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0)
2023(9856)
2022(7988)
2021(7485)
2020(6060)
2019(13791)
2018(13210)
2017(25880)
2016(13577)
2015(15203)
2014(15160)
2013(14754)
2012(13892)
2011(12360)
2010(12937)
2009(12187)
2008(11544)
2007(10780)
2006(9984)
2005(9129)
作者
(35668)
(29439)
(28919)
(27930)
(19023)
(13866)
(13610)
(11544)
(11096)
(11026)
(10041)
(9858)
(9472)
(9356)
(9345)
(9265)
(8637)
(8628)
(8534)
(8262)
(7508)
(7285)
(6871)
(6858)
(6857)
(6843)
(6630)
(6598)
(5932)
(5827)
学科
(48791)
经济(48745)
管理(35738)
(34216)
(33873)
银行(33728)
(32169)
(30681)
金融(30681)
(27550)
企业(27550)
中国(24034)
(20361)
方法(17460)
(15825)
(15567)
数学(15142)
数学方法(14934)
地方(14129)
(12580)
制度(12575)
业经(12477)
(12445)
贸易(12429)
(12188)
业务(12006)
中国金融(11902)
银行制(10394)
农业(10263)
(10133)
机构
学院(177363)
大学(174713)
(78468)
经济(76462)
管理(65482)
中国(62102)
研究(61963)
理学(53405)
理学院(52871)
管理学(52176)
管理学院(51827)
(41723)
(36986)
(33645)
中心(32954)
银行(32383)
科学(31575)
财经(31109)
(30193)
(29512)
(29043)
(28217)
(26242)
研究所(25876)
金融(25786)
(24702)
经济学(24665)
(24395)
北京(24198)
人民(23477)
基金
项目(106154)
研究(85603)
科学(83271)
基金(75063)
(62410)
国家(61805)
科学基金(53441)
社会(53416)
社会科(50798)
社会科学(50790)
(41115)
教育(39374)
基金项目(37967)
编号(36626)
(34314)
资助(31772)
成果(31488)
自然(31259)
自然科(30484)
自然科学(30479)
自然科学基金(29926)
课题(26434)
(24499)
重点(24174)
(23733)
(23358)
(22605)
(22553)
项目编号(22515)
国家社会(21639)
期刊
(91925)
经济(91925)
研究(65010)
(51176)
金融(51176)
中国(42432)
(31001)
管理(25279)
教育(23748)
(23721)
科学(18931)
学报(18809)
大学(15838)
技术(15788)
财经(15500)
经济研究(15124)
学学(14449)
业经(14388)
农业(14213)
国际(14034)
(13275)
(12188)
理论(11366)
问题(11345)
实践(10440)
(10440)
(9562)
论坛(9562)
世界(9105)
图书(8702)
共检索到309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傅晓云  
上海金融景气指数由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交通银行发起编制和发布,是首个反映上海金融业各方面的综合型指数。本文从上海金融景气指数这个独特的视角,剖析上海金融业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现状,深入分析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银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并给出了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下银行业转型发展的相关建议,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浩余  
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环节建设,对于提升上海金融中心的整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国际金融中心的指标评估与分析得到的结论证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目前正处于由国内中心金融到区域(APEC)金融中心转变的阶段。上海的区位优势明显,但是金融集聚优势不明显,制度与政策的限制重重,导致国内金融机构缺乏国际竞争力,金融业务创新原动力不足。若不在这个关键环节着力改善,将阻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进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定核  
一、发展上海金融市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大意义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否认价值规律,排斥市场的调配作用。物资统一分配,产品统购统销,财政统收统支,银行信贷资金按计划保证供应。在这种体制下,金融业得不到发展,银行起作用的范围极其狭小,当然根本不可能也不需要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融资活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纯福  
银行总部是金融中心的标志。金融市场与银行总部互为条件,银行总部圈的层级决定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能量。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率先成立以及大型商业银行营运机构在上海的逐步集聚,为发展银行总部圈奠定了必要基础。比较若干模式,交易、创新型功能总部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以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在上海设立功能型总部为突破,形成中外资银行共同参与合作竞争的高层级银行总部圈,增强对长三角周边地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并走向综合化、国际化,这是积极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路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欣欣  储伟  
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上海金融市场的资源聚集和辐射效应持续增强,各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度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市场内在运行机制和外在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多种金融市场风险也开始逐步集聚和暴露。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构建市场风险管理机制,在金融市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中,随着风险来源的增多和叠加、风险破坏力的集中释放以及转化为金融危机概率的提升,目前可控、潜在的市场风险就有可能发生趋势性转变。本文以研究上海金融市场风险为出发点,在深入分析当前潜在市场风险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机制的初步设想。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韩汉君   王玉  
打造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金融强国之“强”,既是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之“强”,也体现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之“强”。以此为导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始终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利用上海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基础,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发展中,为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积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推动离岸金融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循序渐进加强离岸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强化金融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开发和跨境互联互通建设,以此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并向更高能级的国际金融中心迈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课题组  
良好的金融生态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通过对上海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以及上海金融资源集聚程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具有相对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适合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但是与世界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上海又具有明显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金融体系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市场不成熟、金融文化缺失、金融及相关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有强大的经济总量、健全的法律信用制度、发达的配套专业服务等基础环境,以便利金融机构的生存,促进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集聚。 改善金融生态.一方面要完善金融业自身的经营和运作机制,强化市场约束,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调动各方力量,努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兰华  
目前,全球各大国际金融中心如美国纽约和芝加哥、英国伦敦、新加坡、澳大利亚悉尼等都把电力金融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与壮大的重要支点,开展并壮大电力金融及产品衍生品业务,取得了良好成效和可供借鉴的经验。上海要建成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理应有电力金融的一席之地,不应缺少电力金融这一环。然而,目前关于电力金融的市场研究,国内几乎属于空白。因此在总结各国电力金融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东风,尽快谋划上海电力金融市场建设,探索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适应的电力金融市场发展模式,研发满足电力市场多样化需求的期货、期权与远期合约等电力金融产品,搭建规范运行与防控风险的制度框架就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俊  
本文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全球金融格局产生后续影响的大背景下,就如何规避风险,抓住机遇,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豫  
本文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当把握的若干重点,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现人民币基本国际化的主要标志和战略措施,提出了近期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曾康霖  
当代国际竞争主要是金融竞争,金融竞争主要不是机构之间的竞争,而是城市之间的竞争。因此把上海建设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本文在研究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衡量标准后,探讨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以及制度建设问题,并指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要重视发挥外资金融机构的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小亚  张晨  张智楠  
2019年,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再度提出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2009年4月,国务院正式提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可见,十年来,形势在变,任务在变,但初心不变。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哪些战略安排和重点突破?这是在动荡而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统研处课题组  王欣欣  马强  周智立  张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