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8)
- 2023(15186)
- 2022(12959)
- 2021(12276)
- 2020(10689)
- 2019(24743)
- 2018(24948)
- 2017(47043)
- 2016(25997)
- 2015(29594)
- 2014(29650)
- 2013(28732)
- 2012(26352)
- 2011(23856)
- 2010(23727)
- 2009(22250)
- 2008(22235)
- 2007(19455)
- 2006(16979)
- 2005(15291)
- 学科
- 济(101020)
- 经济(100886)
- 管理(75511)
- 业(70180)
- 企(59479)
- 企业(59479)
- 方法(47214)
- 数学(41702)
- 数学方法(41141)
- 财(30942)
- 农(26999)
- 中国(26838)
- 制(25150)
- 学(22805)
- 业经(21817)
- 地方(18844)
- 务(18444)
- 财务(18388)
- 财务管理(18338)
- 贸(17715)
- 贸易(17705)
- 企业财务(17421)
- 农业(17398)
- 体(17242)
- 易(17163)
- 银(16761)
- 银行(16724)
- 理论(16597)
- 行(15902)
- 融(15718)
- 机构
- 大学(365370)
- 学院(359124)
- 济(143750)
- 经济(140587)
- 管理(137826)
- 研究(121217)
- 理学(118681)
- 理学院(117277)
- 管理学(114958)
- 管理学院(114286)
- 中国(92516)
- 京(76926)
- 科学(74791)
- 财(71476)
- 农(61112)
- 所(61092)
- 中心(57094)
- 江(55977)
- 财经(55757)
- 研究所(55354)
- 业大(54619)
- 经(50539)
- 范(48489)
- 北京(48124)
- 师范(47993)
- 农业(47878)
- 院(44557)
- 经济学(44170)
- 州(43351)
- 财经大学(41388)
- 基金
- 项目(242109)
- 科学(191164)
- 基金(176457)
- 研究(174864)
- 家(154818)
- 国家(153563)
- 科学基金(131590)
- 社会(110504)
- 社会科(104616)
- 社会科学(104586)
- 省(94228)
- 基金项目(93629)
- 自然(86746)
- 自然科(84711)
- 自然科学(84685)
- 自然科学基金(83183)
- 教育(83076)
- 划(80706)
- 资助(71945)
- 编号(70631)
- 成果(58212)
- 重点(55491)
- 部(54584)
- 发(50590)
- 创(50527)
- 课题(49687)
- 创新(47212)
- 科研(47141)
- 大学(47115)
- 教育部(46789)
- 期刊
- 济(155822)
- 经济(155822)
- 研究(107676)
- 中国(77315)
- 学报(58235)
- 财(58069)
- 农(53788)
- 科学(53774)
- 管理(50700)
- 教育(45706)
- 大学(45249)
- 学学(41623)
- 农业(35514)
- 融(32419)
- 金融(32419)
- 技术(31409)
- 财经(27919)
- 业经(24684)
- 经济研究(24417)
- 经(23946)
- 问题(20660)
- 业(19578)
- 版(17905)
- 统计(17097)
- 资源(16743)
- 技术经济(16628)
- 理论(16542)
- 科技(16231)
- 贸(16219)
- 策(16122)
共检索到540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柯小兵 何高潮
研究目的:分析地方政府和被征地农民、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政府和上级政府间在土地征收上的三层博弈关系,探讨土地征收博弈过程中农民、地方政府、上级政府间的利益关系及由此产生的行为选择以及几者能否取得多赢的可能性,为中国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方向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图示法和演绎法。研究结果:中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存在诸多弊端,使博弈主体在各自行为上非理性选择。研究结论:中国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应该使得地方政府违法征地得到的好处变少;地方政府依法征地得到的好处变大;违法征地引起冲突的惩罚成本于地方政府变大,于农民变少;合法征地因被征地农民抵制引发强制执行的成本于政府变少,于农民变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红娟
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发展困境、现状、需求等问题法律层面的讨论,结合当前土地征收试点分析,提出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界定土地征收的范围和补偿标准;采用土地整理加强征地统筹安排,提高用地审批效率;创新金融机构服务内容及配套措施,对接失地农民价值交换;出台和完善征地法律制度体系规范,保障失地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和深化土地征收改革等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红波 赵俊三
研究目的:剖析征地制度改革研究静态分析的缺陷,厘清征地制度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理解和把握征地制度改革的动力和演绎路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收益—成本法,关系演绎图解法。研究结果:征地制度改革要得以推进,改革所产生的收益—成本要具体化为参与方利益集团的收益与成本之比较。研究结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被征地农民三方各自追求效用收益极大、成本极小的互为因果的博弈行动驱动着征地制度改革的演进,演进方向应是创建Pareto改进的非零和博弈的规则。而参与改革三方的多阶段重复博弈决定了征地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动态发现过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彬 张文主 张占录
土地利用存在着外部性,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农地资源的大量占用,特别是耕地的非农化,则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基于"庇古税"的传统理论主张通过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的方式来完善现行土地征收制度。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外部性和产权理论来分析征地补贴政策,指出其存在的制度性缺陷。提出赋予农民土地发展权,借助市场机制,通过农民和企业间的产权交易,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帕累托改进,从而协调耕地保护、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社会总体福利水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彬 张文主 张占录
土地利用存在着外部性,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农地资源的大量占用,特别是耕地的非农化,则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基于"庇古税"的传统理论主张通过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的方式来完善现行土地征收制度。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外部性和产权理论来分析征地补贴政策,指出其存在的制度性缺陷。提出赋予农民土地发展权,借助市场机制,通过农民和企业间的产权交易,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帕累托改进,从而协调耕地保护、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社会总体福利水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彬 张文主 张占录
土地利用存在着外部性,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农地资源的大量占用,特别是耕地的非农化,则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基于"庇古税"的传统理论主张通过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的方式来完善现行土地征收制度。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外部性和产权理论来分析征地补贴政策,指出其存在的制度性缺陷。提出赋予农民土地发展权,借助市场机制,通过农民和企业间的产权交易,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帕累托改进,从而协调耕地保护、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社会总体福利水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靖瑶 吴克宁 李晨曦
河北省定州市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33个试点地区之一,从2015年开始,重点对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改革作了大胆探索,为进一步坚持深化改革提供了实践经验。试点实践与初步成效确定公益范围与征地目录,缩小征地范围。定州市以此次试点改革为契机,在缩小征地范围方面,提出了公益性用地的界定原则、方法和范围。基于试点工作要求,制定了《公共利益用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斯亮
作为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的三条关键路径,缩小征地范围、增加征地补偿和规范征地程序,因与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改革目标相契合,而具有天然的正当性。然而,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显著依赖以土地征收为基础的土地财政,以及农村集体及其成员对土地征收亦存在有条件的隐性依赖的情况下,三条路径之间的自洽性不足,导致征地制度改革在地方层面的推进面临“三元悖论”的冲击:同时缩小征地范围和增加征地补偿,程序失范的可能性会上升;同时缩小征地范围和规范征地程序,增加补偿的积极性被扼制;同时增加征地补偿和规范征地程序,缩小范围的主动性难产生。由此,相互排挤的三条路径有可能转变为地方政府土地征收实践的硬约束,诱发新的异化行为。只有科学定位土地征收在新时代城乡发展中的功能,系统审视蕴含于征地制度运行中的中央与地方、行政与市场、国家与社会三对关系,通过合理调节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征地中的权责分配,灵活运用市场手段倒逼激励相关主体参与改革,以及有效提升广大农民在征地治理中的主体性地位,才有可能破解该悖论,避免征地制度改革陷入僵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靳相木
本文基于"尊重农民的土地物权"优先于"让利于农民"的价值取向选择,对征地制度改革的主流思路进行了解析和批评。中国现行征地制度基本架构的最大缺陷是它没有与城乡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建设的成果相衔接,学界的主流思路没能切中这一要害。未来征地制度改革政策设计的着眼点将实现从"让利于农民"到"尊重农民的土地物权"的转变,改革重点也将从"提高补偿安置水平"转换到"区分征收和征用"上来。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内部构造上是一种准公共权力,中国的征地制度改革设计不能照搬国外的公益性目的说。以集体土地所有权为标的的土地征收是一种拟制的征收,以土地用益物权为标的的土地征用反而不逊于实质的典型征收。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土地征用 公益性目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丁成日
研究目的:探索征地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方向。研究方法:通过探索征地补偿与农地土地价格的关系,试图回答征地补偿标准高低的问题。对征地补偿制度进行经济分析,结合理论和国际经验探索征地补偿制度改革,提出改革建议。研究结论:(1)《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不一定低于农地的土地价格,特别是在人均耕地面积占有量少的区域和当采用高限的土地补偿倍数和安置补助倍数时;(2)在"一对一"式的征地框架下,单纯提高补偿金难以平息征地中可能产生的种种争议和冲突;(3)"零星式"征地不利于为失地农民提供长期稳定的社会保障;(4)由于土地价值及其增值是由社会和国家(政府)带来的,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土地价值的归...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伟
当前,征地矛盾成为我国社会问题的重要诱因,征地补偿成为引发征地矛盾的首要问题。不断深化征地补偿制度改革,是实现满足城镇化用地需求、保障被征地农民正当权益、保护农业用地安全的关键,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要求。一、土地征收是农地转用的前提农村土地城市转用制度是一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永湘 杨继瑞 杨明洪
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是农民集体放弃其法律上所拥有的土地所有权时形成的单位面积土地价格,在我国现实地表现为征地费,并以"农转非"作为其补充形式。征地制度改革应以公平合理的交易价格来取代这种隐形的、不等价的补偿方式。在"涨价归公"的前提下,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应充分反映农村土地资本和预期收益,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征用 价格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明月 江华
在对退耕还林、征地制度设计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以退耕还林制度设计为参照,对涉及征地补偿标准和方式、地方政府收益、农地产权转移、农民意愿表达等方面的征地制度改革提出了构想。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征地制度 比较 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平 徐孝白
本文分析了有关土地征用的三个关键问题 :公共用途、补偿和程序 ①。分析中讨论了国际经验和中国的方法 ,并提出了征地制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土地征用 目的 补偿 程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因为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位置不可移动,农地经过征收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可以产生巨大级差收益。征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如何分配经过征地产生的土地级差收益。本质上讲,城市建设用地级差收益来自经济发展,如何分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土地级差收益,是关系到中国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根本问题。文章讨论了土地级差收益的性质和土地利益分配的原则。文章认为,当前中国土地征收制度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基本制度安排,这一制度大体合理。完善而非改变当前征地制度,应是征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征地制度 征地补偿 农民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