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
2023(184)
2022(168)
2021(157)
2020(102)
2019(238)
2018(234)
2017(351)
2016(190)
2015(223)
2014(190)
2013(212)
2012(178)
2011(146)
2010(177)
2009(174)
2008(192)
2007(151)
2006(136)
2005(143)
作者
(502)
(380)
(379)
(378)
(245)
(194)
(181)
(171)
(157)
(146)
(145)
(142)
(133)
(130)
(125)
(120)
(114)
(113)
(108)
(106)
(103)
(103)
(102)
(100)
(99)
(93)
(92)
(90)
(90)
(88)
学科
(638)
经济(638)
管理(453)
(390)
(348)
企业(348)
中国(294)
(284)
教育(226)
(214)
理论(213)
业经(210)
(153)
方法(152)
农业(148)
(141)
工作(138)
(129)
(126)
(125)
(125)
地方(118)
发展(112)
(112)
教学(108)
(106)
(106)
贸易(106)
(105)
金融(104)
机构
大学(2986)
学院(2766)
研究(1203)
(909)
管理(901)
经济(884)
中国(809)
理学(766)
理学院(745)
管理学(738)
管理学院(720)
科学(671)
(669)
(605)
师范(604)
教育(602)
(598)
师范大学(548)
研究所(535)
中心(479)
(464)
北京(436)
(434)
(429)
社会(406)
财经(356)
研究院(351)
(344)
研究中心(337)
(319)
基金
项目(1732)
研究(1428)
科学(1418)
基金(1282)
(1087)
国家(1072)
社会(952)
科学基金(893)
社会科(886)
社会科学(886)
教育(760)
成果(650)
基金项目(602)
编号(587)
(569)
(525)
自然(473)
课题(471)
自然科(464)
自然科学(464)
自然科学基金(459)
资助(454)
(450)
教育部(424)
重点(408)
国家社会(403)
重大(389)
规划(388)
项目编号(388)
(379)
期刊
(1134)
经济(1134)
研究(1074)
教育(783)
中国(713)
学报(521)
管理(460)
科学(443)
大学(404)
(382)
(339)
学学(324)
图书(304)
社会(271)
书馆(254)
图书馆(254)
农业(251)
(232)
社会科(221)
社会科学(221)
(211)
(207)
论坛(207)
技术(190)
(188)
(183)
金融(183)
经济研究(166)
发展(165)
(165)
共检索到4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周芮  贾慧玲  
自2022年3月底,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来,有关新课标的解读和如何实施等问题已成为广大信息科技教育者中的热门话题和工作重点。近段时间,熊璋等新课标专家对信息科技学科新课标的权威解读,不仅明确了信息科技课程已经成为国家课程,同时也强调了信息科技从重“技”到重“科”的转变。然而,作为信息科技学科的发展起点与风向标的新课标才刚刚出炉,秋季学期来临,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徐奇渊  杨盼盼  
全球化的大戏已然处于落幕当中,碎片化的趋势正在抬头。本文指出了在全球经济各扫门前雪的背景下,中国的应对之道。过去30多年,中国的发展不仅受益于改革红利、人口红利,而且还获益于全球化红利。作为两大传统增长引擎,出口和投资,都直接或间接地得益于国际分工网络、国际贸易体系、国际金融体系的一体化。甚至多年来,人力资本的提升、先进管理和生产方式的引进、技术上的学习和进步等,都离不开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梅  
我是"0",数字0、1、2、3、4、5阵营里的那个"0"。"0"是极为重要的数字,"0"的发现被称为人类伟大的发现之一。在中国很早便有"0"这个数字,很多文献都有记载。"0"在古代叫做金元数字,意即极为珍贵的数字。人们通常认为"0"有四个含义:(1)表示没有;(2)表示占位(运算时);(3)表示分界(分开正整数和负整数);(4)表示起点。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晓旭  周文泳  胡雯  
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然而,科学共同体和实践领域对其概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以范式转移为切入点,引入科学知识网络,系统阐释“从0到1”的基础研究内涵,指出范式转移、开拓性、非共识性是其区别于其它基础研究的重要特征。研究表明:(1)范式转移程度和科学价值水平是判断基础研究原创性的两个重要维度,通过二维四象限法可将“从0到1”的基础研究划分为重大型、价值型、转变型和微创型4类;(2)在科学知识网络中,“从0到1”的基础研究过程分为潜在核心节点探索和核心节点形成两个阶段,核心节点的出现兼具规律性和偶然性,核心节点存在差异且会发展变化。明确“从0到1”的基础研究概念和特征对于有效发挥科研评价的筛选与导向功能、优化基础研究资助模式以及构建促进原创的科学建制具有关键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慧  周小虎  宋迪  
女性较之其男性同行在评价创业机会时显现出更消极的态度,致使她们难以实现创业企业从0到1的关键突破。部分研究指出,刻板印象威胁可能是造成女性消极评估创业机会的重要前因,然而关于影响中介机制和干涉手段的研究却略显不足。本文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引入心理距离作为中介变量、榜样作为调节变量探究刻板印象威胁影响女性创业机会评估的过程及其干预手段。借助204名MBA学生和123位女性创业者样本分别进行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实证结果表明:刻板印象威胁对女性创业机会评估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心理距离在刻板印象威胁和机会评估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榜样负向调节了刻板印象威胁与创业心理距离之间的关系,减小了女性在刻板印象威胁影响下形成的创业远距离感。研究结论将有助于理解创业性别不均衡现象背后的心理动因,对通过优化媒体宣传内容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激活女性创业活力有重要启示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红星  
"0+1"、"1+99"、"100+1"这三组数字常被比作创新的三个境界: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镇江市京口区物价局把创新价格服务的目光投向了"0+1"式的原创,在龙吟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确保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财政部10月21日在京召开了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瑞利  
第二代教学设计的发展是人们目前关注的热点。本文概述了美国教育技术专家梅瑞尔 (Merrill)在两篇文章中有关ID2的观点 ,分析、比较了这两代教学设计理论在内容上的差异 ,并探究了从ID1到ID2发展中比较深层次的原因和动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秀兰  
RDA计划于2008年正式出版,它的产生将是国际编目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论文总结了AACR从AACR1到RDA的发展历史,着重探讨了正在制定过程中的AACR3的编制目标、内容结构及将对国际编目事业产生的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针对新形势新要求,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加强中小学德育的薄弱环节。指出要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见》还要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时事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基本国情教育、海洋知识和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国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中义  黄曦  梁蓉芳  周启  
以泰乐菌素(Tylosin)标准品为对照,采用纸层析法对收集到的11株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fradiae)的发酵滤液进行鉴别,发现其中028菌株的纸层析谱与标准品完全相同。进一步将该菌株经NTG诱变后,筛选获得的1株突变株H188,进行摇瓶发酵。并从发酵滤液中分离、提取得到纯品。经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表明,它与泰乐菌素标准品属同一物质。从而证明028菌株是1株泰乐菌素产生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华  
半日制学校传统的存废是近年来德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2006年,法兰克福大学与多特蒙德大学的研究者进行合作,借助PIRLS测试原始数据,将德国半日制和全日制小学的教育项目和学生成绩分别进行比较,进而评估全日制学校的结构特点和教学效果。这一研究视角在德国尚属首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霜叶  柯政  
自建国到90年代后期,中国基础教育政策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简称减负)一直是重要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民生问题的关注点。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减负更成为家长与社会媒体长盛不衰的教育热点问题,也是教育政策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虽然民间与学界讨论很多,但是学界与大众对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理解与有效解决方式未能达成一个清晰完整的共识。因此本文引入米尔斯的"个人困扰"与"公共议题"的讨论,从"真实世界"的政策理解进路国际上已有近三十多年历史的"家庭作业"研究出发,从时间、负担与投入呈现不同群体所感知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现象,最后提出将课业负担转化为学习工作量与学习投入的教育观念,从而推动对减负的系统学术研究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