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4)
2023(6556)
2022(5435)
2021(4748)
2020(3936)
2019(8620)
2018(8180)
2017(15151)
2016(8394)
2015(8887)
2014(8469)
2013(8258)
2012(7411)
2011(6748)
2010(6515)
2009(5867)
2008(5649)
2007(4773)
2006(4169)
2005(3469)
作者
(26847)
(22539)
(22410)
(20919)
(13937)
(10935)
(10013)
(8829)
(8579)
(7752)
(7637)
(7454)
(7244)
(7204)
(6865)
(6822)
(6805)
(6652)
(6463)
(6317)
(5865)
(5411)
(5271)
(5135)
(5008)
(4875)
(4846)
(4841)
(4701)
(4457)
学科
(31362)
经济(31325)
(22974)
管理(22760)
(17558)
企业(17558)
方法(15381)
数学(13857)
数学方法(13746)
(9602)
(8348)
中国(8091)
(7955)
(7668)
贸易(7668)
(7478)
业经(7428)
农业(6857)
技术(5848)
环境(5502)
地方(5052)
(4956)
财务(4955)
财务管理(4949)
(4889)
产业(4847)
企业财务(4733)
(4700)
(4692)
理论(4503)
机构
大学(122054)
学院(119909)
(47436)
经济(46690)
管理(45374)
研究(41674)
理学(40781)
理学院(40281)
管理学(39512)
管理学院(39319)
(30188)
中国(29323)
科学(29014)
业大(25037)
(24695)
农业(24501)
(22153)
研究所(20875)
(18975)
中心(18683)
农业大学(17045)
(16594)
财经(16216)
(14995)
(14874)
经济学(14712)
北京(14672)
师范(14551)
(14513)
经济学院(13608)
基金
项目(90765)
科学(70925)
基金(67628)
(62826)
国家(62300)
研究(57962)
科学基金(52306)
社会(38755)
社会科(36926)
社会科学(36916)
基金项目(36629)
自然(36203)
自然科(35453)
自然科学(35440)
(35158)
自然科学基金(34863)
(30604)
教育(26302)
资助(26241)
编号(21128)
重点(20631)
(19471)
计划(19383)
(19299)
(18913)
科研(18369)
创新(18208)
(17303)
科技(17226)
国家社会(16981)
期刊
(44101)
经济(44101)
学报(29598)
研究(28562)
(25842)
科学(23371)
大学(21079)
中国(20620)
学学(19900)
农业(17537)
管理(14326)
(13471)
(9522)
教育(8829)
业大(8774)
经济研究(8190)
业经(7762)
(7710)
(7701)
金融(7701)
财经(7670)
技术(7629)
农业大学(7588)
图书(7156)
科技(6949)
(6626)
问题(6041)
商业(5866)
资源(5523)
技术经济(5513)
共检索到161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国强  
本文以《史记》为中心,叙述了汉代文献的传播过程,分析了影响汉代文献传播的政治、社会、学术思想、文献自身、文献载体和生产方式等诸多因素。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国强  
汉代文献传播在文献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文献传播方式多样化。教育是汉代最普通的文献传播方式,书肆是汉代文献的最重要流通渠道,赐书可以把国家藏书的副本分散到全国各地,而辑校注释则以新的版本形式促进了书籍的流通。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国强  
汉代文献在文字载体、书写和排列顺序等形制方面已基本定型。汉代已建立后世所遵循的以内容、主旨为基础的标立书名以及署名、结集的规范,但是先秦某些习惯也在延续。汉代著作方式众多,以注解、汇编为主。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国强  
两汉文献整理思想,主要有求真的文献整理态度、博通的文献观、系统的文献考辨思想、成型的文献解释模式和传统文献学思想的发展。汉代发展和创新了文献辨伪、版本、校勘、注释、标点、翻译、目录等方法。这些方法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使文献学方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构起文献学的基本框架。作为体系的文献学,在汉代已经形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国强  
由于崇古的心态、名利的引诱、政治的需要、学术上以求超胜等原因,汉代学者多有伪造文献以欺世者。自司马迁开始,刘向、班固、王充、马融、郑玄等人不断从事文献辨伪,取得了突出成就,发明了一系列可为典则的文献辨伪方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国强  
汉代在文献学理论、学科术语、学科方法和具体成果等方面,都构建了文献学学术规范,使古典文献学基本走向成型,成为中国文献学的实际源头和重要发展资源,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饶增阳  
重点通过介绍刘向、刘歆父子和班固、郑玄整理典籍的功绩,说明了汉代学者在著书立说,以整理校注古籍为己任的同时,开创了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等一套整理文献的方法,为中国文献学的形式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罗少芬  
以文献分编过程为切入点,分析了图书馆文献分编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峥  
受传播科技进步的影响,文献载体经历了两次重大变革,文献传播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文章从传播的要素、方式和时空关系入手,对不同文献载体时期文献传播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德义  
力求对情报势作出合乎科学逻辑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对文献情报的传播问题,进行了某些理论分析与研究。
[期刊] 求索  [作者] 甄尽忠  
在两汉时期,彗星共出现76次,虽然名称繁多,但都被统称为妖星、灾星,是最严重的灾异之一。其出现具有除旧布新的象征意义并预示着改朝换代、战争、社会大乱、君主失德等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的发生,备受时人的高度关注。在彗星出现后,两汉帝王常采取一系列的修德、修政等措施。臣民借机上书言事,评议时政,推销自己的政见。同时,也刺激一些有政治野心的诸侯、大臣起兵反叛或阴谋发动政变。
[期刊] 求索  [作者] 贾艳红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絮飞  李国新  王纯  
从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石中的关于庭院植物的形象描绘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汉代庭院植物的配置是很有特点的:不仅可以看到类似西方园林植物的整齐而规则的排列方式,同时也可以看到汉代庭院配置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并且与建筑的形体及形式相得益彰;更可贵的是汉代庭院植物的配置饱含着向自然化、生态化和艺术化等近似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配置形式的探索。图6参1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素芳  
本文在分析网络传播新特点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网络传播对文献传播各环节和各要素的深刻影响,并对这些影响所导致的二者未来格局的变化做了一些思考,同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郭华  
本文论述了什么是图书馆传播效果,影响图书馆传播效果的因素,以及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