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14)
- 2023(8122)
- 2022(6820)
- 2021(6461)
- 2020(5460)
- 2019(12500)
- 2018(12212)
- 2017(23063)
- 2016(12440)
- 2015(14324)
- 2014(14041)
- 2013(14015)
- 2012(13164)
- 2011(12067)
- 2010(12079)
- 2009(11620)
- 2008(11503)
- 2007(9943)
- 2006(8774)
- 2005(8387)
- 学科
- 济(53329)
- 经济(53240)
- 管理(39104)
- 业(33536)
- 企(27753)
- 企业(27753)
- 方法(22664)
- 数学(19966)
- 数学方法(19778)
- 中国(17817)
- 财(15861)
- 制(15453)
- 贸(14241)
- 贸易(14234)
- 易(14054)
- 农(12474)
- 融(11194)
- 金融(11192)
- 业经(11017)
- 银(10870)
- 银行(10862)
- 体(10644)
- 行(10493)
- 体制(9070)
- 学(8752)
- 环境(8716)
- 务(8667)
- 财务(8647)
- 财务管理(8625)
- 企业财务(8101)
- 机构
- 大学(184812)
- 学院(179632)
- 济(87391)
- 经济(86027)
- 研究(67873)
- 管理(66612)
- 理学(56537)
- 理学院(55883)
- 管理学(55217)
- 中国(54943)
- 管理学院(54854)
- 财(42251)
- 京(39587)
- 科学(35593)
- 所(33398)
- 财经(32868)
- 经(30127)
- 研究所(29893)
- 中心(29585)
- 经济学(29156)
- 经济学院(26102)
- 北京(25883)
- 江(25196)
- 财经大学(24636)
- 农(24562)
- 院(24516)
- 范(21852)
- 师范(21678)
- 业大(21498)
- 州(19459)
- 基金
- 项目(115288)
- 科学(92481)
- 基金(88069)
- 研究(86277)
- 家(76605)
- 国家(76078)
- 科学基金(64840)
- 社会(59152)
- 社会科(56350)
- 社会科学(56341)
- 基金项目(45240)
- 省(39419)
- 教育(39160)
- 自然(38910)
- 自然科(38026)
- 自然科学(38015)
- 自然科学基金(37382)
- 资助(36611)
- 划(35033)
- 编号(32137)
- 部(28443)
- 成果(27931)
- 制(27631)
- 国家社会(26591)
- 重点(26400)
- 中国(25782)
- 教育部(25114)
- 发(24354)
- 创(23778)
- 人文(23420)
共检索到285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韬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作为我国第一部较全面调整仲裁关系的法律,已于1995年9月1日起施行。它的颁布施行,为公正、及时地解决经济纠纷,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又一个法律保障。 《仲裁法》与我国以往曾有的一些有关仲裁的零散的法规、条例相比,更加体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这突出地表现在它确立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晶 王瀚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商事仲裁活动越来越频繁,国际商事仲裁的研究也得到进一步深化,从而促进了我国国际商事仲裁制度不断完善。然而,在我国仲裁制度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种种不足,在仲裁机构、仲裁协议、仲裁监督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仍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同时对我国现行的仲裁法应参照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修改,推动仲裁立法使之与国际通行作法接轨,以加快我国仲裁事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使我国国际商事仲裁各方面的制度不断得到完善。
关键词:
国际商事仲裁 仲裁法 仲裁制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一鸣
香港《2017年仲裁及调解(第三方资助)(修订)条例》的颁布为第三方资助仲裁的合法化扫除了障碍,《第三方资助仲裁实务守则》则详细规定了出资第三方所需遵从的常规和标准。对于第三方资助仲裁,香港依循的是轻度规管的路线。从内容上来看,相关规定较为全面,更好地保护了受资助方的利益,保障了第三方资助仲裁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香港作为国际仲裁中心的竞争力。与此同时,立法者也为第三方资助仲裁的未来发展预留了充分的空间。这些都对中国大陆具有借鉴与启示作用。鉴于已出现第三方资助仲裁的实践,在《仲裁法》的修订中应当借鉴香港地区分阶段规管的思路,在立法上明确承认其合法地位,日后通过司法解释和仲裁规则对其予以具体化和制度化。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云兵
本文阐述了仲裁委员会、仲裁法律关系以及仲裁规则的本质、特征、功能,认为仲裁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法律关系,仲裁规则是一种特殊的民事协议,并对我国仲裁法的修正及实践完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仲裁委员会 仲裁法律关系 仲裁规则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杜泽卿
当前,贸易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贸易摩擦也日渐增多。友好仲裁制度因其特点,已成为解决商事纠纷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将以我国上海自贸区仲裁规则为研究视角,在分析友好仲裁制度特点的基础上,分析自贸区仲裁规则的意义、创新并对其进行评价,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更好推动国际商事友好仲裁制度的构建和发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圣翠
仲裁协议效力要件规则应当适当。我国仲裁法制体系中关于当事人订立仲裁协议的能力、客体可仲裁性及仲裁协议应具备的必要内容方面的效力要件规则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需要通过完善《仲裁法》中相关条文的方式予以解决。此外,我国关于仲裁协议形式要件、必须符合强制性法律及意思表示应当真实方面的法律规则也有一定的缺陷,因而同样有必要在修订《仲裁法》时予以弥补。
关键词:
仲裁协议 效力要件 客体可仲裁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霍政欣 陈静
《反外国制裁法》第12条和《阻断办法》第9条初步搭建了我国反制裁追偿诉讼制度,但前者规定更加宽泛,赋予我国当事人针对根据外国歧视性限制措施作出的仲裁裁决提起反制裁追偿诉讼的权利,会与国际商事仲裁制度产生多方面冲突。为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应将反制裁追偿诉讼中司法对仲裁的介入控制在合理且必要的限度内,以在增强涉外法律斗争能力和支持商事仲裁制度营造良好涉外法治环境之间保持平衡。总体上,人民法院应审慎适用追偿诉讼条款,优先利用《纽约公约》公共政策保留和互惠原则阻断外国单边经济制裁的域外适用和相关仲裁裁决的效力;特定场景下,适用追偿诉讼条款作为兜底性的司法救济渠道。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集合 邹爱勇 王春霞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法(草案)》的出台使得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定位为行政仲裁有开历史倒车之嫌,仲裁行政化也有违仲裁的本质;另一方面,在否定仲裁民事性的同时,又存在大量对诉讼程序简单模仿、抄袭和沿用的条款。应淡化农村土地承包仲裁的行政性,尽可能地体现意思自治的原则,法院应当只对仲裁程序进行监督。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徽
国际商事仲裁证据"软法"是指由国际组织、仲裁行业组织、仲裁机构等非国家主体制定的,旨在调整国际商事仲裁证据事宜,自身虽不具有外部强制力保障,但却具有某种规范性的文本。由于仲裁证据"软法"响应了实践需求并填补了制度空缺,协调了两大法系在仲裁证据领域的差异,并契合了仲裁的核心价值与特质,它们在国际仲裁界享有广泛的影响力。但将我国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制度的症结全然归结于《仲裁法》的观点值得商榷。一方面,仲裁证据制度的升级并不以"硬法"的完善为必须。另一方面,目前已有域内外仲裁证据"软法"可供使用。我国当前仲裁证据制度的症结在于部分仲裁人士的理念和实践做法尚未与国际接轨,以及我国仲裁规则缺乏对仲裁庭证据裁量权的积极引导。本文呼吁切实提高仲裁主体运用国际商事仲裁证据"软法"的能力,并在仲裁规则中增设涉外仲裁证据规定。
关键词:
仲裁证据制度 软法 仲裁规则 症结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军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案件较为普遍。《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这类案件在制度设计上有针对性地做出了改进,对劳动者予以了倾斜性保护,对用人单位履行法定义务做了更为严格的规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应积极适应这一法律,防范用工风险,及时调整人力资源策略。
关键词:
劳动争议 拖欠 制度设计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云兵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颁布、实施不久,该法到底有哪些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目前各地各学者说法不一。这种状况不利于该法的宣传普及,也不利于该法的对外宣传。另外,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仲裁法始终是一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学科。对仲裁法已有的或应该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加以探讨,也很有积极意义。本文将本着有利于反映我国仲裁法的立法精神,有利于反映其基本规定和基本内容,以及有利于对内、对外宣传,有利于国内的仲裁法律教学,有利于普及仲裁法律意识及有利于进一步修改、完善仲裁法的角度,对我国仲裁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从细化的角度加以归纳、概括和阐述。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青松 苏超
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下设国际仲裁中心,为投资者提供一个以仲裁为争议解决方式的平台。该中心的仲裁制度构成哈萨克斯坦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中心的仲裁制度对仲裁协议的形式与作用、仲裁庭的产生与组成、仲裁程序的开展、仲裁裁决的作出等均作了详细的规定。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投资者积极参与哈萨克斯坦经贸活动,有可能在该中心进行争议解决。我国当事人选择该仲裁中心作为争议解决机构时,应当参考该中心的仲裁示范条款,重视规则对仲裁协议的形式要求,善于运用仲裁庭的权力,熟悉其证据制度和速裁程序等内容,以规避风险,快速解决争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柳裕 龚和艳 唐明良
人事争议是否为劳动争议之一种,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是否应并入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辨明人事关系在性质上是否同劳动关系。假设两者性质不一,那么将之作法律适用上的统一安排必定有违基本的法理。本文认为,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是两种具有不同属性的法律争议,其解决机制存在内在原理上的不一致。因此,我们不能为节省立法资源而将两者作处理机构和法律适用上的统一,而应予以分别立法,并对人事争议仲裁制度进行符合其法律属性的重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少波
我国《调解仲裁法》自规定一裁终局制度以来,在理论和实务界都出现了极大的争议。各地以及中央相关部门出台了不同的执行标准。本文分析了一裁终局制度在适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境;基于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法宗旨以及维护法治的统一性,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旭
税收争议问题的解决历来是国际税收实践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无论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还是联合国,都通过在范本中引入仲裁制度来完善传统协商制度的不足,其制度技术结构与法理基础各有侧重。本文从法律技术和法理两个角度对新引入的税收仲裁制度进行了评析,并据此提出了国际税收争议仲裁制度对中国国际税收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
税收争议 仲裁 税收协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