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40)
- 2023(7751)
- 2022(6697)
- 2021(6587)
- 2020(5423)
- 2019(13116)
- 2018(12831)
- 2017(22631)
- 2016(12852)
- 2015(15093)
- 2014(14915)
- 2013(14303)
- 2012(13095)
- 2011(12134)
- 2010(12220)
- 2009(10952)
- 2008(10715)
- 2007(9117)
- 2006(8209)
- 2005(7559)
- 学科
- 济(50890)
- 经济(50842)
- 管理(25986)
- 业(23453)
- 方法(22919)
- 数学(21309)
- 数学方法(21026)
- 中国(18213)
- 企(18102)
- 企业(18102)
- 农(12945)
- 教学(12495)
- 制(11538)
- 贸(11312)
- 贸易(11307)
- 易(11108)
- 财(10519)
- 理论(10369)
- 业经(9564)
- 教育(9363)
- 学(9175)
- 体(8770)
- 银(8208)
- 银行(8186)
- 农业(8067)
- 学法(8010)
- 教学法(8010)
- 行(8002)
- 融(7953)
- 金融(7952)
- 机构
- 大学(175744)
- 学院(172684)
- 济(77086)
- 经济(75787)
- 研究(69780)
- 管理(59757)
- 中国(52285)
- 理学(50811)
- 理学院(50112)
- 管理学(49223)
- 管理学院(48884)
- 科学(40286)
- 京(39299)
- 所(35441)
- 财(33975)
- 研究所(32381)
- 中心(30156)
- 农(29743)
- 范(26762)
- 师范(26510)
- 财经(26273)
- 北京(26021)
- 江(25066)
- 院(24842)
- 经济学(24565)
- 业大(24378)
- 经(24295)
- 农业(23144)
- 经济学院(21974)
- 师范大学(21846)
- 基金
- 项目(113650)
- 科学(88547)
- 研究(86219)
- 基金(80716)
- 家(71244)
- 国家(70682)
- 科学基金(58937)
- 社会(53542)
- 社会科(50805)
- 社会科学(50790)
- 教育(43390)
- 省(42868)
- 基金项目(41837)
- 划(37292)
- 自然(35933)
- 自然科(35097)
- 自然科学(35085)
- 自然科学基金(34489)
- 编号(34105)
- 资助(33763)
- 成果(29060)
- 部(27127)
- 重点(27078)
- 课题(26312)
- 发(24610)
- 中国(24205)
- 创(23534)
- 教育部(23462)
- 国家社会(23243)
- 大学(22835)
共检索到277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丽
纵观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教学评价发展历程,可以从20世纪90年代初素质教育的提出及21世纪初新一轮课程改革等具有标志性的教育教学改革出发,将教学评价粗略地分为"选拔为先"的传统教学评价、"发展导向"的现代教学评价和"素养为重"的当代教学评价三个阶段。"选拔为先"的评价偏书本、惟纸笔、重分数、重结果;"发展导向"的评价目标多维、主体多元、指标全面、重过程;"素养为重"的评价则聚焦素养、倡导"绿色"、方式多元、关注公平。各时期的教学评价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当然彼此间界线并非泾渭分明,而是互有过渡与渗透。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教学评价 改革与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小微 胡雅静
本文将教学改革置于40年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来考察其发展历程及演进脉络,以重大政策昭示、开启或转换的重要节点来梳理教学改革发展线索。在这一进程中,教学改革变化极大、精彩纷呈。教学改革每前进一步,都带来了教学价值取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技术、教学模式和策略、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方式、师生关系及教学文化的明显变化,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文章最后以反思与展望的方式,讨论了40年来反复出现、还将继续的若干二重旋律:在输入与输出关系上,教学改革是在"跟跑"与"领跑"之间寻找适合的度;在效率与公平关系维度,教学也在微观领域探寻教育的公平之路;从制度与文化的关系视角看,在模式与制度创新中不断地生成新的教学文化;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上,出现了经由政策转换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互动共生的新局面;在历史与未来的交点上,教学改革将继续聚焦深度学习,为未来的学习开辟新天地。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改革开放40年 反思与展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平
高职课程教学评价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存在较多弊端,在对高职课程教学评价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素养视角下的教学评价改革的基本思路,并以程序设计类课程为例,设计了课程教学评价方案,给出了实施过程,分析了改革效果。
关键词:
教学评价 职业素养 高职课程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肖菊梅 李如密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教学论史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学科对象的确立、学科性质的明晰、学科体系的构建以及研究内容的深化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可归纳为:"分割性"与"整体性"、"发展史"与"问题史"、"越界性"与"划界性"以及研究队伍薄弱等。基于此,研究者须注重教学论史研究的整体性;增强教学论史研究的问题意识;加强教学论史研究的规范性以及加快教学论史研究队伍建设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思洛 聂颖
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科学计量与评价成为重要关注内容。文章基于“科学计量智慧(metric-wiseness)”,结合科学评价的定义提出内涵更丰富、内容更具体的科学评价素养;阐释两者关系、科学评价素养构成要素和层次结构、科学评价素养教育的意义和实施主体。科学评价素养是全体公民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由评价意识、评价知识、评价能力和评价伦理构成,是科学计量智慧的拓展和深化。科学评价素养教育实施主体包括高校、图书馆、行业协会等,开展科学评价素养教育有助于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耀宗 刘志敏
改革开放40年来,基于财政体制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双重牵引,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多元化筹集教育经费、建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最终形成了现代教育财政制度,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力资本。改革开放初期,教育财政基于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呈现出分权型雏形,教育支出绝对规模扩大,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恢复;1985年以后逐步建立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制度,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政策工具确立,教育经费总量及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增长;1998年开始起步建设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确定了"三个增长"政策目标,强调政府应承担更多教育投入责任,4%政策目政标实现;2013年起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财政制度,实施全口径教育预算制度,厘清政府间教育事权与教育支出责任划分,健全教育投入机制,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婷 金哲
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主力军,其专业发展的40年历程显示出三个方面的变化:教师发展方式从国家培训转向校本研修,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经历了"被动化"、"制度化"的寒冬之后,逐渐走向"自主性"和"无痕化"的暖春;教师研修课程从知识为本转向素养为重,包括课程目标、实施过程、评价方式在内的指向教师专业素养的研修课程也得到充分的探索;教研制度经历了从传统模式到现代形态的变革,PISA考试之后,上海的教研制度备受海外瞩目,其所折射出的中国教研制度的特征与亮点,也在文中得以集中探讨。
关键词:
培训 研修 教学改革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俊忠
作者通过对北美10所大学的考察,对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保证招生质量、研究生交费上学等问题进行了国内外的对比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慧颖 张兵
信息素养是大学生必备的能力素质。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改革要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入手,在培育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基础上,按照学生不同阶段的信息素质状况和能力素质递次成长的规律,构建层次递进的教学内容;要充分利用MOOC与翻转课堂、SNS平台、虚拟学习社区和实践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景,推行随机通达的教学模式;要以关注学习过程评价为重点,建立以"过程考核为核心、结果考核为补充"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
信息素养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宇芳 李晓玲 符礼平 许美荣
信息素养课程是本科生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从通识教育的视角提出信息素养通识教育课的理念,设计以科研选题为基点,以学术探究进程为线索的教学内容体系,并根据复旦大学信息素养通识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教学效果分析,总结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初景利 刘敬仪 张冬荣 李玲
[目的/意义]信息环境的转变、科研范式的演化为信息素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为此,需要重新认识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局限,推动从传统信息素养教育向泛信息素养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加快国内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变革。[方法/过程]通过分析信息、信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及其演化过程,对比信息素养教育与泛信息素养教育两个体系,以中国科学院大学泛信息素养教育为例,剖析信息素养教育正在发生的结构性变化。[结果/结论]从信息素养教育向泛信息素养教育转变的关键是:教育目的需要明确,教育目标需要进阶,教育视角需要转换,教育效果需要体现。从信息素养教育到泛信息素养教育的实现策略是:培养用户从一般能力到高级能力,跨越信息素养教育的学科边界,实现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与体系变革,注重教育教学技术方法应用,建构泛信息素养教育适用场景,加强泛信息素养教育空间配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立波 林晓 卢景 倪穗华 谢丽萍 韩慧 陈二军 段宏 林敏莉
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第二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学校。学校会计专业招生和在校生规模占全校一半以上,居广州市同类专业之首。从2003年起,围绕"素质为先,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学校会计专业以课题为引领,通过4轮持续8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构建、教学模式及教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专业建设引领全省,课改经验辐射到全国财经类中职学校。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会计专业 教学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齐瑞福 陈春花
国有企业出资人、国资委、董事会、国企高管和国企员工等之间复杂的多级委托代理关系、权责体系不完善是国企治理结构复杂性的主要原因。国企高管价值的多种形态和不可分割性是高管价值评价复杂性的主要原因。国企治理结构复杂性和高管价值评价复杂性共同导致国企高管激励与约束机制复杂性。国有企业应该重点从选拔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国企高管、逐步推进资本运作、实施分类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钢
2014年9月初正式下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实施意见》特别强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促进社会公平,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对推进素质教育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深化考试形式与内容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余闻婧 吴刚平
在不同语境下,教师教学评价素养可以分别理解为教师评价行为的特征、教师评价学生的手段以及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机制等不同形态。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三种形态,在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功能特点、发展路径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教师 评价素养 形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