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8)
- 2023(10936)
- 2022(9832)
- 2021(9253)
- 2020(7792)
- 2019(18258)
- 2018(18066)
- 2017(34650)
- 2016(19396)
- 2015(22154)
- 2014(22080)
- 2013(21801)
- 2012(20279)
- 2011(18263)
- 2010(18109)
- 2009(16123)
- 2008(15375)
- 2007(13314)
- 2006(11668)
- 2005(10147)
- 学科
- 济(73256)
- 经济(73173)
- 管理(51089)
- 业(48261)
- 企(39409)
- 企业(39409)
- 方法(34223)
- 数学(29709)
- 数学方法(29306)
- 农(20712)
- 地方(19114)
- 学(18806)
- 中国(18680)
- 财(16777)
- 业经(16076)
- 农业(14149)
- 理论(13467)
- 教育(12249)
- 环境(12100)
- 和(12099)
- 贸(12078)
- 贸易(12071)
- 制(11736)
- 易(11638)
- 技术(11434)
- 务(10363)
- 财务(10305)
- 财务管理(10286)
- 划(10053)
- 企业财务(9731)
- 机构
- 大学(269035)
- 学院(266976)
- 管理(105134)
- 济(97376)
- 经济(95011)
- 研究(92732)
- 理学(91604)
- 理学院(90465)
- 管理学(88703)
- 管理学院(88236)
- 中国(64686)
- 科学(62381)
- 京(58760)
- 农(49151)
- 所(47960)
- 业大(44779)
- 研究所(44407)
- 江(43212)
- 财(42370)
- 中心(41628)
- 范(39377)
- 师范(38919)
- 农业(38879)
- 北京(36440)
- 财经(34222)
- 院(33750)
- 州(32518)
- 师范大学(31707)
- 技术(31213)
- 经(31100)
- 基金
- 项目(191231)
- 科学(148443)
- 研究(138072)
- 基金(135532)
- 家(119586)
- 国家(118558)
- 科学基金(100497)
- 社会(82426)
- 省(78396)
- 社会科(77741)
- 社会科学(77713)
- 基金项目(73111)
- 自然(68359)
- 自然科(66665)
- 自然科学(66643)
- 自然科学基金(65416)
- 划(65108)
- 教育(64642)
- 编号(57285)
- 资助(56028)
- 成果(46407)
- 重点(43466)
- 部(41445)
- 发(41183)
- 课题(40578)
- 创(39398)
- 科研(36907)
- 创新(36685)
- 计划(35915)
- 大学(34992)
共检索到387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允漷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地处无锡郊区小镇,周边社区环境、教育资源没有什么优势,但是学校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始终把教育改革作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主旋律,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尤其是近三年来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引起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专家、同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北扬
肃南二中和勐罕镇中学两所学校,以人类学的经济文化类型为理论依托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在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学校与社区间的联结,解决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信息、技术、文化资源匮乏等给校本课程的深入开发带来困难。民族地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要依赖于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给予资金、技术支持,在教师培训中使用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积极整合社区文化资源。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乡镇学校 校本课程开发 社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胡迪雅 李玲岩 李雅悠
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专业发展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对其具体过程与机制的描述分析尚不充分。丽江地区三所个案小学的田野调查揭示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形成实践共同体进而实现群体专业发展的过程。研究发现,校本课程开发通过提供目标和领域、确定成员与边界和形成有效实践与互动来确立实践共同体的结构,通过赋予利他的意义与价值、营造学习的情境与过程以及内化身份认同与心理归属来提供实践共同体的意义元素;民族与乡土文化传统有利于教师实践共同体的维持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总结民族地区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实践共同体建构模型,并提出制度保障与组织支持方面的建议。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建构教师实践共同体的丽江经验对其他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依武
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话题。如何结合学校的资源特色和学生的发展需要研制个性化的校本课程是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时代中学是上海市中心唯一的一所寄宿制中学,三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兼顾国家课程、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的课程体系,实现基础教育改革的多赢效应。本文从该校校本课程研制的理念思考入手,展示校本课程研制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操作的各个方面,深入讨论校本课程研制中的理念和实践问题,诠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个性化内涵。
关键词:
校本课程 个性课程 校本评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辉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力推广 ,基础教育中校本课程的研究如火如荼。与此同时 ,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研究也不甘落后 ,每个学校都力求凸显自己的研究特色。本文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八所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研究资料进行分析 ,发现各个培智学校在校本课程研究中 ,没有充分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 ,扩大了校本研究的范围 ,造成校本特色不明显 ,甚至违背了培智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同时 ,也说明我国培智教育国家课程改革的滞后性 ,误导了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研究。
关键词:
培智学校 校本课程 研究 个案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文化引领自主为先学科培优国际融合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其前身是享誉省内外的南菁书院,由江苏学政黄体芳在左宗棠的协助下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创办。"南菁"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和学新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概念认识问题导致开发范围狭窄;三级课程管理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导致开发活动比较随意;没有整体规划,缺乏制度规范;专家的咨询作用发挥不够等。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增强校长的课程领导意识和能力,整体规划学校课程开发活动;建立健全学校课程制度,规范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充分使用学校的课程开发权,对国家和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建立学校与课程专家有效互动的合作机制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凯鸣
智力障碍儿童所表现出的个别差异,常常比正常儿童更为显著,创造出针对个人特征展开的“个别化”教育模式,是决定特殊教育成败的关键。为了真正实施“个别化”的特殊教育,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重在开展校内的教育行动研究,加强校本课程的规划与开发,努力实施系统的校本管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施课程资源动态的信息管理,通过教学信息资料的获取和构成、整理和储存、转换与流通、运用与创新,使每个教学人员都是课程资源库的使用者,也是课程资源库的建设者,同时可以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的学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波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它既可以是学校对国家的预留课程空间进行开发的过程,也可以是学校"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过程,这使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学校成为可能。基于这一理解,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校发展的自主性,这是构建特色学校的实质与目的;着力于学校文化的更新,这是构建特色学校的核心与灵魂;立足于学校的课程资源,这是建构特色学校的基础与条件;重视校本管理体制建立,这是构建特色学校的保障与支撑。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 特色学校 内在机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田立君 陈旭远
本文以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东长甸小学为例,对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探讨。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采取分科课程和学科渗透相结合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按照模糊性、差异性、自主性、鼓励性、全体性、知行合一六大原则组织教学;以吟咏诵读教学、情境化教学、趣味化教学和生活化教学为其基本的教学策略。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同时兼顾到教师的个人特征和内容本身的设计。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国学 小学 课程组织 课程实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学平
介绍了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指明了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开发的内容,开发的步骤及阶段,开发的预期成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玉珍
本文试图暂时悬置“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个课程术语的种种概念分析 ,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的口号。以此为前提 ,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了这一口号所包含的种种新的课程观点和主张 ,所隐含的种种课程信念和理论假设 ,以期从基本观点和理念上更深入地认识校本课程开发。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崔允漷 夏雪梅
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内地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教学意义上的课程建设活动是一种自发的、仅限于课或者科目层面上的课程活动 ,严格地说 ,这只是一种教学意义上的活动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的探索是在西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影响下 ,少数学校进行的规范的、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整合实践活动 ;作为国家政策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对前两种活动的超越 ,它预示着中国校本课程开发时代的到来 ,体现了学校教育共同体的课程权利得到保障。最后 ,作者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价值定位、课程能力建设、审议机制与资源共享等 ,来展望新的地平线
关键词:
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