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9)
2023(5828)
2022(4987)
2021(4507)
2020(3669)
2019(8647)
2018(8328)
2017(14905)
2016(7935)
2015(9155)
2014(9210)
2013(9219)
2012(9104)
2011(8801)
2010(9028)
2009(8642)
2008(8460)
2007(7433)
2006(7024)
2005(6733)
作者
(23311)
(19502)
(19468)
(18718)
(12673)
(9223)
(9000)
(7443)
(7415)
(7089)
(6809)
(6498)
(6477)
(6380)
(6189)
(5970)
(5776)
(5600)
(5589)
(5256)
(5088)
(4693)
(4669)
(4543)
(4492)
(4437)
(4304)
(4061)
(3908)
(3758)
学科
(57963)
经济(57930)
管理(23183)
(19685)
地方(16634)
(16462)
企业(16462)
方法(15089)
中国(12989)
数学(12924)
数学方法(12836)
地方经济(12480)
业经(10340)
(9261)
(9112)
(7514)
(7410)
贸易(7403)
(7332)
(7214)
金融(7214)
(7100)
(6908)
(6866)
环境(6642)
经济学(6641)
(6495)
农业(6467)
(6439)
银行(6438)
机构
大学(124021)
学院(122534)
(64420)
经济(63281)
研究(50831)
管理(44447)
中国(38676)
理学(36855)
理学院(36366)
管理学(35972)
管理学院(35683)
(27096)
(26894)
科学(25916)
(25339)
研究所(22492)
中心(21785)
财经(20933)
经济学(20616)
(18942)
(18885)
经济学院(18047)
北京(17873)
(17851)
(17775)
师范(17774)
财经大学(15217)
(15153)
(14987)
科学院(14980)
基金
项目(70644)
科学(56135)
研究(54798)
基金(51509)
(43624)
国家(43270)
社会(37114)
科学基金(36612)
社会科(35287)
社会科学(35279)
基金项目(25894)
(25803)
教育(24867)
(22160)
编号(21786)
资助(21281)
自然(20554)
自然科(20041)
自然科学(20037)
自然科学基金(19692)
成果(19045)
(17275)
重点(16426)
(16364)
课题(15932)
国家社会(15698)
发展(14857)
(14648)
教育部(14549)
(14465)
期刊
(82926)
经济(82926)
研究(47302)
中国(27280)
(20491)
管理(20255)
科学(14984)
(14536)
经济研究(14415)
教育(14063)
学报(13693)
(13564)
金融(13564)
技术(11736)
财经(11545)
大学(11246)
业经(10745)
问题(10194)
(10181)
学学(10143)
国际(10046)
农业(10011)
(9977)
世界(9681)
技术经济(7905)
经济管理(6488)
改革(6418)
(6418)
经济问题(6377)
统计(6331)
共检索到213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美中经济和安全评议委员会(以下简称经安会)是美国国会为评估美中经贸关系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而专门组建的一个跨党派委员会,自2001年起每年都向美国国会提交报告,并作为美国国会议员评论中美关系的重要依据。2005年11月,经安会发表了其2005年度报告,报告涉及美中经贸关系、中国的技术发展及其对美国国防工业的影响、中国军事力量及其对美国利益的影响、中国的地区战略以及中国对媒体和信息的控制五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了50多项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飞菲  
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的45年间,两国关系虽然波折不断,但在多个领域通过合作交流取得了巨大成果。四十多年间,中日两国关系也历经了从朋友到伙伴再到对手的嬗变。在此期间,日本经济界人士凭借其重要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建议对中日经贸合作和两国关系带来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我国的学界在肯定了经济界人士为中日关系所做的重要贡献的同时,开始对其如何在政治决策中发挥作用开展深入的讨论和研究。通过探究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金翠  
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力报告》[1]的主要内容,继而剖析了报告中的两个新关键词“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和“两面下注”,并对“两面下注”的美国对华新战略进行政策解读,最后提出对未来美国对华战略的展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振华  朗晓龙  于晓燕  
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的对外经济战略逐步由以加强与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合作为中心转而开始向亚太地区倾斜,形成了“新太平洋共同体”的亚太经济战略。这一战略是在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及美国全球战略相应变化的背景下,由多种原因促成的。与...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雷明  郭楚  
2012年,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美时表示,中美经济关系是两国双边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再一次访美,双边关系的压舱石需要调整,推进器需要加油。鉴于当前的国际经济现实,美国与中国如果说不是在同一条船上的话,起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琪轩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面临一次战略机遇,将昔日的对手俄罗斯转变为合作伙伴;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也曾面临过类似的机遇:将欧洲最大的战争机器德国转变成盟友。美国对俄罗斯与联邦德国实施的经济战略后果迥然不同。冷战后,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战略是失败的,它让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日益疏远;而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对联邦德国的经济战略则取得了成功,将往日的对手转变成了盟友。本文试图指出: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在俄罗斯转型问题上实施了消极的对外经济战略,既没有减免俄罗斯背负的债务负担,也没及时有效地提供援助。俄罗斯的经济困境导致了其国内政治困局,也使得俄罗斯民众和精英对西方国家的认知越来越负面,美国失去了一个可能的合作伙伴。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协助昔日的对手德国进行经济重建,并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进行大规模的国际援助。这样的经济战略最终也惠及美国。因此,即便是相互竞争的国家,国家利益也存在关联性。随着当代世界安全结构的变迁,大国的利益半径在扩大,关联利益日趋明显。要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就需要关照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国家利益。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雷明  谢晨月  
上次的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离我们越来越远,但留下了一系列问题: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对于美中关系发挥什么作用?是否应该继续、放弃还是修正以提高有效性?我的底线是: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不完美的,但是解决方案涉及目标调整,不应该放弃是符合美国利益的。美中战略对话开始于2009年,议题覆盖一系列全球、区域和双边政治和安全问题。战略对话的初始理念并不追求"立刻的解决方案",而是"讨论长期面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余振  秦宁  
近年来,生命科学已成为前沿科研的关键领域,生物技术也逐渐深度融入医药、农业、能源、材料、化工等行业形成新兴的生物经济产业。为抢占生物经济发展制高点,美国拜登政府采用“全政府”运行机制,聚焦生物技术、生物制造和生物安全三大板块,兼顾“自强性”“专门性”“弱他性”三类政策工具,并辅之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手段,实施生物经济发展战略。在中美战略竞争和生物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生物经济发展战略将对我国生物经济相关企业以及产业的发展造成风险挑战,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融入全球生物经济网络的步伐。对此,我国可以从优化政策规划、培育壮大企业、创新发展产业、探索中美合作路径以及布局全球“朋友圈”五个方面加以应对,实现自身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严静峰  
新上台的拜登政府继承了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的遗产,中美贸易战仍将持续下去。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来看,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是美国将内部危机向外部转嫁,以继续维持美国垄断资本赚取垄断利润,进而延续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其根本指向则是中国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美国资本主义的两种制度、两条道路的竞争与对决。为应对贸易战的挑战,中国人民应在党的领导下,保持战略定力促进经济有序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继续扩大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而化危为机,以坚定的步伐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仁伟  
美国的全球战略历来由三大要素组成:安全、经济和意识形态。三个要素的优先次序在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而有所不同,或者交叉重叠。即使如此,在美国推行其安全战略目标和意识形态目标的背后,仍有强烈的经济因素存在。国内学术界长期以来集中研究美国全球战略的安全因素,缺乏对其要素构成的全面分析,特别是对其经济因素的作用往往加以忽视,使我们对美国全球战略的认识容易陷于片面。加强对美国全球战略的经济因素研究,对于我们利用美国全球战略的内在矛盾、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强化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机制都是必要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德里克·希瑟斯  李笑然  
有的人说现在美国已经不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美国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因此,国内政策远比周边国家的动态更能影响本国经济繁荣。对美国来说,经常关注国内是首要任务。而后,中国对美国经济最为重要,贸易、国债或其他投资、全球竞争等等各个方面都与中国密切相关。然而,中国却远不是一个理想的伙伴,这让很多问题变得艰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纪平  刘丽  
本文介绍了美国国内收入署(IRS)2005~2009年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并概括总结出美国IRS战略规划的特点,即IRS的税收征管模式和税务组织机构能够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合理配置资源,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执法效率;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配合等,以期对提高我国的税务管理水平有所启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钊龙  韩召颖  
自特朗普政府将中国正式确定为美国首要战略竞争对手以来,美国战略界就美国对华战略展开了新一轮争论。其中,对华威胁认知、对华冷战思维及对中俄的大国战略是此次论争的焦点。分析表明,美国战略界关于中国构成美国唯一战略竞争对手的认知虽基本趋于一致,但在美国有无夸大中国威胁,尤其是在对华全面遏制、意识形态对抗与中俄战略取向问题上仍存在一定分歧。国际环境重大变迁、中美实力格局复杂形态以及美国战略目标内在矛盾等多重因素共同决定了美国战略界的此轮争论不会很快结束,美国对华战略目前也并未“尘埃落定”,中美关系仍处于由双方实际战略互动渐进塑造的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