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0)
2023(5785)
2022(4861)
2021(4327)
2020(3278)
2019(7505)
2018(7412)
2017(13796)
2016(7497)
2015(8282)
2014(8424)
2013(8385)
2012(8341)
2011(7805)
2010(8102)
2009(7366)
2008(7248)
2007(6636)
2006(6143)
2005(5934)
作者
(22569)
(18641)
(18631)
(17458)
(12017)
(8920)
(8485)
(7275)
(7136)
(6760)
(6472)
(6204)
(6082)
(5977)
(5867)
(5697)
(5511)
(5354)
(5347)
(5327)
(4882)
(4687)
(4535)
(4366)
(4354)
(4242)
(4191)
(4138)
(3875)
(3780)
学科
(37953)
经济(37906)
(17750)
管理(16694)
地方(16358)
中国(14879)
(12120)
(11693)
企业(11693)
业经(10122)
地方经济(9405)
(8900)
农业(8698)
(8562)
金融(8562)
(8092)
银行(8080)
(8006)
方法(7131)
发展(6665)
(6643)
(6643)
环境(6603)
(6373)
(6340)
贸易(6329)
(6014)
技术(5924)
数学(5548)
(5505)
机构
学院(108462)
大学(105702)
(45849)
经济(44774)
研究(44632)
管理(36719)
中国(34880)
理学(29711)
理学院(29260)
管理学(28826)
管理学院(28607)
科学(26342)
(24535)
(23498)
(21190)
研究所(20919)
中心(19758)
(19607)
(18451)
(17764)
师范(17610)
北京(16502)
(16059)
(15421)
财经(15414)
农业(14974)
(14533)
业大(14243)
师范大学(14029)
(13783)
基金
项目(64017)
研究(50779)
科学(49907)
基金(42949)
(36839)
国家(36432)
社会(31409)
科学基金(30300)
社会科(29704)
社会科学(29700)
(26793)
教育(22569)
(22114)
基金项目(22113)
编号(21648)
(21254)
成果(18669)
发展(17582)
(17234)
资助(17158)
自然(16959)
自然科(16506)
自然科学(16504)
课题(16396)
自然科学基金(16181)
重点(14842)
(13578)
(13521)
(13432)
(12781)
期刊
(63099)
经济(63099)
研究(38646)
中国(30321)
(20582)
教育(17909)
管理(15694)
(15345)
金融(15345)
科学(14580)
学报(14461)
(14444)
农业(14400)
业经(11975)
大学(11160)
技术(10192)
学学(10166)
经济研究(9784)
问题(7952)
(7677)
财经(7217)
世界(6748)
图书(6315)
(6287)
(6211)
论坛(6211)
(6057)
(6001)
国际(5952)
商业(5896)
共检索到190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了  
劳伦斯J.彼得和雷蒙德.赫尔所著的《彼得原理》(1969年第1版)一书,虽然出版年代已经比较久远,但书中描述的关于层级组织的普遍现象依然存在,所揭示的彼得原理即换一个视角看组织、看个人职业发展,今天读来仍具新意。书中了列举大量例子,从学校到政府部门再到各类企业,揭示工作中的不胜任现象,并从这些现象深入挖掘,分析造成不胜任的原因——在层级组织中,每一个员工都有可能晋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邵文玲  蒋晓蕙  
在各类层级组织中“彼得原理”的发生非常普遍,该原理的产生给社会资源造成了巨大的不经济。文章从企业的角度探讨企业如何防范内部晋升中“彼得原理”的发生,以减少“彼得原理”对企业的危害。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团结  袁丽蓉  
由英国理查德A.布雷利和美国斯图尔特C.迈尔斯、弗兰克林·艾伦等学者合著的《公司财务原理》系统介绍了现代财务理论及相关金融知识,该书体系全面、知识新颖、内容充实、理念富有前瞻性,尤其体现在该书提出的公司管理目标到底是应该为股东还是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方面。实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嘉蔚  张晓月  
作为分析教育哲学的重要引领者,彼得斯发现“教育”概念被长期混同于社会化形式和工具性过程,难以保持自身独特性。考虑到教育既与人类处境密切相关,又是人类公共传统的重要部分,他回归教育概念的非工具性立场,提出“教育作为启导”的综合性概述,以期重建教育的内在价值,为个体参与文化传承提供开端。启导源于彼得斯对个体与社会关系的重审,意指学生经由教师的引领,进入公共世界并成为认知上更自主、意愿上更积极的参与者,由此创造心智与世界的根本联结。在当代语境中,对该命题的考察有助于进一步应对教育中“传统”与“进步”之间的张力、“理性”与“德性”之间的裂隙、“目的”与“过程”之间的风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钒夫  
关键词: 八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丽颖  
彼得原理是解开层级制度之谜的钥匙,"彼得现象"因彼得原理而生。美国学者劳伦斯J.彼得(Laurence J.Peter)和雷蒙德·赫尔(Raymond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华斌  
彼得斯的“走动管理法”高华斌“走动管理法”又叫“巡视管理法”,可以这样讲,它诞生于80年代初美国的一片“管理危机”的呼声之中。当时,著名的麦肯齐管理顾问公司出动两批管理专家对日本的崛起和美国一些优秀的大公司成功的奥秘进行了考察研究。前者的成果我们知道...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贺晓星  李黎  
少儿文学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产生着诸多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涉及到教育,但问题不在于作者是如何看待少儿文学发挥怎样的教育作用的,而是以如此这般形式呈现的少儿文学文本,为我们理解教育提供了怎样的视角。在此,教育不是一个“应该这样必须那样”的问题,而是一个“还可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具体通过对梅子涵少儿文学在写作风格上的特色以及写作风格与写作内容间的背离现象的解读,对成长、成熟、社会化、教育等既有观念提出社会学的反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炳全  张品芳  
彼得原理是关于组织中不胜任领导或管理者的理论,后来帕金森对它加以发展,提出了帕金森定律。通过对彼得原理和帕金森定律的分析可看出,它们所说的不称职的领导者或管理者具有定位不准确、不敢也不愿承认自己的不胜任或能力差甚至无能、喜欢用比自己还无能的人、不敢承认自己会出错或易犯错误、不接纳他人尤其是下属意见、重程序或形式而不重目标等。若反过来理解和推论,成功领导者应具备恰当定位能力、自知之明(认识到并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的能力与勇气、认错与纠错能力和勇气、向下属认错和道歉的胆识、积极接纳他人意见、注重目标而不重视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尧忠  刘平洋  
从西方“混合经济论”得到的启发杨尧忠刘平洋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概念已在党的十五大文件中被正式使用,并对在这个所有制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的公有制经济性质作了肯定。回顾四年前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就已提出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程亮  
"受过教育的人"的概念是彼得斯教育哲学的出发点。他不仅将它作为教育的内在目的,而且通过这个概念确立了认知标准在教育概念中的基础作用。根据彼得斯的观点,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定是在知识上显示出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拥有"善的知识"。然而,德尔、怀特、马丁等批评者认为,彼得斯的这一观点主要是形式化的、先验性的、男性主义的,因而是不完备的。在辨析这些批评合理性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彼得斯有关"受过教育的人"的形象表面上具有普遍的、客观的和先验的特征,实则浸润着彼得斯个人的教育理想和西方社会文化的主流价值。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顾晓光  
文学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标签之一。近读纳博科夫的《俄罗斯文学讲稿》,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于俄罗斯文学的偏爱,尤其是普希金和托尔斯泰的作品。不过那是属于苏维埃统治之前的俄国。他认为苏联时代出现的作品"全是典型的地方性文学,一片荒芜"。这是美国作家一种极为普遍的价值判断。《愤怒的葡萄》作者斯坦贝克在二战后的1947年和摄影师罗伯特·卡帕一起到苏联旅行,他们认为俄国人和美国人最大的差异之一是国民对于政府的态度,俄国人"被教育、训练和鼓励去相信政府是好的,每个政府部门都是好的,而他们的任务就是让它蒸蒸日上,尽其所能支持它",而美国人则感到"应该时时监督当前的政府,以监督和批评保持它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