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6)
- 2023(14393)
- 2022(12175)
- 2021(11422)
- 2020(9480)
- 2019(22297)
- 2018(22019)
- 2017(41516)
- 2016(22426)
- 2015(25846)
- 2014(25989)
- 2013(26064)
- 2012(24645)
- 2011(22677)
- 2010(23133)
- 2009(21431)
- 2008(21352)
- 2007(19203)
- 2006(16958)
- 2005(15719)
- 学科
- 济(106870)
- 经济(106775)
- 管理(57423)
- 业(57040)
- 方法(44883)
- 企(42981)
- 企业(42981)
- 数学(40292)
- 数学方法(39679)
- 中国(32831)
- 农(32040)
- 地方(25563)
- 业经(22970)
- 财(22604)
- 农业(21421)
- 贸(21047)
- 贸易(21030)
- 易(20411)
- 制(19785)
- 学(19749)
- 银(17036)
- 银行(17008)
- 行(16478)
- 融(16439)
- 金融(16436)
- 发(15954)
- 环境(14778)
- 和(14688)
- 理论(14372)
- 技术(13827)
- 机构
- 学院(331283)
- 大学(330715)
- 济(143450)
- 经济(140405)
- 管理(122623)
- 研究(121730)
- 理学(104249)
- 理学院(102965)
- 管理学(101029)
- 管理学院(100395)
- 中国(93590)
- 科学(73269)
- 京(72630)
- 财(63831)
- 所(63215)
- 农(58848)
- 研究所(57129)
- 中心(55161)
- 江(50864)
- 财经(49696)
- 业大(48064)
- 北京(47170)
- 农业(45823)
- 范(45278)
- 经(45057)
- 师范(44846)
- 经济学(44779)
- 院(43156)
- 州(40547)
- 经济学院(40272)
- 基金
- 项目(212832)
- 科学(166687)
- 研究(155881)
- 基金(153342)
- 家(133988)
- 国家(132901)
- 科学基金(112442)
- 社会(99018)
- 社会科(93840)
- 社会科学(93815)
- 省(82610)
- 基金项目(79361)
- 教育(71866)
- 自然(70748)
- 划(70122)
- 自然科(69151)
- 自然科学(69127)
- 自然科学基金(67884)
- 资助(64672)
- 编号(63111)
- 成果(52397)
- 发(50714)
- 重点(48554)
- 部(47629)
- 课题(45061)
- 创(43711)
- 国家社会(41444)
- 创新(40975)
- 发展(40823)
- 教育部(40540)
- 期刊
- 济(165668)
- 经济(165668)
- 研究(101938)
- 中国(74469)
- 农(56163)
- 学报(51740)
- 科学(48578)
- 财(48035)
- 管理(45600)
- 大学(39132)
- 农业(38551)
- 教育(38500)
- 学学(36631)
- 融(33028)
- 金融(33028)
- 技术(30264)
- 经济研究(27519)
- 业经(27099)
- 财经(24612)
- 问题(21527)
- 经(21274)
- 业(20979)
- 贸(18580)
- 统计(18371)
- 技术经济(17458)
- 世界(16987)
- 国际(16498)
- 策(16276)
- 版(15958)
- 图书(15784)
共检索到514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琳琳 胡鞍钢
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一次疾病模式的转变 ,其重要标志是非传染病取代传染病成为致病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以及平均死亡年龄的逐步上升。中国在疾病模式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完全的疾病模式转变” ,这突出表现在城乡疾病模式的差异上。现在 ,中国城市人口已基本完成疾病模式的转变 ,但大部分农村人口依然处在传统疾病模式阶段 ,这正是城乡之间社会发展不平等的一个重要表现。本文对城乡疾病模式的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探讨了差距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市场化改革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 ,削弱了国家再分配的能力 ,并导致城乡居民在收入、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上存在较大差距。而促进城乡公平的卫生发展最终要靠政府的“良治”:政府应该...
关键词:
疾病模式 公平 良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钟茂初 闫文娟
随着地区发展差距的扩大、环境问题的日益深化,地区间的环境不公平问题也应加以重视。本文基于环境不公平是经济不公平的转化延伸的逻辑,采用回归方程的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1999-2008年间中国省际间环境负担不公平的状况与成因。环境负担函数(以废水排放为案例)的实证结果为:地区间环境负担的不公平,主要是由居民人均收入和废水治理投资这两个指标所衡量的发展差距引致。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主张:在缩小地区间环境负担不公平的政策中,要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
关键词:
发展差距 环境负担 环境公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永伟 陈双双
本文基于收入分配的责任敏感性分析原理,分解城镇居民的公平与不公平收入。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实证发现,1995—2007年,公平的基尼系数从0.067上升为0.133,不公平的广义基尼系数从0.141上升到0.176。收入差距扩大主要是由于公平的收入差距上升,并且这主要是由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回报上升所致。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劳动者获得了不公平的低收入,他们集中在收入分布的中低阶层。地区是影响分配不公的主要因素,行业是导致分配不公上升最快的因素。平均来看,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获得的不公平收入最高,其中有20%的收入属于不公平的高收入。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公平 不公平 责任敏感性分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宋善文
在现代化过程中,我国出现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要注意区分引起收入差距的原因。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践中被认可的,是相对公平的分配方式。不公平、不合理的分配方式包括:由腐败引起的收入差距、由垄断引起的收入差距、因二元经济结构引起的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因教因病返贫引起的收入差距、因税收体制不健全及政策偏差导致的收入差距。不公平的收入差距只能伤害"科学发展",切不可让它持续泛滥。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原因 公平 不公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韬
1.收入分配制度的顶层设计难以落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仅需要顶层设计,而且必须有定量化的调节目标、明确的任务以及相关的制度安排,否则改革难以落到实处。一方面,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缺乏定量化的调节目标。譬如调整国家、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劳动报酬总量与GDP增长相协调等,必须有数量关系的描述以便于进行量化分解,然后用措施与责任保证定量目标的实现。"十二五"规划初年(2011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郑国栋
自称遵守非歧视性原则的WTO机制对发展中国家其实不公平。不公平在于其原则的基础忽视世界贸易被发达国家垄断的事实 ,其决策机制更容易受发达国家的影响 ,争端解决机制处理案件耗时长、花费大 ,协议规则更利于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 ,致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公平地位。
关键词:
WTO机制 发展中国家 公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明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但同时,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呈现出逐渐扩大的态势。基于"预算约束下效用最大化"理论,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构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模型,以便厘清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文章利用中国31个省区市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并加以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文章最后有针对性地给出了三条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兴柱,雷海潮,卞鹰
研究表明,在自然发展情况下,慢性病及其治疗费用将有较大增长,患病率将由1993年的152‰增加到2030年的656‰;慢性病治疗费用将由1994年的418亿元增加到2030年的148947亿元;卫生费用占GDP的百分比将由1994年的3.2%增加到203O年的24%。如果加强慢性病的社区预防,卫生费用占GDP的百分比可控制在2030年的13%;如果加强社区医疗,这一百分比可控制在15%左右;如果双管齐下,这一百分比可控制在8.8%左右。本研究提出了加强城市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建议,并提出了加强组织建设,实行投资倾斜和进行需求输导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
慢性疾病 卫生费用 资源配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明华 张边秀 李倩 王哲
运用熵权法测度2006—2019年我国民生发展的城乡差距水平,借助传统和空间Kernel密度估计方法探究民生发展城乡差距的动态演进特征,并从结构视角揭示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全国及四大区域民生发展的城乡差距水平呈下降趋势,表征为“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全国及东西部地区民生发展的城乡差距水平分别呈“多极—单极”与“多极—两极”分化的演进轨迹,中部和东北地区则呈两极分化趋势。除东部地区民生发展的城乡差距水平表现出“俱乐部趋同”外,其他地区均呈“向下转移”趋势。全国及东西部地区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结构视角下,全国及东北地区民生发展城乡差距水平的极化趋势由人民生活差距决定,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则分别由生态建设差距和社会发展差距决定;人民生活差距是全国民生发展城乡差距水平转移的主要成因,而各区域长期转移的形成机制存在明显的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勖 许超
文章采用固定效应惩罚分位数回归的估计方法,选取1997—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就业公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就业保护水平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向效应",稳定就业占比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存在"负向效应";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U型趋势,稳定就业占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则逐渐下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韬
由于当前制度不健全与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中国的行业、城乡和区域收入不公平日益加剧,中国正在为收入不公平付出社会代价。只有通过超越现有收入分配政策和制度框架的顶层设计,进行增量改革,并保障财富分配制度改革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同步推进,才能破解中国收入不公平的"怪圈",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收入 不公平 既得利益集团 顶层设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利琼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在我国目前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状况下,需要对我国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以扼制现实中不公平现象的进一步蔓延。文章从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三方面分析了我国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并从教育政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内容、教育腐败四个角度探讨了我国教育不公平的原因。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起点 教育过程 教育结果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佐藤孝弘
教育不公平现象在日本社会比较严重,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可以分为机会的不平等和实际的不平等,而日本的教育不公平主要是由于经济不平等导致的实际的不平等造成的。现在中国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与日本的情况非常相似,因此,为了防止类似于日本情况的产生,中国要关注以上的两种不平等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任何一个都不能忽略。
关键词:
教育不公平 机会平等 实际平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刘玉娟 刘在花
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存在不公平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在法律法规方面,残疾人教育法律法规不完备、执法不到位,导致残疾儿童受教育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2)在经费方面,残疾儿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并且残疾儿童教育教师薪酬水平比普通儿童教育教师低;(3)在教育管理方面,不仅残疾儿童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而且残疾儿童教育督导不力;(4)在社会、文化方面,社会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传统文化对残疾人的偏见也对残疾儿童教育存在着消极影响。
关键词:
残疾儿童 教育公平 原因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莉芬 黄季焜
本文将中国城乡发展规模按用地特征分为乡村、小城镇和城市三种模式,分析了1989~2000年中国不同地区城乡发展用地扩张的特征。研究表明,乡村模式用地在建设用地总量中约占70%,但城镇模式用地扩张速度快于乡村模式,而且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增长促进了各地区城市模式用地比例的提高和乡村模式用地比例的减少;随时间变化的因素在不同地区对不同模式的影响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别。由于城市人均占用土地面积明显低于乡村人均占用土地面积,经济发展导致的城市模式用地扩张或乡村模式用地缩减对保护耕地还能起到正面作用,因此,不必太担心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流失。
关键词:
城镇化 用地模式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