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78)
- 2023(13617)
- 2022(11045)
- 2021(10135)
- 2020(8105)
- 2019(18256)
- 2018(18016)
- 2017(33064)
- 2016(17838)
- 2015(20535)
- 2014(20669)
- 2013(20352)
- 2012(18999)
- 2011(17511)
- 2010(17483)
- 2009(16825)
- 2008(16730)
- 2007(14838)
- 2006(13614)
- 2005(13069)
- 学科
- 济(96204)
- 经济(96096)
- 管理(54401)
- 业(47011)
- 企(37711)
- 企业(37711)
- 方法(31389)
- 中国(28893)
- 数学(27356)
- 数学方法(27161)
- 农(22377)
- 地方(21306)
- 财(21111)
- 制(20702)
- 业经(20268)
- 学(17073)
- 贸(16219)
- 贸易(16208)
- 易(15790)
- 体(15153)
- 银(15147)
- 银行(15134)
- 融(14981)
- 金融(14978)
- 行(14620)
- 农业(14525)
- 环境(13728)
- 地方经济(13594)
- 发(13107)
- 和(12057)
- 机构
- 大学(270153)
- 学院(265523)
- 济(127981)
- 经济(125728)
- 研究(101419)
- 管理(96066)
- 理学(80867)
- 中国(79888)
- 理学院(79878)
- 管理学(78781)
- 管理学院(78258)
- 财(60478)
- 京(58011)
- 科学(54827)
- 所(50545)
- 财经(46627)
- 研究所(45002)
- 中心(44706)
- 经(42427)
- 经济学(42396)
- 江(40730)
- 农(38420)
- 经济学院(37795)
- 北京(37620)
- 院(36255)
- 范(35428)
- 师范(35170)
- 财经大学(34454)
- 业大(32237)
- 州(31491)
- 基金
- 项目(166364)
- 科学(133185)
- 研究(125092)
- 基金(124524)
- 家(107811)
- 国家(106970)
- 科学基金(91386)
- 社会(85854)
- 社会科(81467)
- 社会科学(81449)
- 基金项目(63934)
- 省(60074)
- 教育(56634)
- 自然(53843)
- 自然科(52577)
- 自然科学(52564)
- 自然科学基金(51681)
- 划(51625)
- 资助(50333)
- 编号(47919)
- 成果(41108)
- 部(39051)
- 重点(38364)
- 国家社会(37948)
- 发(37187)
- 制(36043)
- 课题(34432)
- 教育部(34405)
- 中国(34050)
- 创(33600)
- 期刊
- 济(153056)
- 经济(153056)
- 研究(92759)
- 中国(60618)
- 财(47839)
- 管理(39980)
- 学报(38076)
- 科学(37621)
- 农(37062)
- 大学(30595)
- 融(29759)
- 金融(29759)
- 学学(28465)
- 教育(28140)
- 财经(25634)
- 经济研究(25587)
- 农业(24619)
- 技术(22853)
- 经(22346)
- 业经(20461)
- 问题(20275)
- 贸(18486)
- 国际(17132)
- 世界(16983)
- 技术经济(14531)
- 业(13773)
- 经济问题(12374)
- 统计(12316)
- 现代(12212)
- 版(12040)
共检索到436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志海 崔景俭
借鉴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成果 ,简要总结了我国二十余年制度变迁的人性化逻辑 ;指出了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单位制度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制度的转变 ,是一个合乎人性化逻辑的制度变迁过程
关键词:
制度变迁 道德人 经济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许源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反贫困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为世界反贫困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的扶贫制度设计主要是建立在"道德人"的人性假设基础上的,从而导致了扶贫过程中的权力不受监督以及民主的缺失,进而降低了扶贫绩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基于"道德人"的制度安排因扶贫实践中出现的各种不端以及腐败行为而失去解释力,使得以"经济人"的属性来看待政府扶贫行为成为必要。当前,重要的工作是建立和完善扶贫绩效评估制度、扶贫参与制度和扶贫权力约束制度,以进一步规范扶贫行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军 朱方明 陈健生
回顾经济学史上各种划时代的人性假设 ,构建出符合当前社会实践需要的经济学研究范式 ,对于提高人类经济行为的自觉性 ,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后斯密时代的“管理人”以及马克思有关论述的“自由人”假设 ,是划分经济学研究范式历史变迁的标志 ,贯穿这三大人性假设的主线是“自由”原则 ,而经济学研究范式变迁的实质则是对不同“主体自由”的扬弃过程。我们应当以“知识人”假设 ,作为构建当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人性基础。
关键词:
人性假设 经济人 管理人 自由人 知识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郭新华 郁惠英
亚当·斯密在创立“经济人”的理论假设时,不会想到它会对西方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也决不会想到它会成为经济学思想史上争论最多的问题。本文从“经济人”所反映的三方面特点,辨析它的真正归宿。 “经济人”假设第一个方面的特点,是对现实经济生活的远离,表明它已经超出经济学的范畴。 围绕着“经济人”的理论假设,西方经济学家已经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来加以证明,似乎现在离证明的结束还遥遥无期。主流经济学家都把它看成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前提,单纯的为己、利己的自利行为,既不损人、也不利人,这是最低的和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所谓的“底线伦理”。“底线伦理”一端连着法律,另一端连着类似宗教的信仰、信念的东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敬威 于伟
人性假设代表一门学科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命题特征与逻辑倾向,并以此影响理论建构与实践。"经济人"假设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具有深远影响,却陷入了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假设起点推导"教以成人"教育目的的逻辑悖论,"经济人"逻辑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显性资源收益性导向违背了育人的初衷、短周期的反馈形式加剧了教育实践的短视、单一的培养目标造就了单向度的人等问题,使其虽具有较高接受度但却易使教育实践走向功利主义。"教育人"是基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出的人性假设,"教育人"逻辑更具教育实践与教育学的"合理性",更符合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宏观层面遵循新时代对教育的新导向,中观层面构建牵引性教育反馈机制,微观层面明晰协整性教育多元评价体系相结合,最终达到以经济实践手段促进教育目标、实现"教以成人"的核心目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尽管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假设——经济人是一个追求私利最大化的抽象个体,但这一概念却源于功利主义哲学;功利主义的原初出发点是从社会角度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自利"仅仅是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的手段。然而,随着"无形的手"的流行导致了功利主义的蜕化,结果,行为功利主义逐渐排斥了"社会利益最大化"这一目的而片面强调"自利"这一手段;最后,"自利"手段也蜕变为"目的",从而导致了"自利人"也为"经济人"所代替。
关键词:
经济人 功利主义 行为功利主义 为他利己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俊鹏 颜娟
随着人性化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人性化管理被广泛运用于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的人性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文章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思想进行了探讨,对人性化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人性化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建议,旨在推动我国高校学生的人性化管理工作。
关键词:
高校 学生管理 人性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伟平 傅一敏 冯亮明 董加云 卢素兰
基于新中国70年来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文本及历史实践,运用产权和市场交易制度的演进理论作为理论工具对集体林权制度的源起、变迁历程及其内在逻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林权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大致经历了林权初始设置、集体林权的形成与发展、集体林权"分与统"的两难抉择、集体林权制度的基本确定与深化改革4个阶段,过程虽然曲折但总体是成功的。由于森林功能多样性及经营长周期性的特点,林权制度变迁选择与农地制度变迁不同的路径。改革的经验启示主要有:信念和认知的力量能够决定制度变迁的方向;政府主导、各界人士广泛参与是改革成功的基因;面临不确定性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式。在生态文明全面深化时期,解决林业问题,制度是重要的,改革是不可间断的事业。
关键词:
林权制度 变迁 逻辑 经验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魏成元
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人”是有限理性的经济行为人、一种内在的经济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其原本属性规定有别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其深刻的理论内核和思想精髓使之成为西方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石 ,并为整个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制度的选择与安排奠定了基础和基本框架。“经济人”假定对科学构建我国市场经济制度、规范社会分工与经济社会秩序同样具有前提性的基础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经济人 制度安排 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秩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贺卫
试论市场经济中的人性——经济人假设□贺卫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在资源稀缺的环境中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展开的,人的行为特性对其经济活动有着始发性的影响。因此,作为研究人类经济活动规律的经济学,其实质就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科学。经济学总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伟光 刘彬 聂世坤
在新技术革命、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冲击下,国家行为体的权力、利益、观念等结构性变化驱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加速变迁。中美两国是最重要的国家行为体,代表制度整合和制度分立两股力量,双方的制度博弈将决定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变迁的方向。未来,真正的多边主义与伪多边主义、全球化和逆全球化、霸权和反霸权将在国际舞台上不断角力,全球经济治理制度网络将呈现复杂性增强和区域化增进的特征。面对中美两国的制度差异,需要承认制度多样性,提升制度包容性,才能深入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卫 王浣尘
从五方面论述了经济人假设遇到的重大挑战 :一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二是西蒙的有限理性说 ,三是威廉姆森的机会主义说 ,四是莱宾斯坦的X低效率说 ,五是诺斯的意识形态说 ;提出了经济人一词已名不符实、应以“效用人”取代经济人的设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宏力
新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具有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者统一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之中。从历史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呈现由农村土地小农私有,家庭经营、互助经营和合作经营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又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最后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演进轨迹。从理论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是权利配置服务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配,服务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服务于社会主义道路。从实践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有着权利核心—权益核心—权能核心,集权锢农—分权富农—赋权强农,权利封存—权利调整—权利交易三条可循的线索。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趋向可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坚持和三个改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苗庆红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同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双重转型。中国经济的双重转型构成中国财政制度变迁最重要的制度环境。笔者将财政制度变迁置于中国经济转型这个制度环境下进行研究,沿着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路径,分析财政制度变迁的背景和内容、绩效和问题,揭示财政制度变迁和中国经济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总结财政制度变迁的演进逻辑,并根据变迁逻辑对未来财政制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指出下一步财政制度改革要从具体的技术制度层面以及价值层面去构建一个由规范财政收入一翼的现代税收制度、规范财政支出一翼的现代预算制度以及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政府间财政关...
关键词:
中国经济转型 财政制度变迁 资源配置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