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4)
- 2023(6471)
- 2022(5516)
- 2021(5099)
- 2020(4273)
- 2019(9347)
- 2018(9408)
- 2017(18796)
- 2016(10035)
- 2015(11250)
- 2014(11003)
- 2013(10991)
- 2012(10456)
- 2011(9685)
- 2010(9794)
- 2009(9076)
- 2008(8879)
- 2007(8112)
- 2006(7350)
- 2005(6791)
- 学科
- 济(46385)
- 经济(46351)
- 管理(22778)
- 业(20982)
- 方法(18262)
- 数学(16568)
- 数学方法(16465)
- 中国(15797)
- 企(14092)
- 企业(14092)
- 农(12132)
- 地方(12090)
- 学(9777)
- 银(9522)
- 银行(9501)
- 贸(9462)
- 贸易(9457)
- 制(9341)
- 财(9323)
- 行(9263)
- 易(9195)
- 业经(9117)
- 融(8695)
- 金融(8694)
- 农业(7994)
- 地方经济(7879)
- 环境(7139)
- 税(6713)
- 和(6553)
- 税收(6324)
- 机构
- 大学(148370)
- 学院(147154)
- 济(63800)
- 经济(62513)
- 研究(56714)
- 管理(52186)
- 中国(44877)
- 理学(44287)
- 理学院(43627)
- 管理学(42916)
- 管理学院(42628)
- 科学(34890)
- 京(33105)
- 财(30711)
- 所(29951)
- 研究所(27292)
- 中心(25492)
- 财经(24274)
- 农(23528)
- 经(22031)
- 江(21860)
- 北京(21445)
- 范(21173)
- 院(21016)
- 师范(21012)
- 经济学(20536)
- 业大(20030)
- 经济学院(18777)
- 农业(18562)
- 财经大学(18008)
- 基金
- 项目(96293)
- 科学(76169)
- 基金(70467)
- 研究(70211)
- 家(62607)
- 国家(62172)
- 科学基金(51606)
- 社会(44898)
- 社会科(42669)
- 社会科学(42662)
- 基金项目(37605)
- 省(35806)
- 自然(32361)
- 划(31706)
- 自然科(31530)
- 自然科学(31523)
- 自然科学基金(30897)
- 教育(30781)
- 编号(28968)
- 资助(27986)
- 成果(23892)
- 重点(22897)
- 发(22585)
- 部(21607)
- 课题(19531)
- 创(19334)
- 国家社会(19299)
- 科研(18637)
- 创新(18316)
- 发展(18106)
共检索到225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利伟
区域格局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焦点和难点,随着人口格局与经济格局变动的一致性增强,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简称“七普数据”)研究我国区域格局变动特征和趋势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发现:我国人口格局变化呈现出转折性变化新特征,受市场化机制、交通信息通达度、科技创新活力、地理空间距离和政府公共产品等因素影响,未来区域格局变动将呈现局部极化和总体协调、收缩型区域增多和扩张型区域减少、乡—城流动放缓和城—城流动增强、区域重大战略内部联系紧密与区域重大战略之间融合发展等趋势。基于研究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区域格局优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文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谋划布局并推动实施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国的区域格局和城市发展正在迈向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为了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我们在《中国工业经济》高端前沿论坛(2017·夏季)暨“区域发展与城市化”研讨会嘉宾演讲的基础上,策划了本组笔谈。我们邀请5位知名学者探讨区域协调发展趋势、雄安新区、东北振兴和全球生产网络与区域发展问题,为区域协调与区域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探索。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爱军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趋势探讨黄爱军粮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建国15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全国粮食总产连攀高峰,基本上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伴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顺谦 马振峰 陈文秀 邢开瑜
利用西南地区338个气象站点1961—2009年9—11月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REOF对秋绵雨进行气候分区,运用线性趋势、滑动t检验、Yamamoto检验、Mann-Kendall检验、复Morlet小波等数学方法,分析各分区秋绵雨日数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周期性特点,结果发现:西南地区秋绵雨东多西少,四川东南部、重庆西南部和贵州北部秋绵雨最多,年发生率在80%以上,年均日数在10 d以上;西南地区秋绵雨可分为4个气候区,即四川盆地东部区、黔南区、四川盆地西部区和滇东北区;其中四川盆地东部区、黔南区、四川盆地西部区秋绵雨日数有减少趋势,滇东北区有增加趋势,但均不显著;黔南区秋绵雨日数在1988...
关键词:
秋绵雨 振荡周期 西南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三忙 李树民
本文使用基尼系数分析了1987年以来我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及演变趋势。分析表明:一方面,1987以来我国入境旅游区域差异非常明显,入境旅游在全国省区之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存在广泛的差异;另一方面,这种区域差异总体呈现缩小的演变趋势。通过使用分省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计量检验,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航线数、旅游产品丰富程度、海外市场接近度和基础设施状况是决定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显著因素。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入境旅游 区域差异 演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劲松 金莲
文章基于我国1987-2018年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数据,借鉴简单的统计分析,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和区域特征。结果发现: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不断下降,截至2018年这一占比已下降到占总支出的三分之一;农村消费结构升级比重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截至2018年已上升到占总支出的三分之一左右;衣着消费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其受物价的影响滞后于食品消费支出的下降趋势;分各区域来看,就传统消费支出下降速度而言,我国东部地区快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快于西部地区。就消费结构升级的项目而言,东部地区上升速度快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快于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覃成林 郑云峰 张华
运用所提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分别计算了2001—2010年全国、四大区域以及31个省市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据此分析其变化趋势及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目前达到了较高的协调水平。总体上,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趋于上升,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略有降低,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广西、湖北、黑龙江、安徽、天津、江苏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出现了下降,其余25个省市区趋于上升。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书明 李文康 师宇
财力非均衡性及地方财力差异的存在是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财力非均衡发展和财力差异问题。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差距较大,地方财力差异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而重要。本文利用塞尔指数分析了中国地方财力差异的区域结构特征、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无论是以经济规模为权重,还是以人口数量为权重,区域财力总体差异均呈下降趋势,但是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以经济规模为权重测算,区域财力差异主要表现为区域间财力差异,区域间财力差异和区域内财力差异呈收敛态势;以人口规模为权重测算,区域财力差异主要表现为区域内财力差异,区域间财力差异和区域内财力差异呈发散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税负水平和产业结构是导致区域财力差异的一般原因,而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和区域人口非均衡分布则是导致区域财力差异呈现上述不同特点的直接原因。需要坚持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总体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引导人口合理分布,逐步缩小地方财力差异。
关键词:
地方财力差异 塞尔指数 区域结构特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岚
近年来我国区域差距演变呈现出新特点:以2003年为拐点,省际差距、东中西三大地带间的差距趋于缩小。但从中长期看,能否保持这种趋势充满不确定性,它取决于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国内、国际环境。总体来看,在考虑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优先次序时,应把缩小社会发展差距作为优先政策目标。逐步实现国家对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应当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区域差异 演变特征 未来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申兵 党丽娟
区域分化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特点之一,主要表现为南北分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发展动能的转换,区域分化的态势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延续。为此,区域发展政策应予以相应调整和完善,按照长短结合、因地施策。
关键词:
区域分化 四大板块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红光 李浩华 王云平
在总结我国产业跨区域转移历史过程的基础上,从广义的产业转移内涵出发,借鉴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2007—2012年省区间的产业转移。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正在加快,主要以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为主,西部地区虽然承接了大量的资源开采型产业,但其投资的加快也引起了中东部地区相关制造业的增长,即间接隐性产业转出。未来,具有资源指向性的产业、劳动密集型和低端加工制造环节以及部分钢铁、石化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将会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具有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或生产环节将会进一步在东部地区集中。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区域间投入产出表 隐性产业转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许锋 周一星
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县数据,首先应用"沃德误差聚类法"(Ward’s Method)对2000年中国649个县级以上城市进行了职能分类。通过将分类结果与基于四普资料的分类结果比较,分析得出了1990年-2000年中国城市职能结构变化的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和变化机制,并预测了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以求对新世纪中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工作有所裨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列军
最近十多年,用一般预算支出和广义政府支出口径测算的我国民生支出规模都呈快速增长态势。2007~2020年间,一般预算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从29.3%上升至38.8%,占GDP的比重从5.4%上升至9.4%;2010~2020年间,广义政府民生支出占广义政府支出的比重在45%上下波动,占GDP的比重从10.6%上升至15.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是我国广义政府支出的最大支出,教育支出次之,卫生健康支出快速增长并逐步与教育支出接近。同口径相比,当前我国广义政府民生支出与经合组织国家中较低水平国家接近。但近十年经合组织国家民生支出相对规模稳中有降,而我国则呈显著上升趋势。未来十年,我国广义政府民生支出规模将持续增长,不同于过去十多年的增长源于以社会保险项目为主的民生项目扩展,未来将主要由老龄化驱动。
关键词:
民生 民生支出 社会性支出 广义政府支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符小洪,黄民生
依据福建省 2 3个地、县级市的有关资料 ,运用主成分分析定量地衡量它们的综合实力 ,然后根据省情拟定13个经济中心 ,进而依据经济空间相互作用原理探讨了福建省经济中心的强、弱吸引区域 ,并据此来预测区域经济未来的空间变化趋势。
关键词:
经济中心吸引区域 变化趋势 福建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会娟 刘军
1985~2013年我国的区域收入差距先逐渐扩大2006年后开始缩小。分解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很大但2005年之后开始缩小,西部地区内部省际差异2002年之后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四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对全国地区差异的贡献份额最大但2002年后轻微下降。除了发展战略、要素投入等各种传统因素外,产业集聚效应也是导致区域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