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9)
- 2022(3)
- 2021(7)
- 2020(7)
- 2019(11)
- 2018(16)
- 2017(14)
- 2016(16)
- 2015(18)
- 2014(15)
- 2013(19)
- 2012(21)
- 2011(27)
- 2010(15)
- 2009(15)
- 2008(14)
- 2007(18)
- 2006(9)
- 2005(8)
- 2004(8)
- 学科
- 济(88)
- 经济(88)
- 中国(27)
- 地方(21)
- 学(20)
- 方法(20)
- 关系(18)
- 世界(16)
- 农(16)
- 数学(16)
- 数学方法(16)
- 地方经济(14)
- 业(13)
- 经济关系(12)
- 世界经济(11)
- 业经(11)
- 企(11)
- 企业(11)
- 财(11)
- 问题(11)
- 区域(10)
- 区域间(10)
- 及其(10)
- 域(10)
- 农业(9)
- 易(9)
- 管理(9)
- 经济问题(9)
- 贸(9)
- 贸易(9)
- 机构
- 学院(183)
- 大学(164)
- 研究(117)
- 济(82)
- 经济(82)
- 科学(81)
- 所(72)
- 农(70)
- 中国(69)
- 研究所(65)
- 中心(58)
- 科学院(51)
- 农业(50)
- 京(47)
- 管理(41)
- 部(40)
- 业大(39)
- 业(35)
- 北京(35)
- 财(35)
- 院(34)
- 理学(32)
- 理学院(31)
- 管理学(31)
- 管理学院(31)
- 农业大学(30)
- 室(30)
- 江(29)
- 发(28)
- 实验(28)
共检索到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朱文晖 王诗华
1999年,“10+3”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提出以来进展缓慢,惟有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了实质成果。本文主要分析“10+3”机制的脆弱性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能够顺利实施的原因,并从这个背景下来考察中国华南地区与越南北部地区正在进行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环北部湾经济圈”的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志平 田小坤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乡村债务已成为集体经济运行的沉重包袱,影响集体经济的功能发挥。本文从集体经济的预算约束方程出发,首先构建动态理论分析模型,得到乡村债务对集体经济脆弱性的影响机制,接着使用2021年10个省份623个村的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乡村债务对集体经济脆弱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主要通过挤压村办企业支出和公共事业支出以及扩大村内其他支出三个方面合力提高集体经济的脆弱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北方地区、物质资本和人口规模较低的村庄来说,乡村债务对其集体经济脆弱性的负面影响更明显。
关键词:
乡村债务 农村集体经济 脆弱性 影响机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江生 邱丁 张滔
本文对"经济空间"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进行了简单说明,按照人均收入的不同将"10+3"合作框架中的国家分为三组,从总需求、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角度,对其合作的经济空间进行了计算,据此对"10+3"合作框架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放开要素流动限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相应金融体系、加强国际经济事务合作等政策主张。
关键词:
经济空间 需求角度 产业角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昭阳
随着各国间经济贸易联系的加深,区域贸易集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针对东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现状,对东亚国家建立“10+1”和“10+3”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及其影响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
东亚 “10+1” “10+3” 福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凌星光
亚太经合组织 (APEC)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和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谈在上海举行。本文就上海APEC会议的情况 ,结合日本小岛清教授的新著 ,阐述笔者对“亚洲经济圈”设想的看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恒
东亚区域合作面临许多难题,贯穿“东盟方式”的“10+3”合作是东亚目前的主导形式,但这一合作的诸多缺憾使东亚区域合作很难沿这一方向深入下去。2002年初,小泉纯一郎在新加坡描述了一个称为“东亚共同体”的设想,实际是鼓吹以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网而非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式来实现东亚的区域合作。的确,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网的方式不但符合东盟强调自立的合作原则,也迎合了外部特别是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易为各方接受,却从根本上堵住了东亚通往更具机制化合作的道路。笔者认为东亚区域合作的必然选择是大国协调为基础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这虽然需要一个艰难的调整过程,但却是在全球化条件下保障东亚各国利益的惟一选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B.马乌 项国兰
2001年结束了俄罗斯后共产主义转型,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制定、通过并实施了一系列法令,在现代俄罗斯历史上国家第一次有了议会多数的政府。这些进展是俄罗斯在后工业时代形成与市场民主相应制度中的重要步骤,也是未来几年发挥社会经济战略优势和应对当前经济政治形势挑战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
后共产主义转型 改革 法律 制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袁波 金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爱军 都春燕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10+3"区域近期出现经济收敛的迹象,2000年之前东盟国家经济收敛迹象不明显,2000年之后,东盟成员国经济以每年0.21%的速度收敛。同时,东盟和中日韩之间也开始呈现经济收敛的态势,且收敛速度高于东盟内部收敛速度。进一步分析发现低人口增长率、高储蓄率和高对外开放程度促进了东盟国家的经济收敛。这一结果使我们有理由相信"10+3"合作机制的建立会有力地推动参与国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扩大会议在宁波召开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教职成厅[2014]1号)新华社授权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划》提出,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推动高等学校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秀娥
日本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创造了“奇迹”,80年代其国际经济地位达到巅峰,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却陷入了严重的萧条,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变化。这时全球经济,尤其是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深入研究日本经济的变化时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金融 资本 宏观控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竹缘 孙恒忠
东亚经济合作顺应了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这两个重要趋势。本文试图对在“10+3”框架下日益引人注目的中日韩合作的理论基础和经济互补性以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日韩 区域合作关系 基础与前景
[期刊] 改革
[作者]
范爱军 方学芹
20世纪末,以“地缘优势”为载体的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相对落后的东亚地区为了寻求自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适应世界经济竞争的需要,“10+3”区域经济合作应运而生。本文具体分析了“10+3”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中国应如何利用开放的国际环境,参与新的区域经济分工格局,及时调整产业政策,适应日益国际化的市场竞争。
关键词:
区域合作 10+3 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陆建人
强劲复苏 东亚经历两年多时间经济衰退后,现在又重现生机。截至1999年底,金融危机对东亚地区的冲击已基本结束。日本经济在连续两年负增长后止跌回升。韩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5个受灾最重的国家经济状况明显好转。例如,这些国家货币汇率已趋稳,股市全面回升;出口增长,外贸盈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