大学(387204)
- 济(165602)
- 经济(162164)
- 管理(151662)
- 研究(130019)
- 理学(129038)
- 理学院(127571)
- 管理学(125717)
- 管理学院(124957)
- 中国(102804)
- 京(82625)
- 财(78798)
- 科学(77404)
- 农(66796)
- 所(66270)
- 江(61901)
- 财经(61726)
- 中心(60452)
- 研究所(59167)
- 经(55873)
- 业大(55467)
- 农业(52339)
- 北京(52278)
- 经济学(50427)
- 范(50363)
- 师范(49874)
- 州(49198)
- 院(46447)
- 经济学院(45672)
- 基金
- 项目(246413)
- 科学(195008)
- 研究(182427)
- 基金(178790)
- 家(153785)
- 国家(152352)
- 科学基金(132013)
- 社会(117087)
- 社会科(110927)
- 社会科学(110898)
- 省(97463)
- 基金项目(94619)
- 自然(83913)
- 教育(83739)
- 自然科(81995)
- 自然科学(81974)
- 划(80673)
- 自然科学基金(80575)
- 编号(74146)
- 资助(73350)
- 成果(60044)
- 发(56618)
- 重点(55053)
- 部(54882)
- 创(53332)
- 课题(51306)
- 创新(49183)
- 国家社会(48147)
- 业(47982)
- 教育部(47337)
- 期刊
- 济(193942)
- 经济(193942)
- 研究(118098)
- 中国(81999)
- 财(65281)
- 农(62130)
- 管理(60288)
- 学报(56815)
- 科学(54089)
- 大学(43621)
- 农业(42124)
- 教育(41443)
- 学学(40901)
- 融(40570)
- 金融(40570)
- 技术(36345)
- 业经(32969)
- 财经(31884)
- 经济研究(30037)
- 经(27514)
- 问题(25800)
- 业(25014)
- 技术经济(22344)
- 贸(22171)
- 世界(19052)
- 现代(18818)
- 商业(18753)
- 国际(18663)
- 统计(18325)
- 版(18082)
共检索到60682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冒佩华 周亚虹 黄鑫 夏正青
文章以上海市20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1998-2003年的抽样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一般泊松回归分析和面板泊松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不同的企业专利产出实证模型。与以往文献不同的是,在分析研发经费投入的同时,文章强调从事研发活动人员比例(用来反映人力资本)对企业专利授权的边际贡献。研究发现,企业R&D投入对专利产出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企业研发人员比例对专利产出同样具有显著的作用,其弹性高达2.573%。因此,文章认为研发人员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应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洪涛
本文将DEA方法应用于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用C2R模型和C2GS2模型分别对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科技资源 配置效率 DEA 工业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平芳 徐伟民
本文从动态角度运用面板数据分析中的随机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上海市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自筹的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本文认为 ,政府的科技拨款资助和税收减免这两个政策工具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自筹的R&D投入都具有积极效果 ,并且政府的拨款资助越稳定效果越好 ;政府拨款资助和税收减免互为补充 ,提高一个的强度也会增加另一个的效果 ,但这个效应以政府税收减免为主。不同来源的R&D支出和不同等级的人力资源对专利产出的影响是不同的 ,自筹的R&D支出对专利产出有着显著的正面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磊
本文利用1998-2003年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一个面板数据(PanelData)样本,研究了技术引进与R&D之间的关联机制。从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所有制类型两个层面考察,实证结果都显示从事研发活动的企业明显更倾向于引进技术;反之,企业的技术引进行为对其R&D投入规模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引进与研发活动之间有良性互动关系。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外资企业和非国有其它内资企业中,技术引进与R&D的结合提高了企业的TFP水平,不过促进作用不是很大。国有企业中,技术引进与R&D没有表现出类似的互补关系。在港澳台资企业中,两者结合的技术提升效应不是很稳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玮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能力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其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对产出的影响是反映研发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利用 Cobb- Douglas生产函数对其作实证分析 ,检验当年以及滞后几年的研发投入对企业产出产生的影响 ,分析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费用的投入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研究与开发费用 产出弹性 滞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文聪 叶阳平 李小转 廖建聪
本文基于我国2009—201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在检验政府直接补贴资助、直接税收优惠和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产出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产权、产权类型、企业规模、R&D资本存量和知识存量等变量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直接补贴资助对企业新产品产出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企业专利产出无显著影响;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新产品和专利产出均有显著促进作用;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均不显著。并且三种资助方式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在不同特征企业上呈现出一定差异。在知识产权保护越好的区域,三种资助方式对企业专利产出的促进作用都越大。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考虑企业的规模、性质、生命周期、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逐步完善以税收优惠为主、直接补贴资助为辅,多种资助方式协同的政策工具组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漆艳茹 刘云 许云 蒋海军
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综合评价结果完全基于评价指标所提供的信息,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基于二次差异驱动原理,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不同评价对象间的差异。使用该方法计算了1996—2010年我国33个工业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专利经费投入产出率,并据此进行排序。然后,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专利活动发展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通过对比两阶段的客观评价值,将我国33个工业行业划分为7大类,并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平芳 李磊
本文根据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的实际情况,借助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了技术贸易和FDI两种主要的技术引进方式的直接效应。通过对1998—2003年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一个随机样本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检验和分析,得到几点主要结论:第一,三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比内资企业高,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随FDI转移的无形技术和其较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但是三资企业内部转移的有形技术对其技术水平的提高没有显著的贡献。第二,国有企业的有形技术购买对其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都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且促进作用强烈依赖于企业的科技人力资源。第三,我们没有发现其他内资企业引进的技术对其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建平 张建华
本文以1999-2005年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样本,在对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途径细分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不同科技活动支出对其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对产品销售收入影响显著且产出弹性大;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对产品销售收入影响显著但产出弹性小;消化吸收支出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存在一定程度的负效应。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活动 自主创新 大中型工业企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夏良科
基于2000~2007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数据,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将行业间R&D溢出区分为前向和后向,使用数据包络方法计算各行业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在控制行业技术特征和所有制结构的条件下,考察了人力资本、R&D、前向和后向R&D溢出以及人力资本和R&D及R&D溢出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后,还比较了这种影响在高技术产业与低技术产业之间的异同。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傅东平 钟成林 巢文
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2006~2011年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活动效率进行了动态测度,并运用Barro的经济收敛性分析框架对东中西三大地带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的收敛性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效率大幅提升,且是依靠"追赶效应"和"移动效应"双轮驱动,其中中部地区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增长最快,东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最慢。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存在收敛现象,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收敛性现象显著,且东部地区局部收敛速度最快,但中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收敛现象不明显。提出了要抓住当前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东林 金余泉
在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背景下,为探究示范区内企业R&D效率,利用企业相关数据和DEA模型,对皖江城市带各市和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上海市相比,皖江城市带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整体效率水平较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其中只有滁州、马鞍山和池州三市DEA有效。进一步分析的结论认为,投入要素的配置和规模不合理是造成R&D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为提高效率,企业必须合理配置各项投入要素,同时加强政府引导扶持,促进产学研交流与合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万坤扬 陆文聪
本文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形式,研究高校知识溢出对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和新产品开发这两方面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1)Moran’s I指数表明大中型工业企业仅在新产品开发方面的创新具有空间相关的特性;(2)高校对企业创新的贡献取决于校企合作规模,并呈现出对企业专利层次创新的贡献显著大于对企业产品开发层次创新的贡献这样的特点;(3)邻近地区新产品开发会对本区域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产生"替代"和"挤出"的负面效应。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平芳 徐伟民
本文我们沿用Hausman,Hall和Griliches(1984)对专利产出与R&D支出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结合上海市大中型工业行业专利产出数据本身的特点,运用了较为适当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技术———零膨胀泊松回归方法,对上海市大中型工业行业专利产出的滞后机制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了两个有意义的结论:第一,对于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来说,其科技活动的内部支出与专利产出的滞后机制表现为一个2~6期的滞后结构。同时这一结构还有一个不对称的倒U形内部特征,具体表现为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的内部支出对专利产出贡献的滞后作用表现为先增后减,且增快减慢;第二,在这个滞后结构中,存在着一个对专利产出贡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剑 沈坤荣
利用最新的动态OLS面板协整向量估计法,研究了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全部企业、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的产出对研发资本的弹性,发现在规模报酬可变假设下,研发的作用不显著,而在规模报酬不变假设下,国有企业研发效率低于全部企业的平均研发效率,但三资企业的研发作用并不显著。该结论非常稳健,对研发资本折旧率不敏感。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