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473)
2022(2114)
2021(2262)
2020(1921)
2019(4626)
2018(5114)
2017(9200)
2016(5367)
2015(5868)
2014(6124)
2013(5641)
2012(5373)
2011(4764)
2010(5153)
2009(5308)
2008(5534)
2007(5014)
2006(4770)
2005(4570)
2004(4111)
作者
(14628)
(12385)
(12257)
(12041)
(7984)
(6003)
(5716)
(4816)
(4701)
(4650)
(4352)
(4222)
(4160)
(4083)
(4040)
(3797)
(3728)
(3685)
(3528)
(3513)
(3417)
(3123)
(2966)
(2917)
(2875)
(2830)
(2816)
(2746)
(2618)
(2505)
学科
(17217)
经济(17181)
管理(13064)
(11179)
(10369)
企业(10369)
(8821)
(6471)
(6093)
方法(5946)
中国(5676)
体制(5618)
(5463)
银行(5453)
(5184)
(5083)
金融(5083)
数学(4760)
(4712)
数学方法(4601)
(4279)
理论(4097)
业经(4084)
教育(3783)
(3777)
教学(3730)
(3700)
制度(3696)
税收(3577)
(3541)
机构
大学(70726)
学院(68802)
研究(26993)
(26568)
经济(25814)
中国(25220)
管理(22705)
理学(17950)
理学院(17711)
管理学(17246)
管理学院(17106)
(16548)
(16241)
科学(15882)
(14591)
(13768)
中心(13310)
(13004)
研究所(12745)
财经(11207)
(11117)
北京(11066)
银行(10690)
农业(10471)
(10382)
师范(10269)
(10182)
(10147)
(10087)
(9894)
基金
项目(37094)
研究(28263)
科学(28030)
基金(25549)
(22456)
国家(22211)
科学基金(18141)
社会(16435)
社会科(15393)
社会科学(15387)
(14083)
教育(14024)
基金项目(12698)
(12088)
编号(12063)
成果(11748)
资助(11382)
自然(11305)
自然科(11042)
自然科学(11039)
自然科学基金(10826)
课题(8979)
重点(8528)
(8434)
(8080)
(7470)
(7428)
大学(7405)
项目编号(7322)
教育部(7298)
期刊
(36728)
经济(36728)
研究(28148)
中国(20793)
(16413)
金融(16413)
教育(14171)
(13894)
(13022)
学报(11960)
管理(10081)
科学(10068)
大学(9465)
学学(8507)
农业(7285)
财经(6427)
技术(6394)
(5541)
经济研究(5205)
业经(4802)
理论(4424)
问题(4370)
农村(4167)
(4167)
(4026)
实践(3957)
(3957)
国际(3867)
(3830)
(3736)
共检索到130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在外部环境趋紧、内部增速下滑以及经济进入新常态下,银行不良贷款上升不足为奇。不良贷款上升,是前一轮我国经济扩张和信贷扩张的滞后反应,是社会资本与负债不匹配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些改革不到位的机会成本。从一定意义上看,金融资产质量的变化反映了金融与经济关系重整和周期性波动。对于不良贷款上升,既不必夸大其词、肆意渲染,也不能无动于衷、无所作为。对一些媒体危言耸听的报道,应当抱以冷静和客观的态度。尽管银行不良贷款连续数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单科举  
2017年,随着金融严监管和去杠杆的深入推进,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实体经济发展出现困难,农商行不良风险逐渐暴露。从2017年第一季度开始,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快速攀升。2018年第二季度末,农商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5380亿元,同比增长80.8%,较第一季度增长37.7%;不良贷款率为4.29%,同比提高1.48个百分点,较第一季度提高1.03个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健旋  
截至2013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92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0%,从账面数据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总资产比重不算高,甚至从全球范围来看,完全在可控范围内。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GDP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运行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阶段,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可能会出现持续攀升现象。因此,加强对不良贷款的成因识别和有效防控,对于商业银行和相关政府部门来说相当重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翠英  
当前,银行贷款风险不断聚积,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问题,仍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笔者对辖内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情况进行了调查。基本情况截至2016年12月末,晋中市农村信用社(含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27.1亿元,较年初减少2.3亿元,占比5.5%。比全市不良贷款率(3.9%)高出1.6个百分点。从不良贷款增量看,虽较年初减少2.3亿元,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清华  
贷款定价有两种不同含义 ,一笔不良贷款可能存在两次定价 :一次是不良贷款转移过程中的定价 ,另一次是不良贷款处置过程中的定价。本文着重阐明了不良贷款定价的五种方法及利弊 ,指出中介机构评估法比较可行 ,进而论述了与不良贷款定价有关的几个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翠英  
当前,银行贷款风险不断聚积,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问题,仍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笔者对辖内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情况进行了调查。基本情况截至2016年12月末,晋中市农村信用社(含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27.1亿元,较年初减少2.3亿元,占比5.5%。比全市不良贷款率(3.9%)高出1.6个百分点。从不良贷款增量看,虽较年初减少2.3亿元,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国雄  
客观分析判断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信贷资产质量,应当说资产质量是真实的,披露的不良贷款率基本准确到今年3月末,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已达1.75%,且有继续加快上升之势。与此同时,对中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真实性的质疑也不断出现,认为实际的不良贷款率应当更高。那么如何来评价当前中国银行业的信贷资产质量、如何来认识不良贷款的实与不实,笔者仅对此做一些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廷文  马宏欣  韩幸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阎永新  韩文秀  
信用风险是造成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根本原因。根治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途径有三个:银行上市建立银行内部监督机制,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完善外部监督机制,政府制定灵活的金融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宇芳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开始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使得我国开始跻身世界经济发展强国的行列中去,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行业,一直以来主要以贷款为主要经营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良贷款也随之出现。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下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桂成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过高,是由于国有企业、银行、政府三方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应着眼于体制上的改革,加快资本市场建设,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同时,当前关键的问题是控制不良贷款增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宇芳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开始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使得我国开始跻身世界经济发展强国的行列中去,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行业,一直以来主要以贷款为主要经营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良贷款也随之出现。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下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