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2)
2023(1858)
2022(1656)
2021(1508)
2020(1361)
2019(3372)
2018(3172)
2017(5999)
2016(2977)
2015(3151)
2014(2814)
2013(2906)
2012(2698)
2011(2571)
2010(2712)
2009(2513)
2008(2565)
2007(2126)
2006(2201)
2005(2111)
作者
(8201)
(6752)
(6565)
(6400)
(4371)
(3196)
(3051)
(2579)
(2482)
(2424)
(2273)
(2254)
(2226)
(2154)
(2140)
(2131)
(1985)
(1985)
(1924)
(1750)
(1705)
(1701)
(1635)
(1565)
(1533)
(1486)
(1433)
(1416)
(1391)
(1321)
学科
(13692)
经济(13679)
管理(7189)
(5623)
(4950)
企业(4950)
中国(3624)
地方(3624)
方法(3433)
关系(3295)
(2993)
(2821)
数学(2715)
经济关系(2666)
(2626)
数学方法(2589)
对外(2579)
(2432)
外经(2414)
对外经济(2402)
理论(2341)
业经(2250)
(2132)
贸易(2129)
地方经济(2107)
(2012)
(1889)
金融(1889)
(1846)
(1780)
机构
大学(40003)
学院(37832)
研究(16459)
(15531)
经济(15083)
管理(12898)
中国(12265)
理学(10626)
理学院(10413)
管理学(10113)
管理学院(10009)
(9750)
科学(9071)
(8150)
(7847)
研究所(7143)
中心(6901)
(6628)
(6573)
北京(6561)
(6137)
师范(6097)
财经(5720)
(5553)
(5181)
师范大学(5131)
(5090)
研究院(4980)
业大(4720)
(4688)
基金
项目(23198)
科学(18251)
研究(17175)
基金(16969)
(15010)
国家(14907)
科学基金(12579)
社会(10750)
社会科(10198)
社会科学(10195)
基金项目(8429)
(8192)
自然(7944)
教育(7938)
自然科(7776)
自然科学(7773)
(7743)
自然科学基金(7607)
资助(7068)
编号(6548)
成果(6024)
重点(5522)
课题(5160)
(5112)
(5015)
(4692)
国家社会(4648)
大学(4614)
(4456)
科研(4342)
期刊
(19023)
经济(19023)
研究(15229)
中国(11600)
教育(6880)
(6532)
管理(6475)
学报(5904)
科学(5725)
(5036)
大学(4787)
学学(4122)
技术(3696)
(3591)
金融(3591)
经济研究(3389)
农业(3266)
财经(2805)
(2651)
(2514)
(2476)
(2467)
国际(2460)
图书(2348)
问题(2333)
业经(2217)
世界(2174)
城市(2169)
(2034)
现代(2026)
共检索到68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敏  
"一带一路"建设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近两年来不和谐的声音和行为开始出现,我们对此应该认真思考并研究应对措施自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该倡议受到相关国家的普遍欢迎和积极参与,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并将在未来成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捷  于小丽  张启鹏  何建军  
"一带一路"战略为解决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所产生的经济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与思路方向,被称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两者之间在解决资本过剩和产能过剩上有共同点。将"马歇尔计划"的成功经验用于"一带一路"金融环境及其背景的比较分析上,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捷  于小丽  张启鹏  何建军  
"一带一路"战略为解决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所产生的经济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与思路方向,被称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两者之间在解决资本过剩和产能过剩上有共同点。将"马歇尔计划"的成功经验用于"一带一路"金融环境及其背景的比较分析上,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鲍勇剑  
今天,跨国经营的主要障碍来自跨地域、跨制度、跨文化的矛盾,以及人们意愿的冲突。要建立跨国商业生态,必须立足于培育制度,耕种心田,引导人们的意愿。过去50年的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扩张为主轴的复合现象。始于2008年金融危机,让我们熟悉的全球化正发生裂变。一个表面统一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正受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鲍勇剑  
今天,跨国经营的主要障碍来自跨地域、跨制度、跨文化的矛盾,以及人们意愿的冲突。要建立跨国商业生态,必须立足于培育制度,耕种心田,引导人们的意愿。过去50年的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扩张为主轴的复合现象。始于2008年金融危机,让我们熟悉的全球化正发生裂变。一个表面统一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正受到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振伟  
二战结束后,欧洲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美国首先通过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等国际机构为欧洲提供粮食援助,但效果有限。之后,随着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美国将粮食援助部署于该计划的框架之下。美国认为只有解决饥荒,保障民众的基本生存条件,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进而发展工业,助力欧洲经济的复苏。同时,粮食援助可以为受援国提供国际收支和预算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节约稀缺的外汇,从而集中资源用于发展经济。在此基础上,确保受援国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进而抵制共产主义的渗透。因此,粮食援助是马歇尔计划的战略重点,在该计划的初期阶段尤为重要。通过粮食援助,美国强化了同受援国的政治经济联系,实现了在欧洲推行遏制战略的目的,并为粮食援助的推广积累了经验。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宝根  刘启  
在国际援助领域,马歇尔计划是被反复提及的经典案例。人们普遍认为,它启动了西欧经济的复兴,有效地帮助西欧完成了战后重建,实现经济增长。近一段时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增彬  
通过对比分析"马歇尔计划"发现:目前我国基本具备将人民币推向非洲、拉美的实力、条件和时机,因此建议相关部门提高对该新战略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设立多形式人民币基金、加强产业与金融政策协调、推动金融服务"走出去"及时跟进等方式加快推进人民币走向非洲、拉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金中夏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近年来中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既有很大发展也存在一些隐忧。中国应当评估在国家层面积极组织和推动对外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的可能性。"马歇尔计划"为中国提供了有益借鉴,也应注意目前中国与当年美国有很多差异。建议把对外基础设施投资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并建立相应的组织和实施框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瑞庭  
"一带一路"战略对接"容克计划"的基础条件主要表现在: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投资合作成果丰硕,合作机制走向纵深,双边关系达成共识等。目前,制约因素主要来自贸易壁垒、投资限制、非"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成员国利益分化等方面。当前,两大战略对接应进一步扩大利益交汇点,大力提升经贸合作水平,加快激发投资合作潜力,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多层次合作机制的支撑作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颜少君  
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和效应显现之际,美欧印等主要经济体连续发布全球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计划,标志着美西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围堵进入新阶段,使共建“一带一路”面临更多外部风险及现实挑战。要深刻认识共建“一带一路”的独特战略价值,继续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分类施策,突破美欧印全球基建计划对我的“合围”;巩固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十年形成的基本盘;多维度推动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加快“一带一路”规则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加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行稳致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柯燕  
本刊讯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阿利莫夫于5月11日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主办的专题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上海合作组成立十五周年的发展历程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他说,上合组织成立十五年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熊平安  熊易晓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但其重大项目投融资机制尚未建立。在全球经济显露拐点迹象、美欧货币正常化不断推进导致全球流动性持续收紧的背景下,资金瓶颈可能成为木桶的短板,有可能会阻碍"一带一路"建设。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成功召开,认真研究"二战"后美国退出的欧洲复兴计划投融资管理,对推进"一带一路"投融资机制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带一路"进展情况与面临的挑战2013年,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五年多来,中国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斌  李秋静  
2021年6月,在拜登政府推动下,美、日、澳联手推出的“蓝点网络”计划正式启动,这一计划旨在推动印太地区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后疫情时期,基建领域的大国博弈和地缘竞争日趋激烈,全球基建规则主导权之争势必将进一步加剧。拜登政府极有可能以“蓝点网络”计划为抓手,推广美国基建标准,推动地缘政治扩张,撬动全球资本,进而阻碍“一带一路”倡议设施联通、政策沟通和资金融通。基于上述认识,对于“蓝点网络”计划,中国一方面应积极寻求合作,避免零和博弈,促进优势互补,加强互利共赢;另一方面也需保持底线思维,加快构建中国基建标准,做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宣传工作,进一步拓展中国基建的海外市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哲人  李大伟  李慰  
对于实施重大对外战略拓展发展空间,我国尚处在"干中学"的过程。历史上美俄日等国家曾经实施的对外战略,归纳分析背景、重点、路径、效果、影响等,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