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00)
- 2023(4215)
- 2022(3431)
- 2021(3019)
- 2020(2420)
- 2019(5431)
- 2018(4876)
- 2017(9452)
- 2016(4583)
- 2015(5102)
- 2014(4838)
- 2013(4733)
- 2012(4195)
- 2011(3729)
- 2010(4047)
- 2009(4183)
- 2008(3097)
- 2007(2747)
- 2006(2566)
- 2005(2449)
- 学科
- 融(24132)
- 金融(24131)
- 银(20979)
- 银行(20974)
- 行(20474)
- 济(17614)
- 经济(17604)
- 业(14571)
- 中国(13527)
- 企(12764)
- 企业(12764)
- 管理(12399)
- 中国金融(10827)
- 制(7940)
- 财(7472)
- 地方(6935)
- 方法(6291)
- 务(5965)
- 财务(5952)
- 财务管理(5946)
- 企业财务(5785)
- 数学(5748)
- 数学方法(5659)
- 业经(5509)
- 农(4740)
- 体(4648)
- 事业(4388)
- 体制(4204)
- 农业(3776)
- 度(3707)
- 机构
- 学院(60796)
- 大学(59412)
- 济(26826)
- 经济(26204)
- 中国(23513)
- 管理(21184)
- 研究(19984)
- 理学(17928)
- 理学院(17745)
- 管理学(17376)
- 管理学院(17269)
- 财(14578)
- 银(14216)
- 银行(13751)
- 融(13494)
- 金融(13233)
- 行(12900)
- 中心(12062)
- 京(11720)
- 财经(11468)
- 科学(10737)
- 人民(10581)
- 经(10379)
- 国人(9649)
- 中国人(9610)
- 中国人民(9551)
- 所(9490)
- 经济学(9461)
- 农(9385)
- 江(8788)
- 基金
- 项目(40043)
- 科学(31452)
- 研究(29887)
- 基金(29107)
- 家(24987)
- 国家(24752)
- 科学基金(21508)
- 社会(19710)
- 社会科(18918)
- 社会科学(18912)
- 省(16357)
- 基金项目(15019)
- 划(13156)
- 教育(12978)
- 自然(12835)
- 自然科(12574)
- 自然科学(12573)
- 自然科学基金(12335)
- 资助(11965)
- 编号(11584)
- 融(10134)
- 发(9464)
- 成果(9425)
- 重点(9347)
- 创(9195)
- 创新(8647)
- 国家社会(8568)
- 部(8368)
- 课题(8313)
- 性(8176)
共检索到99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蒋承勇
作为西方文学理论之基石的"摹仿说",形成于古希腊。"摹仿说"认定只有外部现实世界才是艺术的绝对本源和终极本体,即艺术的本质是对外部世界的摹仿。因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艺术的摹仿喻为"镜子","摹仿说"由此又被称为"镜子说"。"文学就是对现实生活的摹仿,这种摹仿以揭示普遍性的本质为宗旨"的文学本体论理论,在亚里斯多德这里臻于成熟后一直延续到19世纪并
关键词:
摹仿说 真实感 再现与表现
[期刊] 征信
[作者]
钟春平
互联网会对经济产生各种影响,金融领域自然也不例外。互联网的更广泛应用会影响金融的各个方面。从理论与现实的视角,分别就互联网对货币及支付方式、一般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企业借贷的难易程度、金融机构的冲击等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对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整体而言,互联网会对金融产生创造性破坏的影响,但金融的本身规律不会被破坏,互联网金融需要避免泡沫。
关键词:
互联网 金融 信息 投资行为 泡沫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梁镇涛 毛进 李纲
颠覆性技术的识别与预测研究在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发展需求、保障国家科技产业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专利家族视为技术单元,从对技术知识空间的改变视角定义高颠覆性专利,基于世界专利统计数据库(Worldwide Patent Statistical Database,PATSTAT)和微软学术论文(Microsoft Academic Graph,MAG)数据库,对专利的颠覆性、技术特征及“科学-技术”知识关联特征进行测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合“科学-技术”知识关联的高颠覆性专利预测方法。本文将高颠覆性专利预测问题转化为监督式二分类任务,给定专利在其公开当年的“科学-技术”知识关联和其他技术特征,以其5年后的颠覆性指标值高低作为预测目标,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高颠覆性专利具有前置知识少且非主流、技术团队实力强、商业价值被低估、长期影响力大的特点;(2)专利的“科学-技术”知识关联属性是对其颠覆性进行预测的重要特征;(3)LightGBM (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模型在综合性能与训练效率上取得了最佳表现,在半导体器件与电数字数据处理领域的实证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但颠覆性技术的预测仍是一个困难的任务,后续研究可尝试从专利语义特征与结合多源数据等角度进一步提升性能表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丹 周潇 赵捧未 樊嘉逸
[目的/意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颠覆性技术是一种另辟蹊径、容易造成技术突袭、颠覆传统游戏规则的技术。积极识别和前瞻布局颠覆性技术对实现国家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方法/过程]从技术融合视角提出一种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首先,基于专利IPC共现关系,并采用时间序列方式动态构建技术领域融合网络,利用结构熵指标识别领域融合网络中具有颠覆性的领域融合对;其次,将颠覆性的领域融合对与专利映射,筛选出候选颠覆性专利;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度剖析颠覆性专利的核心特征,筛选有效的测度指标;最后,基于深度学习Tabnet模型构建专利指标与颠覆性专利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从大规模的候选专利中识别颠覆性专利。[结果/结论 ]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共得到1 025条颠覆性专利。其中,颠覆性融合领域(G06K9,G06N3)包含443条颠覆性专利,这些专利主要涉及4大颠覆性方向: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安防和智能制造。研究结果能够为政府、产业界和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科技布局、战略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吕凯波 王晓荣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关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影响的广泛争议,是颠覆还是补充?从微观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影响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互联网金融加速了金融互联网化进程,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和利润空间受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的影响而发生了改变;从宏观层面来看,互联网金融发展加速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但也加大了货币政策实施和金融监管难度。因此,"补充论"比"颠覆论"更具说服力,互联网金融发展能够弥补传统金融的不足但无法产生颠覆性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传统金融 颠覆 补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吕凯波 王晓荣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关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影响的广泛争议,是颠覆还是补充?从微观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影响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互联网金融加速了金融互联网化进程,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和利润空间受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的影响而发生了改变;从宏观层面来看,互联网金融发展加速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但也加大了货币政策实施和金融监管难度。因此,"补充论"比"颠覆论"更具说服力,互联网金融发展能够弥补传统金融的不足但无法产生颠覆性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传统金融 颠覆 补充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安欣 刘迪航 徐硕
颠覆性技术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提升大国博弈实力的关键因素,培育和发展颠覆性技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建设美丽中国是时代的责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大势所趋。从学术论文、专利以及基于Google Trends数据的社会媒体数据出发,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颠覆性技术度量方法。以增长率指标、创新性指标和社会影响力指标测度“双碳”领域颠覆性技术,综合考虑技术对科学界、技术界以及社会经济界三方面的影响;在识别过程中,采用改进后的CDTM模型解决多源数据公共主题提取的问题;通过客观赋权计算颠覆性指数得分,度量主题的颠覆性。实证分析识别出4项“双碳”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分别是生物炭吸附技术、有机生物炭基肥料制备技术、生物质裂解生物炭技术和生物质热解生物炭技术。四项技术均与国际认可的CCUS技术相关,中国和美国在“双碳”领域研究中占据优势地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博文 白如江
为有效利用现存文献资源,深度剖析和挖掘颠覆性技术的演化脉络与演化特征,为把握科学动向、提升科技竞争力提供支撑,在系统梳理颠覆性技术演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融合Web of Science论文、德温特专利索引数据库专利和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临床试验等数据源,运用主题识别、深度学习、网络分析、可视化分析等技术,利用专利、论文文献的Word2Vec词向量模型构建结果和LDA主题识别结果,结合临床试验应用范围,研究干细胞治疗技术在“科学发现—技术创新—技术应用”生命周期中的演化脉络与演化特征。实验结果梳理得到干细胞治疗技术发展演化路线图,分为萌芽期、起步期、突变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4个阶段,并分别从数据表现、实证技术本身和颠覆性技术3个层面归纳技术发展的滞后性、复合性、突变性、扩张性等4个演化特征,与干细胞治疗技术发展的科学事实以及当前学界对其的基本认识均相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亚莉 李辽辽 常楠
颠覆性技术为中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然而,由于颠覆性技术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高不确定性特征,盲目引入颠覆性技术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甚至导致失败。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构建颠覆性技术准备度模型,探讨企业如何做好颠覆性技术引入准备工作,以促进颠覆性技术在组织中的扩散。通过对231家企业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技术准备度、组织准备度和环境准备度对颠覆性技术扩散具有积极影响;(2)组织准备度能直接促进颠覆性技术扩散,技术准备度通过组织准备度的完全中介作用促进颠覆性技术扩散,环境准备度通过组织准备度的部分中介作用促进颠覆性技术扩散;(3)不同类型准备度对颠覆性技术不同扩散阶段具有差异化影响。研究结论可为组织引入颠覆性技术决策和相关策略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炜 周德明
本文深入分析了在当今信息技术指数级发展背景下,图书情报事业所面临的大环境和诸多挑战,通过对多家咨询机构所做的信息技术未来发展预测报告进行对比,总结出五个方面的基本判断并评估了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并就调研得到的35项与图书情报领域相关的未来技术及其接受程度和演变趋势进行讨论,最后提出了我国图书情报机构未来十年可能呈现的六个发展趋势。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趋势预测 图书馆技术应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钦 李毅仁 秦铮
<正>河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河钢)是一家集钢铁生产、材料制造、集成服务为一体的大型钢铁企业,始终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变革,实现了“钢铁向材料,制造向服务”的转变。河钢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家电用钢、第二大汽车用钢制造商、世界第二大钒钛材料制造商,以及海洋工程、建筑桥梁用钢领军企业,在钢铁行业综合竞争力评估中获“竞争力极强”A+最高评级。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冯立杰 秦浩 王金凤 刘鹏 仵轩 张芷芯
作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快速且精确地识别潜在颠覆性技术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变革等具有关键意义。本文提出一种融合专利数据与社交媒体数据的潜在颠覆性技术早期识别方法,是对已有研究理论和方法的重要补充。第一,检索相关领域专利数据,对数据进行划分;第二,基于颠覆性技术的特征,选取与颠覆性技术相关的指标以构建指标体系,并计算其技术影响力;第三,依托Bi-LSTM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训练专利指标与技术影响力之间的关系,预测出候选颠覆性技术,并结合BERTopic提取技术主题;第四,通过BERTopic主题建模基于社交媒体数据提取出社会主题,并通过关注度和情感倾向对社会主题进行评价;第五,通过语义相似度,将社会主题与技术主题匹配映射,以对技术主题进行分类,进而识别出潜在颠覆性技术;第六,以医疗机器人为例,阐述该识别方法的应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Bi-LSTM模型在准确率、精准率、召回率和F1-score上均超过90%,优于其他模型;将医疗机器人领域中的潜在颠覆性技术划分为高关注度-积极态度、低关注度-积极态度与低关注度-消极态度3种类型;识别出的医疗机器人潜在颠覆性技术,能够为国家发展政策制定与相关产业布局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杨杰 孔嘉 张艺炜 王昊 邓三鸿
针对当前学者评价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准确性与全面性不足的问题,本文从颠覆性影响力的视角出发,基于引文网络的深层互引信息,将被引文献划分为颠覆性被引文献和巩固性被引文献,构建了学者影响力的二元测度框架,凝练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术特征,即“颠覆型学者”和“巩固型学者”,并提出颠覆性被引量和颠覆性h指数等指标用于学者影响力测度。实证研究基于APS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数据集的463348篇论文、9370286条引证链接、234086位消歧后作者以及诺贝尔奖(Nobel Prize)、沃尔夫奖(Wolf Prize)、狄拉克奖(Dirac Medal) 3种重要奖项得主数据,综合肯德尔秩相关性、识别比率、平均排名等方法进行指标一致性和收敛有效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颠覆性被引量和颠覆性h指数与传统指标高度一致,并且在收敛有效性上全面优于基准测度指标。颠覆性影响力能够反映学者的创新水平和潜力,二元测度框架可以对学者影响力进行准确划分,对未来创新科学家的早期识别、学者绩效与奖励制度的改革、基金项目的评审与评价、科研激励政策的制定等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良 李牧南
[目的/意义]许多现有研究依赖于专利数据来识别颠覆性技术,但这些方法在专利文本的主题聚类分析方面仍有进一步优化的潜力。[方法/过程]通过构建基于新闻影响力增强的图注意力网络,以及自适应分配注意力权重,有效捕捉和充分利用技术主题词共现网络节点关系,在生成有代表性的节点向量后再进行专利文本主题聚类分析,可以进一步辅助识别潜在的颠覆性技术。[结果/结论 ]为进一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选择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两个新兴技术领域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和实证分析显示,这种融合新闻影响力的图注意力网络聚类方法可以进一步丰富当前有关颠覆性技术识别的方法体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谭楚子
经验生成观念,观念建立并选择信息——这是纸媒时代置身实体图书馆的人文社科学人传统的治学范式。伴随数字图书馆的强势介入及学人们对其使用的日渐娴熟,传统治学范式悄然发生转型,变为对快速搜索而来的海量学术信息的组装加工或整配拼接,由此导致其发表刊出的论文数量之巨不可谓不令人浩叹,然而其中除了充塞大量的冗余信息或重复信息,却极度罕见观念创新或学术创新的真知灼见,甚至难觅一鳞半爪原创思想的闪光片断;与之同理遥相呼应,几近公开的文科“论文超市”交易竟如雨后春笋,俨然铸就一条分工明确、生机无限的产业链……上述现象,隐匿其后的恒久技术支撑究竟何在?沿循文科学人置身图书馆现场治学范式从传统到时下转型发生轨迹,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