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86)
- 2023(10863)
- 2022(9041)
- 2021(8278)
- 2020(6835)
- 2019(15210)
- 2018(15152)
- 2017(28840)
- 2016(15870)
- 2015(17878)
- 2014(18274)
- 2013(17994)
- 2012(17353)
- 2011(15971)
- 2010(16653)
- 2009(15913)
- 2008(15097)
- 2007(13865)
- 2006(12824)
- 2005(12163)
- 学科
- 济(66731)
- 经济(66654)
- 管理(40714)
- 业(40520)
- 中国(30695)
- 企(30398)
- 企业(30398)
- 融(27413)
- 金融(27406)
- 银(26406)
- 银行(26371)
- 行(25690)
- 地方(22034)
- 农(20854)
- 方法(19980)
- 制(18829)
- 财(17715)
- 数学(17145)
- 数学方法(17015)
- 业经(16275)
- 农业(13973)
- 学(13577)
- 贸(12888)
- 贸易(12870)
- 体(12643)
- 易(12450)
- 发(11765)
- 中国金融(11383)
- 地方经济(11154)
- 理论(10592)
- 机构
- 学院(228783)
- 大学(225397)
- 济(94227)
- 经济(91875)
- 研究(86851)
- 管理(77502)
- 中国(73119)
- 理学(63454)
- 理学院(62667)
- 管理学(61631)
- 管理学院(61209)
- 科学(51911)
- 京(50160)
- 财(48740)
- 所(46273)
- 农(43746)
- 研究所(41278)
- 中心(40184)
- 江(37987)
- 财经(36542)
- 农业(34120)
- 业大(33023)
- 北京(32995)
- 经(32829)
- 州(31406)
- 范(31345)
- 院(31151)
- 师范(30947)
- 经济学(29071)
- 省(28737)
- 基金
- 项目(137164)
- 科学(104581)
- 研究(103289)
- 基金(93602)
- 家(82220)
- 国家(81423)
- 科学基金(66533)
- 社会(62833)
- 社会科(59512)
- 社会科学(59499)
- 省(56485)
- 基金项目(48513)
- 划(47064)
- 教育(46683)
- 编号(43572)
- 自然(40094)
- 自然科(39070)
- 自然科学(39056)
- 资助(38971)
- 自然科学基金(38295)
- 成果(37640)
- 发(36225)
- 课题(32483)
- 重点(31666)
- 部(29287)
- 发展(29077)
- 创(28627)
- 展(28617)
- 性(27056)
- 创新(26874)
共检索到386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邹宏元 文博
金融体系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和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作者详细分析了这两种金融体系的形成原因,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探索和思考。认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应以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为导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谷亚光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受到了较大的考验。为适应国际金融形势变化,提升我国金融业整体竞争力,必须加快推进金融体系改革,重点应考虑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不良资产处置体系,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并明确其发展定位和管理机制。为确保金融改革顺利进行,应同时建立金融资产监管体系,尤其要建立健全我国金融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立金融类企业国有资本监督与管理机构,是金融体系改革的发展方向,应该重点加以完善。
关键词:
金融体系 存款保险 控股公司 监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段志明
目前,我国养老金融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银行作为养老金融的重要参与者应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补短板,加大差异化金融产品供给、优化适老金融服务,围绕重点区域、关键细分领域创新金融服务,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蜀伟
文章介绍了改革开放15年以来,我国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建设,金融管理制度建设等金融体系各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认为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1)金融机构上,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2)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体系;(3)扩大非银行金融机构;(4)推进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5)金融管理制度要科学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艺
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尤其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历史源革与发展,具体来说,我国农业金融发展主要分恢复阶段、扩展阶段、逐步完善阶段和新世纪的深化改革阶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格局。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已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系 历史源革 金融格局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龙生
法国的金融体系是按法国的经济、金融以及政治的要求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以1800年法兰西银行的建立为标志,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了。今天,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法国金融体系为不断地适应新的形势,作出新的演变。但是目前法国的金融体系仍然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下面就这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作逐一介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磊 邵兴宇 王宇
各国金融机构特征及金融体系发展路径有着显著差异,看清这些差异并探究其主要决定因素有助于理解中国近30年来金融发展路径背后的逻辑并为今后的金融制度设计提供参考。纵观历史,一个高效的金融结构必然是金融演进客观规律在特定经济发展阶段下的适应性选择,各国金融结构的差异也普遍来自于其不同发展阶段及经济特征。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金融资产负债表存量角度分析了中国与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结构特征,并总结出这些经济体的共性与差异及其背后的决定因素。具体来说:第一,总体视角看,各国金融体系普遍呈现规模增大、多元化、关联化的趋势,尽管中国金融结构仍以银行为主导,但复杂性同样大幅提高;第二,部门视角看,各国金融资产与负债结构存在巨大差别,中国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是所有比较样本中唯一政府净金融资产为正的国家,反映了特有的所有制结构及政府职能;第三,工具视角看,中国金融部门对非金融企业股权融资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而债券工具则过度集中于金融部门。中国金融结构仍需要进一步强化工具和组织的多样性,同时缩短金融资源最终使用者与最终供给者的距离,抑制金融体系内部过度关联的倾向,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的能力。
关键词:
金融结构 金融资产负债表 大国比较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徐传谌 刘振强
我国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逐渐成为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同时也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从现行的法律法规来看,非正规的金融组织未经政府批准或未被纳入金融监管进行规制,因此被贬称为"地下金融"或"草根金融"而蒙上了非法的阴影。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些非正规金融组织却不同程度上顺应了我国私营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其生存的土壤,因此,其存在是否合理是值得探讨的。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信用机制 交易成本 金融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蕾 曹玉昆 陈锐
随着能源问题和经济发展、环境的矛盾日益激化,低碳经济已成为人类社会未来寻求环境、能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碳金融体系的大力支持。构建我国碳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力图通过分析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碳金融体系 碳交易 碳金融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鹤祥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十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多层次的普惠金融供给体系基本形成,弱势群体金融服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明显提高,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新生力量。然而,金融排斥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十三五"期间,建议加强普惠金融发展顶层设计;构建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理权
金融体系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提出了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架,论述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基本格局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指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方向及思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树青
对微型金融机构的专业化评级是最近十几年来的新兴事物。国际经验表明,我国新型小微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对其进行评级的有效体制和机制。微型金融机构评级对于我国小微金融机构发展,特别是潜在的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中的独立外部评级具有独特作用。同时,评级数据库的建立是有效评级的基本核心问题,必须加强数据库建设。
关键词:
微型金融机构 小额贷款公司 专业评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钰新
法与金融的研究作为现代金融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 ,近年已取得较大的发展。在对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进展进行简述的基础上 ,对其两个主要观点分别加以探讨。首先 ,其投资者保护这一核心概念因为忽略了外部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对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激励 ,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通过法律对合约的维护来实现对投资者的保护。其次 ,在法系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上 ,无论是基于司法体系本身还是基于法系起源的政治经济分析都忽视了政府管制对法律体系的补充作用。最后 ,针对处于转轨中的发展中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管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法与金融 投资者保护 法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