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19)
- 2023(3893)
- 2022(3371)
- 2021(3175)
- 2020(2828)
- 2019(6589)
- 2018(6278)
- 2017(11401)
- 2016(6475)
- 2015(7319)
- 2014(6852)
- 2013(6099)
- 2012(5431)
- 2011(4965)
- 2010(5051)
- 2009(4283)
- 2008(4074)
- 2007(3704)
- 2006(3335)
- 2005(3178)
- 学科
- 济(22854)
- 经济(22836)
- 管理(12397)
- 业(10504)
- 方法(10437)
- 中国(10031)
- 数学(9499)
- 数学方法(9317)
- 企(7396)
- 企业(7396)
- 教育(6956)
- 农(5234)
- 理论(4745)
- 财(4700)
- 教学(4470)
- 业经(4401)
- 贸(3893)
- 贸易(3891)
- 农业(3818)
- 学(3795)
- 易(3777)
- 地方(3766)
- 关系(3681)
- 产业(3092)
- 融(3062)
- 金融(3062)
- 制(2972)
- 银(2880)
- 银行(2873)
- 政治(2810)
- 机构
- 大学(81757)
- 学院(74446)
- 济(30878)
- 经济(30315)
- 研究(27688)
- 管理(25252)
- 理学(21856)
- 理学院(21536)
- 管理学(20804)
- 管理学院(20646)
- 中国(18913)
- 京(18099)
- 科学(15222)
- 财(14301)
- 范(13218)
- 所(13171)
- 师范(13138)
- 中心(12467)
- 研究所(11947)
- 北京(11804)
- 江(11646)
- 财经(11497)
- 教育(11387)
- 经济学(10828)
- 师范大学(10752)
- 经(10693)
- 农(10500)
- 院(10201)
- 经济学院(9915)
- 业大(9797)
- 基金
- 项目(51015)
- 研究(41218)
- 科学(40794)
- 基金(36434)
- 家(30902)
- 国家(30613)
- 科学基金(26322)
- 社会(26194)
- 社会科(24816)
- 社会科学(24810)
- 教育(21732)
- 省(19515)
- 基金项目(18208)
- 编号(17509)
- 划(16947)
- 成果(16035)
- 自然(15144)
- 资助(15073)
- 自然科(14884)
- 自然科学(14879)
- 自然科学基金(14571)
- 大学(13098)
- 课题(12877)
- 部(12045)
- 重点(11894)
- 国家社会(11133)
- 项目编号(11121)
- 创(11005)
- 教育部(10972)
- 年(10850)
共检索到122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伊涵 童菲
本文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对2005~2008年北京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就业数据进行了分析。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传统认识不同,本文的研究指出在高校大学生就业中,女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认为这是我国长期以来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事业取得的成果,是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客观反映。政府和社会对女性就业的高度重视形成了女大学生就业的宏观政策优势,受教育程度和自身素质提高使女大学生就业具备了竞争优势,而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不断兴起的新岗位群增加了女大学生就业的发展优势。基于此,本文对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就业率 女大学生 普通高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洁芸 郭席四 陈新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舜 闫志刚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政府为此也出台了系列大学生促就业政策、措施,但"被就业"现象的出现把民众的目光又一次投向了大学就业率,"被就业",高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究竟为何?大学就业率的是是非非又如何分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敬宝
典型调查表明,扩招会带来大学生就业率的下降,扩招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程度不同,不同范围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这是高等教育投资规模扩张导致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增大、收益降低的表现。要控制投资的增长规模,调整投资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从而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扩招 大学生 就业率 人力资本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边勃 杨宇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涉及社会价值体系对女性的偏见或歧视、企业经济价值与女性社会价值的冲突、法律保障相对滞后等多个方面。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从转变社会价值观、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共同构建女大学生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促进女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难 成因 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浙江财经学院学生课题组
为了解当前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本课题组于2011年6-7月期间,对杭州市下沙5所财经类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企业资深人员,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现场访谈,以及对已就业的女大学生的跟踪调查,分析女大学生当前就业质量、择业取向、求职渠道、就业意愿等问题,并给予合理建议。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现状 就业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建新
在当前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就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相比男大学生而言,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不仅职业范围比较狭窄,而且就业过程中受到明显的性别歧视。文章立足于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了其就业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广泛提高社会性别意识、在教育中设计社会性别视角、从国家层面制定女性就业政策、完善相关就业法律等解决措施。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大学生 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彤 张姝
国家就业体制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因其性别特征显得更为突出。本文从高校就业制度、社会因素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做了深层次的分析。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就要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减少性别损失;女大学生也要自我完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 就业制度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平原
引语 :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经历了大规模的扩招 ,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 ,引发了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 ?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会有哪些变化 ?高等教育应该如何面对毕业生就业的压力 ?……这一系列问题既不是纯粹的教育问题 ,也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毕业生就业和高等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组织本次笔谈之初衷在于试图打破某一专业研究的思维定势 ,深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认识 ,因此特邀学科背景不同、学术个性卓尔不群的学者阐述他们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观点和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怀。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抗私 盈帅
文章在工作搜寻的理论基础上,通过构建Logistic多元排序模型对全国63所大学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在女大学生就业搜寻过程中起着负面作用;工作搜寻理论没有在女大学生身上得到证实,而在男大学生身上得到证实。同时,男女生就业搜寻的影响因素差异很大。机遇、技能的掌握、吃苦进取、工作能力、观念文化和年龄等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搜寻起着正向作用;而影响男大学生就业搜寻的因素为学生干部、人际关系、实习经历、政治面貌和体貌特征。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构建男女平等的就业环境,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提升高校就业服务能力等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玲 王娟 魏玲玲
伴随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就业难问题也日渐突出,提升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迫在眉睫。本文在界定初次就业率概念的基础上,利用劳动力供需模型充分说明了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分析了大学生初次就业难的深层原因,并从政策、企业、高校、个人等方面,全方位探讨了大学生初次就业率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率 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一平
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与哪些主要因素有关?大学教育在改善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方面能否有所作为?本文以华中理工大学1986—1995届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有关结果为依据,着重探讨了大学教育在提高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发展水平、促进她们的职业发展方面已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 就业 女生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郝宁
就业难是当代女大学生所面临的重要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性别歧视是最重要的因素。本文在阐述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强化对妇女生育价值的认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走出"女性化"角色教育模式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女大学生 就业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丽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女大学生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对这一问题予以正确分析和认识。各高校应充分关注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引导她们克服自卑心理,摒弃依赖和等待心理,转变随意和攀高的就业态度,通过自身的努力,增强就业竞争力,选择通往成功的最佳途径。文章就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帮助调整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提高其就业能力。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心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