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44)
2023(3774)
2022(3122)
2021(3151)
2020(2827)
2019(6352)
2018(6106)
2017(12312)
2016(6638)
2015(7473)
2014(7696)
2013(7822)
2012(7075)
2011(6040)
2010(6167)
2009(5990)
2008(6683)
2007(5886)
2006(5237)
2005(4868)
作者
(17302)
(14092)
(14089)
(13640)
(9091)
(6683)
(6605)
(5503)
(5437)
(5323)
(4846)
(4805)
(4768)
(4513)
(4391)
(4358)
(4271)
(4064)
(3951)
(3860)
(3577)
(3432)
(3348)
(3324)
(3256)
(3247)
(3172)
(3128)
(2828)
(2804)
学科
(23715)
(23400)
管理(23285)
(21073)
经济(21033)
(19606)
企业(19606)
(18192)
银行(18047)
(17253)
(16624)
(12437)
制度(12436)
财政(11954)
方法(11607)
(11102)
财务(11098)
财务管理(11050)
(10843)
业务(10826)
保险(10752)
企业财务(10472)
数学(10383)
数学方法(10328)
(10128)
金融(10128)
中国(9982)
(9567)
银行制(9060)
(7513)
机构
大学(84762)
学院(83962)
(36223)
经济(35349)
管理(33943)
中国(32935)
(32726)
理学(27219)
理学院(27012)
管理学(26736)
管理学院(26572)
研究(23944)
(21514)
财经(20947)
银行(20566)
(19186)
(18876)
(17585)
财经大学(15549)
(15022)
金融(14793)
(14542)
中心(13427)
人民(12173)
经济学(12068)
(11993)
(11729)
科学(11681)
北京(11646)
(11579)
基金
项目(45848)
科学(35616)
基金(34673)
研究(34173)
(28218)
国家(27982)
科学基金(24950)
社会(22489)
社会科(21323)
社会科学(21313)
基金项目(17723)
(16297)
资助(15911)
自然(15747)
自然科(15403)
自然科学(15397)
教育(15236)
自然科学基金(15146)
编号(13597)
(13373)
成果(11703)
(10907)
(10476)
教育部(9934)
人文(9654)
重点(9571)
(9550)
大学(9246)
国家社会(9229)
科研(9195)
期刊
(41000)
经济(41000)
研究(37418)
(31889)
金融(31889)
(31566)
中国(19755)
管理(11844)
财经(11377)
(9557)
学报(9395)
(9306)
科学(8434)
会计(8393)
财会(8197)
大学(7963)
学学(7688)
经济研究(7562)
(7239)
财政(7239)
理论(6101)
实践(5577)
(5577)
技术(5441)
业经(5414)
通讯(5317)
会通(5313)
农村(5019)
(5019)
(4974)
共检索到154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秀红  
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十分迅速,成为各商业银行新的竞争焦点。各行理财业务在募集资金、产品数量、资产规模等方面保持强劲增长。但在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银行理财业务风险也日益显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现象频出,有关银行理财的投诉、纠纷或诉讼也日益增多。本文试图通过对"零负收益"现象的剖析,寻找银行理财业务所蕴涵的风险,并对造成风险的深层原因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对风险防范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秋君  李巍  
结构性理财产品在理论设计上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但是,近年我国市场上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负收益"的现象。文章选取我国银行2009年至2010年发行的部分结构性理财产品,分别对其收益与风险进行分析,得出我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总体呈现收益与风险非对称且中外资银行的产品收益与风险特征差异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改善产品收益与风险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昊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国内市场震荡剧烈,全球经济增长普遍减速,受此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普遍遭遇浮亏和"业务短板"。由于理财产品大多面对普通的自然人消费者,因此,产生了较强的负面社会影响。本文从理财业务本身出发,从法律风险的角度,对理财业务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有关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俊胜  张龙清  
本文通过梳理目前银行理财业务中出现的各种"乱象",即"资金池"管理模式、不当销售、关联交易无防火墙、理财产品投资不真实、信息披露不充分,进而剖析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从本质上看,以上问题是对理财业务的信托法律关系认识不清和理解不透造成的。商业银行控制理财业务风险应确保理财资产独立、实行资金托管、严密监督关联交易、防止不当销售以及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由此,文章提出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相关政策建议:抓紧着手银行理财业务立法、建立统一协调的监管体制、密切监督理财产品营销行为、督促银行建立理财风险管理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沈咏竹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繁荣,银行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传统的业务已经难以满足商业银行的利润需求,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将目光投向个人理财市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理财知识的增长,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猛。但是随着新业务的开展,新的风险也随之而来,论文旨在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强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的策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宏昌  
近年来,理财业务中商业银行与金融消费者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通过从金融消费者和商业银行两个层面对理财产品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分析,对商业银行如何防范理财业务风险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商业银行顺利开展理财业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旭阳  
自2004年以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从小到大,发展迅猛,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由2004年的1000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8万亿元,余额也已超过8000亿元。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已经融入了本外币衍生产品交易与开发、债券集合交易、直接融资渠道扩展、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禹  
一、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的特点我国针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有规定虽然出台得比较及时,但随着商业银行相关业务的发展,势必将涌现许多新问题需要更细更深的法律工作来加以明确,银行法律风险内部控制机制仍有待完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晓燕  
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新的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面临着诸多风险,其中法律风险是制约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必须认清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东  
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在取得迅速发展、规模日渐壮大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信息披露不及时、营销宣传失真乃至欺骗客户等。对于这些现象,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说,主要是风险沟通的工作出现了问题。对银行来说,发行理财产品,既要在银行内部进行充分的风险沟通,也要与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同时做好这内、外两部分的风险沟通,才算是实现了有效的风险沟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理  李书灏  
近年来,大量的资产管理业务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形成庞大的影子银行,加大了市场风险,因此有必要研究资产管理业务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本文采集了26家样本银行的11.2万条理财产品数据,使用面板数据回归法,对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进行了总量与分类检验。研究结论显示: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对我国银行业收益有促进作用,能改善整体经营风险,但是异质型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具有差异化特征。基于此本文提出大力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完善相关监管措施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钢  张建芬  胡红兵  
近年来商业汇票银行承兑业务快速发展,承兑汇票余额持续上升,同时,因企业无力兑付到期票据而导致银行垫款的金额也有所上升。作为商业银行一项重要业务品种,承兑业务为银行带来的收益能否覆盖垫款风险?商业银行怎样降低垫款带来的资金损失?本文拟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苏珊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假借理财业务变相调节信贷规模、降低授信门槛等"异化"现象,造成一定的风险隐患。该文详细分析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异化"的四种现象及面临的相关风险,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苓宁  
银行理财作为资产管理行业中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子行业,其业务领域的风险防范是资产管理行业的重中之重在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中,银行理财、信托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基金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等设立的各类资管产品种类繁多,而且不同的产品之间多层嵌套,层层加杠杆,金融交叉领域的风险不断积累。在此背景下,由央行牵头、"三会"共同参与制定了《关于规范金融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