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6)
- 2023(807)
- 2022(681)
- 2021(685)
- 2020(538)
- 2019(1303)
- 2018(1219)
- 2017(2191)
- 2016(1324)
- 2015(1545)
- 2014(1459)
- 2013(1423)
- 2012(1437)
- 2011(1278)
- 2010(1430)
- 2009(1180)
- 2008(1232)
- 2007(933)
- 2006(941)
- 2005(892)
- 学科
- 济(3659)
- 经济(3654)
- 管理(3389)
- 业(2538)
- 企(2030)
- 企业(2030)
- 学(1963)
- 财(1483)
- 制(1432)
- 农(1402)
- 地方(1381)
- 中国(1265)
- 方法(1206)
- 制度(1004)
- 度(1004)
- 农业(1002)
- 体(963)
- 数学(945)
- 业经(920)
- 数学方法(903)
- 库(901)
- 建设(833)
- 财政(794)
- 体制(780)
- 银(780)
- 银行(774)
- 理论(770)
- 行(737)
- 和(736)
- 教育(706)
- 机构
- 大学(16051)
- 学院(14953)
- 研究(6302)
- 中国(5471)
- 管理(5333)
- 济(5031)
- 经济(4844)
- 理学(4333)
- 理学院(4260)
- 科学(4243)
- 管理学(4171)
- 管理学院(4128)
- 所(3712)
- 京(3591)
- 中心(3208)
- 农(3140)
- 研究所(3057)
- 财(2990)
- 省(2893)
- 江(2755)
- 范(2582)
- 师范(2556)
- 四(2492)
- 农业(2485)
- 川(2483)
- 四川(2434)
- 北京(2370)
- 业大(2361)
- 图书(2259)
- 州(2221)
共检索到30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徐雁
文章依据有关史料,梳理了缪荃孙学识结构的来源及其师承,其助编张之洞《书目答问》以及获抄《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的学术机缘,指出柳诒徵继承了缪荃孙的目录之学,并鼓励和成全了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的编写,对于深化缪荃孙学术生平和《书目答问》的读者接受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启迪性。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房亮 傅荣贤
《书目答问》以“唐以前”为“古”,以国朝(清代)为“今”,“宋元明人从略”,形成聚焦于“古”“今”两端的时间意向,历史不再是匀质化的线性呈现。“古”是传统学术的价值源头,“今”具有学术上“资考证”与现实中“利经济”的意义。“古”“今”时间维度,成为判定传统学术意义的基本依据,也是《书目答问》建构书目体系的根本原则。说明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所体现的18世纪的知识结构与信仰体系,在近百年后的洋务运动之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胡露 周录祥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重要的古典目录学名著,历来学术界一直认为其言简意赅,几乎无瑕可指。本文认为《简目》也存在若干讹误,并以别集类为例,举十九则,进行考辨与订正。
关键词: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别集 订误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东辉
来新夏、韦力、李国庆共同完成的《书目答问汇补》之性质,有点类似于《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和《四库存目标注》,不但嘉惠读者良多,而且必将大大推动《书目答问》的研究,堪称《书目答问》研究及出版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集大成之作。其特色至少有如下数端:一、材料丰富,内容完备;二、附录完备,索引详细,在编纂体例方面颇具特色;三、底本选择妥当。
关键词:
《书目答问汇补》 目录学 文献学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谭华军
本文分析了《书目答问》的基本特点,探讨了这部书目名著所产生的学术文化影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采隼
《书目答问》出版百年之后 ,刘德刚先生对原书有错者订之 ,漏落者补之 ,名为《书目答问订补》。对全书所举要目逐部对原本 ,校正异同 ,于书目后增加按语 ,说明书之要旨及得失 ,力求真确 ,不蹈虚妄 ,实事求是。是先生毕生精力之作。
关键词:
《书目答问》 目录学 张之洞 刘德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固也 李秋实
宋哲宗元祐二年以后,秘书省陆续采编补写大批图书,徽宗政和中编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高宗绍兴年间改定本注明阙书,作为求书之依据,郑樵引用时省称《四库书目》,为其所依据的四部主要书目之一。今本《秘目》在绍兴改定本基础上增加了部分图书。
关键词:
宋代 书目 郑樵 《通志·艺文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房亮
张之洞从“通经”思想出发,改变了古代书目“聚传习一部古典之书为一类”的分类原则以及“以时为次”罗列经部文献清单的著录标准。《书目答问》首先区分“经”与“经说”,确立“正经”具有公理前提性,也是所有“经说”的对象和基础;其次,又将“经说”区分为“古注”与后续的列朝“经说”。前者是“经说”典范,故亦称“正注”,并成为后者的标杆。由此形成从“正经”到“正注”再到列朝“经说”的由源竟流的学术演进之迹;反过来,从列朝“经说”到“正注”再到“正经”的因流溯源,则成为“通经”从而表彰儒家经典价值的必由进路。至少就经部而言,“通经”的学术诉求比目录学自身的逻辑更为本质地制约着《书目答问》的文献著录与分类。
关键词:
张之洞 《书目答问》 通经思想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阁
文章就影印古籍《四库全书》系列书目数据库建设,谈我国古代个人名称标目和古籍文献题名规范控制,并指出"国家图书馆名称规范库"存在的问题。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宋开金
《四库全书总目》中标注了著录、存目文献的采进来源,但是,将每书来源与《四库采进书目》对证,两者之间并不能一一对应;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四库全书总目》标明来源而未见于《四库采进书目》,其原因主要有由丛书中析出、由文集中析出、《四库全书总目》标注错误、《四库采进书目》漏记等;二是见于《四库采进书目》而未见于《四库全书总目》,其原因主要在于禁毁、撤出、内容与其他文献重复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郎菁
清乾隆时被列入四库禁毁书目的,有陕西人所著三部诗文集:《溉堂集》、《槲叶集》和《弱水集》。其作者孙枝蔚、李柏、屈复,是清初陕西诗坛的中坚人物,其中孙枝蔚、李柏在遗民诗界也享有盛誉,屈复虽生于清初,因其同样强项不屈的民族气节,也被误归入明遗民,同出一脉的反清思想是三部诗集遭禁毁的根本原因。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胡露 周录祥
文摘《四库全书总目》是重要的古典目录学名著,但也存在着若干问题。本文就其经部礼类、春秋类存目部分的一些讹误及疏漏,进行考辨与补充。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大军
本文据中华书局1965年出版的《四库全书总目》,对其集部总集类存目提要中存在的某些讹误与疏漏之处分别进行补正,凡得十一则。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总集类存目 补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