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8)
2023(8397)
2022(7102)
2021(7079)
2020(5883)
2019(13931)
2018(13755)
2017(26799)
2016(14269)
2015(16368)
2014(16163)
2013(15769)
2012(14572)
2011(13418)
2010(13629)
2009(12718)
2008(12375)
2007(10743)
2006(9700)
2005(8855)
作者
(38705)
(32089)
(32061)
(30869)
(20783)
(15162)
(14476)
(12494)
(12321)
(11672)
(10971)
(10749)
(10474)
(10298)
(10239)
(10101)
(9670)
(9282)
(9262)
(9039)
(8148)
(7798)
(7773)
(7342)
(7312)
(7245)
(7063)
(6894)
(6427)
(6315)
学科
(62368)
经济(62313)
管理(38982)
(36534)
方法(29984)
(28919)
企业(28919)
数学(27785)
数学方法(27241)
中国(19795)
(16796)
(15124)
贸易(15116)
(14873)
(13538)
(11542)
业经(11402)
(11383)
农业(10380)
(10204)
银行(10203)
(9895)
(9764)
地方(9252)
(9176)
金融(9175)
理论(8966)
环境(8785)
及其(8330)
技术(8251)
机构
学院(201833)
大学(201554)
(94248)
经济(92618)
管理(79267)
研究(71847)
理学(68085)
理学院(67413)
管理学(66176)
管理学院(65808)
中国(57424)
(42775)
(41842)
科学(39649)
(35168)
财经(32884)
中心(32121)
研究所(31844)
(30188)
经济学(29886)
(28647)
北京(28011)
(27570)
经济学院(26827)
(26005)
(25764)
师范(25595)
业大(24852)
财经大学(24458)
(22600)
基金
项目(130614)
科学(104791)
研究(98157)
基金(97380)
(84086)
国家(83488)
科学基金(72115)
社会(63925)
社会科(60859)
社会科学(60848)
基金项目(49088)
(47576)
教育(46089)
自然(45324)
自然科(44372)
自然科学(44364)
自然科学基金(43610)
资助(42686)
(41268)
编号(39125)
成果(32440)
(30909)
重点(29380)
(28419)
课题(27741)
国家社会(27232)
教育部(27014)
(26961)
中国(26490)
人文(25590)
期刊
(101224)
经济(101224)
研究(64861)
中国(40268)
管理(30919)
(29974)
科学(26359)
(25122)
学报(24683)
教育(23150)
(21374)
金融(21374)
大学(20037)
技术(19283)
学学(18687)
经济研究(18210)
农业(17635)
财经(16536)
业经(14953)
(14358)
(13542)
问题(12968)
国际(12298)
统计(12272)
世界(11989)
(10910)
技术经济(10865)
(10243)
决策(9922)
现代(8772)
共检索到307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曾勇  
"黄岩岛模式"是对中国成功和平确保黄岩岛主权系列维权措施的概称,主要表现为现场执法为主、外交手段为辅、经济手段策应、军事手段为后盾、国内民意为支撑。中国以和平方式确保黄岩岛领土主权表明中国的南海政策与国家海洋战略已经接轨,并进入实施阶段。"黄岩岛模式"是中国南海政策微调的重大实践。通过该模式,中国再次向世界展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不会轻易改变,捍卫南海核心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曾勇  
南海问题具备挑战美国主导的亚太秩序的因素。克罗宁主编的《基于实力的合作:美国、中国与南海》政策研究报告基于美国利益,提出以美中合作方式解决南海问题的设想。该报告认为,对于事关美中权力消长全局的南海问题,面对中国全面崛起的挑战,美国应该根据南海问题兼具地区属性与战略属性的特点,立足于实力促成美中合作,以综合政策应对之。该设想本质上是为美国干涉南海问题找依据,对中国的南海政策有一定程度的启示。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理  
在台湾当局撤守西沙、南沙后,菲律宾觊觎南沙促使台湾当局重返南沙。1956年台湾当局重返南沙并驻防太平岛时,美国并不支持台湾当局的"主权说",认为台湾当局没有能力防卫整个南海诸岛,故美国的南海政策开始出现对海峡两岸极为不利的变化,提出台湾当局应当联合共同阵营的菲律宾、越南,让他们占据地缘接近的岛屿,以防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占领西沙、南沙群岛,形成"模糊处理主权不能有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南海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林恺铖  
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执政后,利用相对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迅速调整南海政策,实现了南海政策的转型。"亲美制华"成为菲律宾南海政策转型的最终选择,"引入第三方"成为菲律宾南海政策转型后的最终方向。菲律宾坚持单边付诸国际机制,拉拢域外大国牵制中国,将彻底破坏南海地区原有的博弈模式,打破利益分配等式的均衡,为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注入更多不确定因素。然而,菲律宾新的南海政策并未达到预期目的。面对中国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利益驱动的政策惯性将促使阿基诺三世政府重新评估和衡量中菲关系,再次回到合作和管控分歧的轨道上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冯梁  王维  周亦民  
在南海问题历史演变的不同阶段,海峡两岸根据形势变化采取了不同对策,但从发展脉络看,两岸南海政策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上世纪90年代中叶前,两岸学界坚持南海合作的探讨,达成许多共识,两岸的决策者也表现出一定的合作意愿。由于台海形势的骤然变化,这种合作意愿并未转化为合作现实。当前,两岸关系呈现出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两岸南海合作再次迎来难得的机遇。要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启动两岸合作进程,努力扭转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不利态势,维护中华民族在南海问题上的核心利益。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相秒  
马来西亚是南海问题的重要当事方,也是中国在东盟重要的合作伙伴。2014年以来,随着南海局势持续升温,由于受以美国为代表的域外势力对南海问题不断加大介入力度,以及菲律宾、越南等部分声索国鼓动的影响,马来西亚的南海政策发生了"偏离"中国的转变,对华战略忧虑明显加深,中马两国在南海的良性互动朝着竞争冲突方向倾斜的趋势凸显。因此中国需要采用"软硬两手抓"的策略,准确把握南海争议与中马关系的关联性,在积极维护南海权益的同时,妥善经略周边和大国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霏  
在美国亚太战略的影响下,俄罗斯结合多重利益的需要,以实用主义为原则,采取"选择性战略协作"的南海政策,一方面强化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以抵制来自美国及北约的战略压力,应对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另一方面,加强与亚太国家的联系,谋求区域影响力,平衡中国带来的挑战。俄罗斯这种"选择性战略协作"的立场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海洋争端。因此,中国应针对俄罗斯的南海政策,制定相应的战略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竭仁贵  
维护美国霸权不受到挑战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美国有一套霸权护持理论指导其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南海问题则是其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着力点,美国落实南海政策的操作方式就是通过军事威慑、国际制度法规制约和舆论施压来实现。美国采取双重标准对待南海的岛礁建设问题。中美在南海的较量表明中美目前处于战略僵持阶段,未来中美两国只有朝着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向努力才符合彼此的共同利益。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竭仁贵  
维护美国霸权不受到挑战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美国有一套霸权护持理论指导其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南海问题则是其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着力点,美国落实南海政策的操作方式就是通过军事威慑、国际制度法规制约和舆论施压来实现。美国采取双重标准对待南海的岛礁建设问题。中美在南海的较量表明中美目前处于战略僵持阶段,未来中美两国只有朝着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向努力才符合彼此的共同利益。
[期刊] 改革  [作者] 江宇源  
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提高,网络经济逐渐渗透至社会各个行业,形成全民化、全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已经成为推动GDP增长的重要源动力。网络经济的影响将全面化,竞争格局将重塑,市场、资源和经营战略将呈现出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政府需要建立区域联动的监管执法体系,建立多方合作反馈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以规范网络经济市场秩序;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体系和提高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齐为群  
2010年以来,南海主权争端持续发酵,中越两国在南沙与西沙群岛上的主权争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西方有些学者认为在这期间,中国的南海政策趋于强势,越南官方甚至认为中国在这期间的政策损害了地区安全秩序。那么究竟该如何评价中国自2010年以来对越南在南海争端中的政策?本文结合近年已有的研究,提出以物质、制度与规范三个视角来审视中国的南海政策,以求以一种全面、客观的视角分析与评价中国对越南的南海政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仇杨坪  
文章认为是温州经济的发展促成了中国鞋都图书馆的建立 ,继而论述了中国鞋都图书馆在温州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再进而强调了中国鞋都图书馆在今后发展中要注意“借力”发展的问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龚刚  马丽  
改革开放使中国从过去的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基于当时的比较优势,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是面向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并以出口导向、吸引直接投资和弱势货币为主要特征的开放模式。然而,经过近四十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新常态。作为一个中等收入的人口大国,中国的GDP水平已位居世界第二。对此,美国产生了严重焦虑和高度警惕,并将中国过去的合作伙伴关系定义为战略竞争的"对手"。贸易战是美国将中国视为对手以来对中国在经济领域开展的一场阻截战。贸易战并非为贸易,而是以贸易为大棒,恐吓中国放弃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技术追赶模式。贸易战的结果不排除未来美国联合日欧等形成新的联盟,共同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果真如此,他们就失去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的基础,使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不得不转向发展中国家。由此,作为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模式。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模式应转向主动扩大进口、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然而,中国对外开放模式能否成功转型取决于中国自主研发型的技术进步能否快速实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科家  孙慧  
建筑垃圾的大量存在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还是制约城市环境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际上一些国家对建筑垃圾已有较为成熟的处理策略,形成了有效的资源循环系统。本文对国际上几个发达国家的建筑垃圾处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合中国建筑垃圾产生方式及特点,建立了基于合作关系的建设垃圾逆向物流模型,对建筑垃圾进行管理和循环,以期促进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增加社会收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松年  
新中国奋进60年,前30年曲折奋进,后30年创新奋进,中国特色的大国模式崛起。在我国体制转轨、经济转型进程中,敢为人先、善于创新的苏南人领先开拓了一条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又有其自身区域特征、在全国显现领先优势的苏南之路。本文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依据,剖析苏南之路在中国模式崛起中的历史贡献;从苏南之路与中国模式的本质联系上,着重从经济学角度就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大国模式的规律性把握作探索;最后,作者以谋求加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战略视野,对我国直面国内国际大势,继续奋进,促使中国模式完善化问题提出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