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6)
2023(9748)
2022(7913)
2021(7164)
2020(6111)
2019(14088)
2018(14110)
2017(27261)
2016(15337)
2015(17921)
2014(18587)
2013(18244)
2012(16908)
2011(15032)
2010(15266)
2009(14169)
2008(14671)
2007(13667)
2006(11758)
2005(10858)
作者
(46054)
(38558)
(38392)
(36883)
(24472)
(18460)
(17872)
(14961)
(14462)
(13969)
(13072)
(12865)
(12324)
(12292)
(12128)
(12044)
(12012)
(11376)
(11221)
(11081)
(9738)
(9567)
(9535)
(8909)
(8842)
(8701)
(8675)
(8627)
(7915)
(7871)
学科
(64819)
经济(64760)
管理(41798)
(41495)
(33639)
企业(33639)
方法(29252)
数学(24527)
数学方法(24286)
(19913)
中国(19521)
(17408)
业经(15588)
(13731)
地方(13729)
农业(13317)
(12708)
理论(12325)
(11317)
财务(11285)
(11274)
贸易(11270)
财务管理(11247)
(10903)
(10864)
企业财务(10638)
(10374)
银行(10342)
(9826)
金融(9822)
机构
学院(226661)
大学(225663)
(89263)
经济(87142)
管理(81455)
研究(75395)
理学(69064)
理学院(68236)
管理学(66896)
管理学院(66456)
中国(57563)
(48312)
科学(47465)
(42707)
(41073)
(39595)
(36903)
研究所(35713)
中心(35212)
业大(34062)
财经(33606)
农业(32331)
(31416)
师范(31073)
北京(30514)
(30245)
(29433)
经济学(28067)
(26587)
经济学院(25519)
基金
项目(142581)
科学(109882)
研究(105960)
基金(99719)
(86488)
国家(85695)
科学基金(71991)
社会(65014)
社会科(61306)
社会科学(61287)
(57411)
基金项目(52608)
教育(49930)
(47710)
编号(45590)
自然(45168)
自然科(44028)
自然科学(44014)
自然科学基金(43216)
资助(40920)
成果(38324)
重点(32512)
课题(31791)
(31435)
(31225)
(29084)
(27331)
科研(27142)
项目编号(27135)
大学(27082)
期刊
(102907)
经济(102907)
研究(66795)
中国(46600)
(38203)
学报(37680)
(35707)
科学(32643)
教育(29333)
管理(28569)
大学(27999)
学学(26014)
农业(25187)
(21131)
金融(21131)
技术(20905)
业经(17652)
财经(17196)
经济研究(16146)
(14834)
问题(14504)
(14020)
图书(13337)
(12324)
技术经济(11426)
商业(11043)
(10927)
理论(10539)
财会(10202)
现代(10192)
共检索到342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任爽  梁振然  
从资本化的角度探讨侗族文化资本转化,能更好地实现侗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本文通过文化能力、文化产品和文化制度三种形式,构建文化资源进入市场的转化逻辑,并从侗族文化产品开发、文创产品市场化、文化资本积累、文化产品市场营销运作和利益分配保障制度5个方面对侗族文化资本转化的路径进行研究。以全新的视角对文化与资本交融创新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彤阳  韩怡敏  
图书馆肩负着保护文化遗产的功能,在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通过文献研究与网络调查,对日本图书馆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剖析了项目的实践特征,据此总结出日本图书馆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的经验,提出了加大地方特色文化遗产传承力度、加强资源数据库建设、促进多方协作以及拓宽开发渠道四个方面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图书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董永梅  
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和专题数据库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类体系在分类结构、立类面和类面间的组配关系等方面存在不足。本着基于用户的主导性原则、用户的易用性和实用性原则,整合传统文献分类法、网络自编分类法和大众分类法构建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类体系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存储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永利  赵本立  
高职院校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阵地,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平台;以开发课程为突破口,为民族文化传承奠定基础;以艺术教育为主线,创设向真向美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实践活动为引擎,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师资建设为保障,为民族文化传承保驾护航;以新媒体技术为手段,积极拓展保护及传承途径;以政企校合力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佳臻   弓越   王晓光  
智慧数据是破解目前文化遗产领域数据资源庞大但未得到有效利用困境的重要手段。文章探索文化遗产智慧数据价值如何在资源建设中逐步凝练,并在智慧服务应用中实现,从而激活文化遗产价值,促进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利用。文章选取国内外文化遗产数据资源建设与服务应用相关项目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文化遗产价值创生的逻辑与路径,首先明确参与主体、数据资源、数据标准、支撑技术四个价值创生核心要素;其次分析文化遗产智慧数据从数字化、数据化、智慧化到场景化的建设流程中,其价值激活、价值聚合、价值挖掘与价值释放的价值创生环节;最后从资源建设、服务应用、价值表达三个方面对文化遗产智慧数据价值创生实现路径进行分析,促进文化遗产智慧数据提质增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兆林  张宪昌  
民间资本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但学术界对其尚未开展系统研究。本文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民间资本的概念、特点、研究价值、角色及作用等开展研究,力求实现民间资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效能的最大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勇  高亮月  
文化是农业遗产之根,挖掘和整理这些文化内涵,有利于丰富民众精神生活,提升生活品味,从而契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保护的宗旨。垛田是江苏省中部地区沼泽地带独有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与农业景观,2013、2014年先后被遴选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垛田地貌特殊,景色秀丽,不仅出产丰饶,而且孕育了鲜明丰富的地域特色文化,主要包括永不屈服的治水精神、天人合一的农耕体系、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清淡自然的垛田美食等多个方面。兴化垛田的保护和传承一定要坚持文化优先,在深入调研挖掘的基础上作战略谋划,才能使其发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凌燕  
当今,以创意产业为核心的市场化经营道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以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音乐舞蹈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其创意产业开发的有效途径,使"江苏模式"的大运河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国样板区和示范带。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音乐舞蹈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的开发应遵循金字塔式分层开发原则、特色文化版块统筹规划原则、主力产业推动原则。认为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音乐舞蹈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的开发战略重点,应包括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音乐舞蹈文化遗产的旅游产业开发、演艺产业开发以及数字艺术创意产业开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凯  
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成功,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的发掘、利用与保护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只有协调好挖掘开发和传承保护之间的永恒矛盾,才能真正突出大运河的历史脉络和当代价值。文化资本理论不仅为开发和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野,还有助于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大运河在淮安城市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借助布迪厄文化资本的理论,以淮安市为例,聚焦淮安特色运河文化遗产资源,形成淮安大运河文化带,通过兴建水工博物馆,打造中国漕运城,运河故事开发,文创产品开发等多种形式,实现文化资本对淮安文化产业的正向驱动作用,进而积极推动淮安运河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晨杰  
以上海老城厢地区的道路街巷传统地名为例,从地名的产生时间、命名特征及演变、保存及消失状况等基本特征分析入手,借鉴联合国及我国所公布的关于认定地名文化遗产的标准及原则,从历史悠久程度、持续使用时间及文化的独特性三个方面探析该类地名文化遗产的评价体系,以确定保护内容,并据此建立保护框架,为推进关于地名文化遗产的认定以及保护的系统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韩超凡  金露  
古村落丰富的文化遗产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因此如何兼顾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旅游开发,以促进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古村落保护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为例,分析其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尝试提出针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措施,以探索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旅游发展之间的耦合发展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悦  石美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是遗产旅游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若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或者说若要将其推向旅游市场,就必须面对三个基本问题,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不能开发、由谁来开发、如何开发。为此,文章选取了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对上述三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着与上述问题相应的三大矛盾,即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开发主体之间的矛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故而文章对其进行了多侧面的跟进研究,希冀能够引起人们的广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范炜   曾蕾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引爆的AI新时代,AI技术产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发展局面。新技术不断涌现、迭代更新速度极快。借助AI发展东风,智慧数据的生成进入了高效、深化、多模态集成的新阶段,提升了数据驱动的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创新手段与形式的丰富度与可行性。本文旨在探索面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智慧数据生成。首先,从AI技术视角,对文化遗产智慧数据的内涵与价值进行回顾而知新;其次,系统化分析从多元异构数据资源生成智慧数据的典型做法;再次,以羌年为例,探讨非遗活态文化的智慧数据生成思路;最后,总结归纳AI赋能文化遗产智慧数据生成路径的四点参考策略。图3。表1。参考文献69。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业红  闵庆文  钟林生  成升魁  张丹  龙登渊  
作为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旅游开发作为适应性管理的有效手段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提出较晚,包括旅游开发在内的研究比较薄弱,特别是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则涉及更少。在对农业文化旅游发展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从江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提出了从江"农业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风情"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同时对旅游开发的前提、目标、原则、关键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吕寒  朱婷  
该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机制。与文化遗产无关和相关的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表明,成功申遗将通过直接需求效应和外部性效应两种机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证检验表明,申遗成功对地区经济增长确实存在正的经济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