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21)
2023(3532)
2022(3146)
2021(3058)
2020(2574)
2019(5667)
2018(5951)
2017(12378)
2016(6622)
2015(7595)
2014(7671)
2013(7723)
2012(7522)
2011(6985)
2010(7333)
2009(7301)
2008(7008)
2007(6359)
2006(6087)
2005(5652)
作者
(20639)
(17204)
(16817)
(16456)
(10742)
(8132)
(7690)
(6449)
(6441)
(6252)
(5798)
(5632)
(5498)
(5439)
(5236)
(5080)
(4973)
(4963)
(4947)
(4857)
(4375)
(4274)
(4099)
(3992)
(3885)
(3848)
(3784)
(3735)
(3414)
(3353)
学科
(27391)
经济(27368)
管理(22551)
(16246)
环境(14563)
(11659)
企业(11659)
方法(11652)
数学(10311)
数学方法(10262)
中国(9651)
(9273)
(7708)
(7304)
生态(6990)
(6922)
(6867)
资源(6829)
(6377)
贸易(6373)
(6272)
(6005)
规划(6001)
银行(5996)
(5918)
(5832)
环境规划(5829)
地方(5665)
农业(5542)
业经(5373)
机构
学院(105520)
大学(104623)
(44174)
经济(43187)
管理(38774)
研究(35558)
理学(32630)
理学院(32246)
管理学(31813)
管理学院(31648)
中国(28804)
(22643)
(22532)
科学(21645)
(18344)
财经(17655)
研究所(16403)
中心(16016)
(15878)
(15811)
(15499)
北京(14970)
业大(14672)
(14170)
师范(14079)
经济学(13797)
(12908)
财经大学(12693)
经济学院(12670)
(12625)
基金
项目(63201)
科学(48689)
研究(47033)
基金(45193)
(39060)
国家(38766)
科学基金(32092)
社会(30112)
社会科(28519)
社会科学(28506)
(24747)
基金项目(24378)
教育(20370)
(20352)
自然(19574)
编号(19326)
自然科(18811)
自然科学(18801)
资助(18421)
自然科学基金(18412)
成果(15833)
重点(14407)
(14364)
(14227)
课题(13202)
国家社会(12426)
(12272)
(12135)
科研(11938)
人文(11829)
期刊
(52596)
经济(52596)
研究(31642)
中国(18126)
(15449)
学报(14915)
科学(13881)
(13832)
管理(13106)
(11326)
金融(11326)
大学(11323)
学学(10749)
农业(9822)
业经(9509)
财经(8684)
问题(8028)
经济研究(7866)
教育(7785)
资源(7382)
(7349)
技术(6953)
(6783)
理论(6192)
实践(5629)
(5629)
商业(5506)
国际(5486)
生态(5327)
现代(5280)
共检索到160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丹  
梭罗的《瓦尔登湖》被人们誉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优美的散文,它是根据作者在瓦尔登湖畔的亲身经历写成。梭罗本人主张简单自足的生活方式,反对恣意向自然索取,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其思想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文章对环境美德伦理学进行阐述,然后对《瓦尔登湖》中所体现的环境美德伦理思想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该作品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启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云江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源于 2个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原因 :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环境过度消费所导致的恶化 ,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环境消费需求的提高。针对环境恶化和环境消费需求提高的尖锐矛盾 ,运用哲学的思辨方法 ,揭示环境伦理对第三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 )的规范、设计和发展模式的理性选择 ,得出了环境伦理可以有力支撑资源环境保护的结论。参 7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云江  张敏生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重大问题 ,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针对我国环境问题和民众环境伦理意识淡薄的实际 ,提出环境保护中要提高人们伦理意识 ,端正环保主体的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 ,自觉选择环境治理技术 ,实现无公害化生产 ;确保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落实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实施。探讨环境保护和建设中 ,通过汲取传统文化中环境伦理精华 ,提升环保从业人员环境伦理意识 ,加大环保政策和法规执行力度 ,强化环保宣传与教育等途径。指出提高公众环境伦理意识 ,无须增加多少投资 ,也能解决许多环境问题。参 6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淑贞  
常常看不明白,国际社会解决金融危机,要刺激消费,提振消费者信心;国内解决经济问题,也是要拉动内需,鼓励人民去消费,去消耗。于是,电视里、报纸上,各国政要们纷纷祭出解决经济危机的"高招",但不外乎就是刺激消费,不是让本国人民消费,就是出口增长,让其他国家的人帮着一起消费。难道消费就是发展?消耗就是进步?政治家、经济学家们的理论和做法总是有道理的。在那些长长的生产线上,有国家的GDP,有经济体量,有在世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孟金卓  
环境保护具有其天然的政治正确性,但是部分社会公众对推行环境保护政策带来的平等、公正等伦理问题表现出了焦虑情绪,进而动摇了政策执行的民意基础,降低了政策执行的最终效果。国家审计对环境保护政策的决策与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其实质就是维护政策的公共性伦理,而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则确保审计机关开展的公共政策伦理评价能够有效诊断公共政策中存在的伦理问题,缓解政策网络内部的紧张与对抗,促成公共政策过程的良性循环。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剑  
美国作家梭罗的代表作《瓦尔登湖》,被誉为西方经典,在美国及世界文学史上地位显赫。该书的经典化过程与美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历史文化语境直接相关。基于建构主义观念,霍顿米夫林出版社的商业营销策略、评论界的大力褒扬及文学史家的论争、时代风气的变化是推动《瓦尔登湖》经典化进程的三股主要力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理强  
生态环境数据治理是生态环境科学决策的基础,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数据治理具有技术、管理、伦理三个价值维度。生态环境数据治理的伦理价值是以人为本,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在生态环境数据治理的技术和管理事务中,我们需要发挥伦理规范的价值引导作用,使数据技术体系的建构、数据资产管理的增值符合人类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能成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开发和使用需要平衡信息共享的收益和风险,加强对生态环境数据治理的伦理规范研究。生态环境数据治理的伦理规范为数据治理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目标,是技术、管理等数据治理手段必须遵循的价值标准。大数据技术需要妥善处理人与数据的关系问题,数据治理要充分发挥信息共享的伦理促进和约束机制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汪素芹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生态环保问题已日益突出。在资源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值,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的1/4,人均水资源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鄢帮有  刘青  万金保  郑林  夏雨  黄齐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也是国际重要湿地,在维系长江水量平衡和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功能。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环境受到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威胁,主要表现为: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湖泊生态功能下降,流域生物多样性减少,水生植被萎缩,水污染程度日趋严重。湖区内产业结构和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也限制了其经济发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确立要求江西尽快探索出一条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双赢之路。结合鄱阳湖区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现状,通过2a多的集成研究与示范,已形成了湿地恢复、沙化综合治理、农业污染治理和资源合理利用等十多种技术模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了农民收入,为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卞显红  王国聘  黄震方  王苏洁  
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发展哲学,是生态环境伦理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我们从生态伦理角度考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旅游发展与旅 游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关系问题。本文从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包含的生态环境伦理含义、功能及其核心要点等三个方面对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环境伦理学基础进行了初步评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叶国洪  
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学习新的环境论理。这就需要通过教育来建立作为未来公民的学生新的环境论理及价值观 ,了解人与环境的互动 ,培养对环境的尊重及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本文还对环境教育的目的、方法、课程设置、学  合人师资培养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鑫茹  郭辉  
环境伦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以构建客观的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为主要任务,忽略了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人。面对这种人未到场的环境伦理学现状,学者们开始从美德视角研究环境伦理学。积极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美德的心理学思潮,对伦理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环境美德伦理强调发挥环境保护中的积极因素,特别是积极的人格品质,从而鼓励和影响人对环境的友好行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庞波  夏友富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木材进口国,大量进口木材不仅会对木材供应国的环境承受力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我国在世界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形象。森林作为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木材的进口规模和水平、以及能否实现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林产品贸易不仅与世界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息息相关,而且与全球的生态承受力紧密相连。本文通过探讨木材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分析木材贸易的环境影响,并提出了为促进木材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慧玲  
在"十三五"规划中,党中央提出了"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战略目标。但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环境保护也出现了各种新现象和新问题,为此,在《"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党中央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也作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但在传统环境治理模式之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明显弊端,仅仅依靠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并不能保障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性。由此,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亟需新的主体加入,而农村社区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