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3)
2023(1912)
2022(1643)
2021(1625)
2020(1297)
2019(2732)
2018(2670)
2017(4736)
2016(2655)
2015(2855)
2014(2833)
2013(2786)
2012(2673)
2011(2524)
2010(2554)
2009(2481)
2008(2461)
2007(2085)
2006(1928)
2005(1943)
作者
(7977)
(6673)
(6670)
(6460)
(4357)
(3269)
(3100)
(2638)
(2482)
(2360)
(2337)
(2285)
(2265)
(2249)
(2102)
(2095)
(2074)
(1939)
(1900)
(1885)
(1846)
(1632)
(1618)
(1542)
(1541)
(1479)
(1438)
(1422)
(1406)
(1352)
学科
(10965)
经济(10953)
(7293)
管理(4739)
(4268)
(3459)
企业(3459)
地方(3243)
中国(3219)
理论(3017)
(2791)
方法(2773)
经济学(2604)
教育(2492)
业经(2392)
数学(1986)
数学方法(1929)
农业(1846)
(1758)
(1722)
地方经济(1721)
(1658)
(1555)
贸易(1552)
(1466)
图书(1442)
(1419)
书馆(1394)
图书馆(1394)
(1389)
机构
大学(39704)
学院(37385)
研究(15369)
(12960)
经济(12631)
管理(11508)
中国(10776)
科学(10254)
理学(9254)
理学院(9084)
管理学(8887)
(8870)
管理学院(8804)
(8263)
研究所(7611)
(7405)
(6885)
师范(6795)
(6561)
中心(6486)
(5920)
农业(5895)
师范大学(5707)
业大(5676)
北京(5501)
(5217)
(5101)
(4688)
教育(4527)
经济学(4503)
基金
项目(23246)
科学(17439)
研究(16545)
基金(15902)
(14407)
国家(14265)
科学基金(11388)
社会(10099)
社会科(9428)
社会科学(9426)
(9097)
基金项目(8049)
(7959)
教育(7834)
自然(7213)
自然科(7021)
自然科学(7019)
自然科学基金(6885)
编号(6832)
成果(6489)
资助(6214)
重点(5594)
(5000)
课题(4990)
(4826)
(4653)
计划(4450)
创新(4376)
科研(4308)
大学(4295)
期刊
(17079)
经济(17079)
研究(12194)
中国(9857)
学报(9013)
教育(6891)
(6880)
科学(6681)
大学(6237)
学学(5539)
(4973)
管理(4718)
图书(4593)
农业(4583)
书馆(3537)
图书馆(3537)
技术(2911)
(2777)
(2715)
金融(2715)
(2696)
经济研究(2663)
财经(2583)
业大(2365)
(2323)
业经(2192)
问题(2022)
情报(1926)
社会(1918)
农业大学(1886)
共检索到63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红红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作为我国官修史志目录学著作中的三座里程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的学术流变。通过考察三部目录学著作对道家文献尤其是《庄子》相关文献的收录情况,我们可以对《庄子》在古代较为复杂的传播与接受历程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熊静  张慧丽  
19世纪末西方目录学思想开始传入我国,1950年代以前西方目录学思想在我国的传播经历三个阶段。1920-1930年代前后对西方目录学著作的译介达到顶峰,公开发表的目录学译作40余篇(部),主题涵盖目录学方方面面,在目录学基础理论、分类与编目法方面出现了一批深远影响的作品。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王少帅  
从"宏观建构,理论言说"的著述理念、"结构谨严,定位准确"的学术理性、"史论结合,真知灼见"的论证方式等三个方面分析评述傅荣贤教授《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一书的突出优点。该书在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的基础上,审察中西目录学之异同,继而揭示出我国古代目录学的核心价值,建构起较为完善的古代目录学理论,并指明了中西目录学有机结合的发展方向。但该书对中西目录学有机结合的具体操作论述稍显不足。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林霞  
本文通过对佛经目录发展的概述,阐述了佛经目录的目录学思想及其在我国目录学史上的成就,以求能与同行进行这方面的探讨,以推动我国佛经目录研究的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傅荣贤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以及学科范属等不同层面,论证了传统目录学的核心理论就是清人章学诚提出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傅荣贤  
反省了对传统目录学的一般理解,提出传统目录学是意义内涵表达趋前,知性分析滞后的学术标准与追求。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心裁  
探讨了中国目录学传统的意义 ,从目录学方法、书目范式、理论传统、方法论、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目录学传统 ,提出了中国目录学传统在现代的命运。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温庆新  王婧之  
目录学作为一种体现历代政教意图的文化传统,是历代知识群体介入文献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物。通过研究目录学知识,历代知识群体对社会发展的规律、文献生产与流传的价值导向,均能够产生一种接触刺激后的批判性反应。因此,学界开展涵盖知识“语义化”与“语用化”特性的传统目录学研究,须充分强调知识生产、消费时感性认识与理性接受相结合的文化维度,亦应细究其被社会认识时的精神价值及社会境界,建立本土化的目录学研究体系。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立贵  程兴爱  
从搜集文献和整理文献两个层面,论述了孔子在中国古代藏书与文献目录学方面的成就。认为孔子是个藏书家与文献目录学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罗德运  
《目录学教程》被教育部列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该书具有如下特点: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资料翔实、论述详备,内容观点与时俱进,吸收了近年最新研究成果。参考文献4。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锰  郑建明  
当代目录学的发展面临着古典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思想在当代如何发展,目录学理论与实践如何齐头并进,相得益彰的问题。中国目录学研究至今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当代目录学理论体系。该文首先对目录概念的古今和东西方差异进行了分析,接着从目录学发展的阶段性、中西方目录学的比较和目录学发展的致用性本质三个方面探讨了目录学在当代发展的问题。最后指出目录学技术化和知识化的趋势明显,在此背景下,当代目录学的理论体系也要重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新才  
目录学传统在当代的发展与演变,体现了目录学的发展方向。本文分别从文献的整理与控制、读书治学工具与阅读指导等三个方面探讨了目录学的科学化、古典化和大众化发展趋势。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思贤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出于史官的职责和自身的学术理想而对先秦图书进行了校勘整理。受其学术理想的限制,校书并没有为后世留下目录学专著。而作为校书的成果,《史记》则展现了司马氏父子的处理文献的方法、图书分类的标准和学术溯源精神,而这些又被刘向、让歆父子继承,奠定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基础。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斐章  
目录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广泛实用价值的学科。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因素紧密相联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目录学的繁荣,而目录学的发展又反过来为政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雪雁  
《庄子·内篇》名篇方式非常独特,三字题突破了线性结构的意义稳定性,实现了立体结构的意义流变性。断读方式的多样性与意义侧重点的多变性显现了意义结构的立体性和多层性。《庄子》解读因此歧见纷呈,然而歧见并不意味言说的矛盾,反而昭示意义自身的多重性。歧见以多层意见叠加的方式指向《庄子》本义。《庄子·内篇》这种独特的结构和意义关系,正是《庄子》特有的"卮言"式言说方式的体现,也是庄子语用观的实践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