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
2023(230)
2022(218)
2021(219)
2020(131)
2019(324)
2018(305)
2017(515)
2016(257)
2015(316)
2014(269)
2013(299)
2012(268)
2011(226)
2010(255)
2009(232)
2008(269)
2007(218)
2006(191)
2005(199)
作者
(689)
(533)
(511)
(496)
(325)
(273)
(251)
(233)
(212)
(198)
(192)
(190)
(187)
(185)
(171)
(158)
(155)
(151)
(146)
(140)
(138)
(136)
(134)
(127)
(127)
(117)
(117)
(117)
(116)
(116)
学科
(850)
经济(848)
管理(517)
(457)
中国(444)
(406)
(401)
企业(401)
(284)
教育(275)
业经(268)
(240)
理论(239)
(233)
(217)
农业(205)
(198)
诗歌(198)
(192)
地方(187)
(180)
方法(177)
(172)
(152)
工作(149)
(145)
(139)
(129)
(126)
贸易(126)
机构
大学(3989)
学院(3703)
研究(1501)
(1106)
管理(1076)
经济(1069)
中国(1055)
(942)
(931)
师范(929)
理学(888)
科学(864)
理学院(862)
管理学(844)
管理学院(826)
师范大学(813)
(768)
教育(700)
研究所(675)
北京(637)
(633)
中心(581)
(559)
(518)
社会(510)
(484)
科学院(424)
研究院(422)
财经(417)
(399)
基金
项目(2166)
研究(1752)
科学(1687)
基金(1573)
(1316)
国家(1303)
社会(1176)
社会科(1098)
社会科学(1098)
科学基金(1054)
教育(884)
成果(809)
基金项目(733)
编号(680)
(673)
(657)
资助(552)
(545)
课题(543)
自然(517)
自然科(504)
自然科学(504)
教育部(500)
国家社会(499)
自然科学基金(499)
重点(486)
重大(471)
(465)
社科(461)
项目编号(457)
期刊
(1609)
经济(1609)
研究(1465)
中国(1201)
学报(942)
教育(942)
科学(687)
大学(665)
管理(576)
图书(562)
学学(562)
(517)
书馆(494)
图书馆(494)
社会(494)
(485)
(465)
社会科(394)
社会科学(394)
农业(318)
(279)
论坛(279)
(261)
(258)
史研究(232)
经济史(232)
技术(228)
财经(228)
(224)
金融(224)
共检索到6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凌冬梅  
本刊去年9月曾刊发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硕士生凌冬梅《"故山归计何时决":〈漫话东坡〉》一文,受到读者欢迎。今再续刊其所写莫砺锋教授论诗说诗两书之合评。莫砺锋先生于1979年至1984年师从南京大学中文系程千帆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兼文史委员会主任。出版有《江西诗派研究》、《杜甫评传》、《朱熹文学研究》、《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唐宋诗歌论集》、《杜甫诗歌讲演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凌冬梅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路遥  
寒假前,秋禾师授我一册新书《宁钝斋杂著》(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嘱我认真研读。作者是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莫砺锋先生,书中共有文稿五十余篇,分为六辑。开卷读书,自当先读前言和后记。原来本书是凤凰出版社推出的"学人随笔"系列之一,而所谓"宁钝斋",竟也只是作者为了本书而临时取用的一个书斋名,因据丛书体例,宜以书斋书房为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郭代模  
~~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晟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在形式上的突出表征是"以诗代话"与每节标明题目次序,我国传统戏曲文体历史生成过程中很可能在以下诸方面对其有所借鉴:一折(出)的下场诗对本折(出)剧情的总结;剧终的判文或词话对全剧情节的提要;表演中人物以角色与剧作者的双重身份进行的现场评论;分出及出目形式。最后辨析了戏曲题目正名与话本末尾的诗歌形式之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金科  
从1221年朝鲜产生第一部诗话集开始,到20世纪中叶,朝鲜共产生了近百部诗话集。这部壮观的历史,已经汇入东方诗话的洪流,成为东方诗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人诗话》是朝鲜诗话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诗话专集。其内容丰富、纯粹,创作意图明确,创作思想自觉、自主,无论用古今诗话观念和实际去评价,还是用当时和后人的观点来衡量,《东人诗话》都堪称朝鲜诗话成熟的标志。它推动了朝鲜诗话创作的繁荣和诗学的兴盛。同时,也为后代的诗话创作树立了典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侯富芳  
从《明诗综》中摘出的《静志居诗话》单行本至少有卢文?的二十二卷本、周中孚的二十二卷本和扶荔山房姚祖恩二十四卷本三个版本;目前的记载表明扶荔山房大约刻印过四部著名的书。扶荔山房的姚祖恩不是《史记菁华录》的作者姚苧田;姚祖恩辑出单行的《静志居诗话》并不完全等同于《明诗综》中所附"静志居诗话"或"诗话"。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程林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诗言志”,古典诗教敞开个体成人的基本范型。诗教之意涵乃是在引导个体打开经典诗篇的过程中涵养价值,激发志意,调理性情,变化气质。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乃是契合儿童发展、能够给予儿童以开阔气象的精神资源。唐诗之教,就是从唐诗出发来培养孩子对世界的审美感知,让个体在潜移默化之中成为世界之人,成为有世界的人,进而让唐诗作为一种生命的文本得到欣赏、体会,能够融入儿童生命之中,滋养个体以开阔的唐诗气象,年少个体也在无形之中进入中华民族活泼不已的生命长河,一点点化入民族文化精神的命脉。由此,唐诗之教乃是作为蒙以养正的教育实践方式之典范。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胡启雯  
王昶是清代乾隆时期著名学者,师从沈德潜,是清代格调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清代格调派副将。他在诗文方面颇有成就,其《湖海诗传》所选诗歌可与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相承接。《蒲褐山房诗话》是其诗集中为诗人写的小传的集合,反映了他的诗学思想。概而述之,他的诗学思想大致包括诗歌内容要有风雅之旨,语言要清新典雅,意境要高远恬淡几个方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耕原  
唐诗口语词训释 ,5 0年代初期的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为里程碑之作。至 80年代研究趋于兴盛 ,随之渐趋沉寂。在以往的研究中 ,唐诗有些疑难词汇 ,形成积累性误解 ,有些看易实难 ,仍然没有得到解决。选择其中的联绵词、单音词、复音词 ,以及口语性特强的 ,具有代表性常用词 ,进行讨论解决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谟润  
浙东唐诗之路,伴随两晋六朝佛寺文化的发展而逐渐兴盛。中国佛教史与文化史一些重要事件直接发生在浙东佛寺,或与此地佛寺有关,由之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浙东建寺不久,文人就经常到佛寺活动。在唐代,不论宦游、漫游、流寓,还是本土长期寓居,浙东诗路上,文人与佛寺结缘更为普遍,并成为习尚,佛寺成了文人经常活动的场所。文人游寺、寓寺,感受寺院自然与文化氛围,一些群体性文学活动发生于此,一些诗僧亦于此过着独特的寺院生活。佛寺文化因而融入浙东诗路,影响诗路文学与诗路文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翁礼华  
作为特殊饮品的酒,源远流长,仰韶文化遗址上出土的酒器,证明中国已有6000年酿造和饮酒历史。远古时代,野果和蜜是人们酿酒的理想而又易得的原料。进入农业社会以后,就有了粮食酒,商周时用谷物酿酒已相当普遍。奢侈的商纣王所居住的宫殿竟有肉林酒池。到了周代,农业更为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江文  
初识钟春锋,是在他的办公室里。秋天的阳光柔柔地照着,他举手投足间透着大家的儒雅。随后读他的书法,在苍劲秀丽的笔触间我们读出浓浓的诗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