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21)
- 2023(3044)
- 2022(2682)
- 2021(2600)
- 2020(1948)
- 2019(4430)
- 2018(4223)
- 2017(7822)
- 2016(4361)
- 2015(4870)
- 2014(4785)
- 2013(4513)
- 2012(4455)
- 2011(3985)
- 2010(4157)
- 2009(3935)
- 2008(4125)
- 2007(3877)
- 2006(3534)
- 2005(3232)
- 学科
- 济(18170)
- 经济(18151)
- 管理(10867)
- 业(9219)
- 企(7665)
- 企业(7665)
- 方法(6513)
- 数学(5241)
- 学(5234)
- 数学方法(5082)
- 中国(5064)
- 地方(4755)
- 农(4200)
- 制(3691)
- 业经(3619)
- 贸(3550)
- 贸易(3546)
- 财(3459)
- 易(3355)
- 理论(3205)
- 体(2803)
- 融(2770)
- 金融(2768)
- 和(2704)
- 农业(2660)
- 环境(2586)
- 银(2563)
- 银行(2557)
- 发(2556)
- 地方经济(2545)
- 机构
- 大学(65826)
- 学院(63952)
- 研究(24831)
- 济(22969)
- 经济(22266)
- 管理(20641)
- 中国(18355)
- 理学(17445)
- 理学院(17079)
- 科学(16883)
- 管理学(16536)
- 管理学院(16423)
- 京(15338)
- 所(13179)
- 研究所(11946)
- 农(11260)
- 中心(11190)
- 范(10971)
- 师范(10867)
- 财(10544)
- 江(10265)
- 北京(9676)
- 业大(9603)
- 院(9232)
- 师范大学(9107)
- 农业(8957)
- 财经(8255)
- 州(8251)
- 经(7447)
- 科学院(7436)
- 基金
- 项目(41372)
- 科学(32670)
- 基金(30618)
- 研究(27814)
- 家(27718)
- 国家(27522)
- 科学基金(23257)
- 社会(17666)
- 社会科(16763)
- 社会科学(16755)
- 基金项目(16506)
- 自然(16024)
- 自然科(15717)
- 自然科学(15714)
- 自然科学基金(15394)
- 省(15257)
- 划(13663)
- 教育(12875)
- 资助(12264)
- 编号(10630)
- 重点(9479)
- 成果(8998)
- 部(8804)
- 发(8553)
- 创(7876)
- 计划(7871)
- 科研(7828)
- 课题(7711)
- 大学(7558)
- 国家社会(7532)
共检索到101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鱼耀
长期以来限于内陆国条件制约,老挝地处湄公河区域互联互通连续体核心位置的枢纽作用一直难以发挥,中老铁路的建成不仅改变了这一局面,更从整体上重塑了当地的空间格局。首先,由铁路勾连起的经济互动打破了殖民体系构建的传统发展空间。其次,铁路联通使老挝区域枢纽的结构性地位明显强化,加速其融入区域社会空间的步伐。第三,跨国基础设施推动的经济廊道建设使命运共同体逻辑日渐深入老挝的国家实践,促使以新型国际关系为基础的跨国互动空间日渐生成。由此,通过将自身置于区域空间更广泛的社会、经济转型过程,老挝逐步实现从陆锁国向陆联国的转变,并以立体式叙述挑战了传统的非历史化的线性叙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军
明清时期是否长期"闭关锁国",在专业人士眼中或许已不再成为问题,但误解仍在流行,甚至仍是很多人的"常识",因此有必要"赘述"。显然,从"海禁"、"一口通商"和其他限制性政策这三个方面看,即使是明清官方的政策也不是长期"闭关锁国",从相关政策执行中实际的微观行为和宏观效果上看,同样不是如此。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闭关锁国” 政策与政策的执行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樾
在对外经贸宣传中,“闭关锁国”和“世界工厂”的提法值得商榷。新中国根本没有实行过“闭关锁国”的政策,即使在鸦片战争前的清朝,也没有实行过“闭关锁国”的政策,不能把某一时期、某种程度的闭关自守同“闭关锁国”混为一谈。“世界工厂”是指19世纪中叶前后的英国,1850年英国的工业产品有一半以上销往国外,而其所需的大部分原料均来自外国。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的提法不符合中国在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中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
中国 闭关锁国 世界工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明
本文从增长动力与政策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了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从增长动力来看,尽管净出口不容乐观,但居民消费与保障性住房投资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政策空间来看,以结构性减税为亮点的宽松财政政策以及以准备金下调为主要手段的稳中有松的货币政策,将在维系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结构调整。然而,中国经济虽无近忧但有远虑,本文提出了加快增长模式转型等三方面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硬着陆 结构调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玉韩 侯华丽
以1991,2000,2010年中国主要城市煤炭铁路交流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煤炭调出、调入以及空间交流格局的变迁。结果表明:中国煤炭调出城市逐步向南部和西部地区扩展,"三西"(山西、陕西和内蒙古)成为目前煤炭调出量最多的地区,2010年中国煤炭调出高值区与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的分布高度吻合;煤炭调入区在空间上逐渐向西南、西北和华南延伸,高值区仍主要位于北方沿海和东北地区,以港口和工业城市为主,河北、广西和江西是调入量增长最快的省份。2010年中国形成了东北、华北、华东以及西南四大煤炭交流系统,山西的影响力开始下降,陕西和内蒙古的影响力迅速增强;煤炭运输集中在少数铁路,并主要运往北方沿海港口,形成了3...
关键词:
煤炭 铁路 城际 空间格局 演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永
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进行卓有成效的统计改革,这是统计部门正在思考和着手进行解决的问题,本文作者提出的几个问题,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庆
在外部需求前景和国内政策定位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我们把所设想的2008年可能出现的情形比喻成一年的四个季节。秋季代表"输入型软着陆",夏季代表"过热",春季代表"政策引导型软着陆",而冬季则代表"彻底的硬着陆"。我们预测2008年中国经济进入"秋季"的可能性最大。
关键词:
宏观经济 预测 软着陆 宏观政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文 冯文韬
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中一个绕不开的重大事件,历史学家一般将鸦片战争的起因和中国在战争中的失败,归结为明清时期中国闭关锁国导致的封闭与落后。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中英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重新进行了解读,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并不是流行的闭关锁国说辞,而在于英国无法忍受持续的贸易逆差。随后,我们考证了闭关锁国这个错误说法的来源,并且尝试从国家能力的角度对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形成的原因进行阐释。最后,本文提出对鸦片战争再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西方所谓“自由贸易”话语背后的历史真相,从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吸取智慧从而更好地应对当代的现实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鲍超 李秋颖 梁广林
采用市辖区统计数据、GIS空间分级方法以及重心移动模型,对1985~2010年中国城市人口、经济与用地的空间格局及重心演变轨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及城市发展方针相适应,2000年之前中国总体形成了东部沿海地区及特大城市周边地区集群式布局与东中西非均衡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2000年之后中国东中西部城市集群的现象更加明显,但全国层面逐渐形成了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空间格局;中国城市人口、经济与用地规模的重心历年均位于苏鲁豫皖交界附近,"由北向南"移动的特征最为明显,东西向的移动距离较小且移动方向不尽一致,不仅反映了区域与城市发展政策对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也反映了东中西部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浮 李宇航 于昊辰 华子宜 马力 蒋非非
研究目的:阐释大食物观与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的交互逻辑,重塑大食物观统领下的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新格局。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大食物观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全新理念、“人民至上”价值取向的具体实践、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拓展延续、适应全球复杂格局的现实需求;(2)大食物观与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关联密切,凸显人地协调的系统逻辑、统筹兼顾的整体逻辑、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逻辑和供需匹配的实践逻辑;(3)当前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实践存在偏差,耕地用途管制政策与实践需求不匹配,生态保护红线与农业生产矛盾,生态产品价值缺失导致多方弱参与,“大食物观”边界模糊加大了制度粘度与跨界操作难度;(4)未来应从精细化管控耕地用途、重构大农业生产空间、统筹山水田林湖草海沙开发与保护和创新食品全产业链空间利用模式等方面重塑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研究结论:大食物观根植于地、兴旺于业、服务于人,重塑高质量国土空间格局适应大食物观的新时代需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翁凌飞 白昊男 沈镭
线性交通廊道建设对区域景观格局产生深刻影响,科学分析廊道建设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尺度效应,明确景观格局的变化趋势,从而构建线性交通廊道建设与生态保护均衡发展格局,对铁路所在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老(中国—老挝)铁路为研究对象,基于2015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铁路沿线整体和不同类型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差异,揭示中老铁路建设对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尺度效应。研究表明:(1)中老铁路沿线区域土地利用以林地为主,2020年铁路廊道土建工程完工后,林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有所增加,部分减少的林地面积转化为耕地。(2)铁路建设导致沿线缓冲区整体景观格局的异质性增强,斑块连通程度减弱,斑块面积缩减,林地破碎度加剧。(3)整体景观和林地的斑块密度、分散指数均与铁路影响尺度呈倒"U"型关系,铁路对整体景观和林地的景观格局产生显著影响的拐点分别位于铁路两侧6 km和8 km附近。本文结果可用于评估铁路等线性交通廊道的建设对沿线景观带来的影响,对未来中国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其他国家在实现互联互通的同时,如何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景观格局保护政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骆玉鼎
1993-1996年,中国宏观经济顺利实现“软着陆”,通货膨胀率由最高时的24.6%(1994年3季度)下降到一位数,最低达到5%(1996年),同时避免了经济出现大的滑坡,保持了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率(1997年仍达到9.7%)。很多人将这段时间出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蕾 王绍强 陈镜明 冯险峰 居为民 伍卫星
净初级生产力(NPP)密切关联。基于1991年~2000年NOAA-AVHRR遥感数据、气象数据以及土壤数据和其他摘要:生态系统蒸散(ET)的时空动态是研究气候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重要因子,与生态系统的辅助数据,利用改进的生态系统过程模型(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BEPS),模拟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不同时间尺度ET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了10年来中国陆地生态系统ET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国陆地生态系统ET呈上升趋势,10年ET平均值为442.55mm/a;最高值为475.91mm/a,出现在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斌 王绍强 刘荣高 宋婷
本研究利用基于光能利用率理论的区域尺度遥感参数模型(C-Fix模型)估算了2003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PP,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模型输入数据包括叶面积指数数据(LAI)、中国地面气象站的逐日气温数据、逐日降水数据和太阳总辐射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等,模型输出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均为1km2,时间步长为1天。模拟结果表明:2003年中国陆地总NPP和平均NPP分别为4.37 Pg C和640.32 g C/(m2.年),NPP的主要分布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逐渐减小;其中海南岛南部、云南西南部和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地区年NPP最大,在1 800g~2 500g C/(...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C-Fix模型 遥感 中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韦绍音 陆汝成 林晓楠 庞晓菲 秦秋燕
研究目的:探索广西陆地边境带国土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内在多维驱动机理,为区域国土空间有序开发与合理布局、实现区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构建国土空间分类体系,采用标准差椭圆模型辨析国土空间时空演变格局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明晰国土空间演化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1)1990—2018年广西陆地边境带国土空间水平地域呈现出"中心点—过渡带—边缘层"的格局特征,垂直地域空间梯度差异显著,城镇空间规模大幅提升,农业空间持续萎缩,生态空间呈起伏变动的态势。(2)国土空间重心总体向西北方向移动,其中城镇空间重心先向东南迁移,随后呈反向迂回现象,而农业、生态空间保持东南至西北方向连续移动。(3)各视角因素对国土空间格局演化存在分异,自然地理条件是基础决定性因素,社会经济条件起主导作用,人口因素影响广泛,交通区位作用深刻,政府政策是外在驱动力,各类因子的交互作用对国土空间格局演化具有非线性增强效应和双因子增强效应。研究结论:构建合理有序的国土空间格局,应统筹各要素间的协同作用以实现整体效应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