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8)
2023(4855)
2022(3918)
2021(3630)
2020(2815)
2019(6484)
2018(6240)
2017(12051)
2016(6336)
2015(7048)
2014(6985)
2013(6955)
2012(6391)
2011(6017)
2010(6126)
2009(5770)
2008(5670)
2007(4986)
2006(4555)
2005(3972)
作者
(19200)
(15942)
(15921)
(15153)
(10324)
(7672)
(7231)
(6220)
(6212)
(5599)
(5566)
(5541)
(5117)
(5024)
(4911)
(4834)
(4676)
(4665)
(4658)
(4592)
(3887)
(3777)
(3723)
(3696)
(3561)
(3481)
(3408)
(3321)
(3182)
(3103)
学科
(28128)
经济(28095)
管理(21193)
(15840)
(13109)
企业(13109)
中国(11314)
方法(8630)
地方(7525)
(7065)
资源(6497)
数学(6489)
数学方法(6426)
(6278)
城市(6217)
业经(6193)
环境(6096)
理论(5959)
(5848)
(5794)
(5324)
(4902)
城市经济(4435)
农业(4420)
(4088)
人事(3898)
人事管理(3898)
土地(3719)
技术(3688)
(3663)
机构
大学(101256)
学院(99446)
(38467)
经济(37404)
管理(36964)
研究(34390)
理学(31302)
理学院(30855)
管理学(30426)
管理学院(30216)
中国(24919)
(22488)
科学(21937)
(18370)
(16999)
(16388)
师范(16324)
研究所(15467)
中心(15168)
财经(15116)
(14903)
北京(13863)
(13690)
师范大学(13431)
(13115)
(12696)
业大(12665)
经济学(12461)
(12384)
财经大学(11283)
基金
项目(67133)
科学(53965)
研究(49703)
基金(49612)
(43366)
国家(43018)
科学基金(37294)
社会(33330)
社会科(31628)
社会科学(31615)
基金项目(26769)
(24888)
自然(23367)
自然科(22706)
自然科学(22701)
自然科学基金(22259)
(21973)
教育(21783)
编号(19950)
资助(18266)
成果(16331)
重点(15142)
(14973)
(14921)
国家社会(14402)
(13514)
课题(13514)
教育部(12763)
创新(12628)
(12618)
期刊
(45231)
经济(45231)
研究(31554)
中国(18821)
学报(15679)
科学(15061)
(14009)
管理(12500)
(11189)
大学(11051)
教育(10522)
学学(9988)
财经(8521)
资源(8368)
问题(8235)
图书(8001)
农业(7546)
(7519)
业经(7030)
(6993)
城市(6833)
技术(6467)
经济研究(6275)
(6263)
金融(6263)
书馆(6062)
图书馆(6062)
现代(5726)
(4342)
(4274)
共检索到146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波  崔玲  
从雨水收集、渗透、储存等方面入手 ,提出改造城市非透水性硬化地面铺装为透水性铺装、利用城市凹地作为泄洪储水空间、建立雨水收集储存体系及排水管沟的透水设计等思路 ,分析了建立城市雨水资源利用体系的可行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思思  
雨水管理是缓解城市水资源危机、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战略和措施。梳理了西方城市雨水管理的发展脉络,对当前西方国家的可持续城市雨水管理,从发展趋势、方案决策、技术手段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可持续、近自然和多功能已成为城市雨水管理的根本目标,在制定技术方案时强调预防优先、源头控制以及工程和非工程管理实践的结合,并通过法规、行政、经济措施保障实施。对我国城市雨水管理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宏  梁献超  刘艳阳  
针对城市内涝、雨水流失和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分析了美国利用雨水营造雨水景观的成功案例如"雨水花园"和"绿色街道"工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园林景观的手段和材料加强城市雨水蓄滞能力,提高雨水下渗量的景观途径,并分析了具体办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董淑秋  韩志刚  
针对我国面临的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问题,融合最新雨洪利用与管理理念,提出"生态海绵"地区的雨水利用规划理念,从城市规划层面前瞻性提出雨水资源化的途径。研究优化探讨"生态海绵"的构建技术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生态海绵"对雨水的渗透及滞留利用,实现水资源保护、城市防洪、水景观及水污染控制的综合效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左建兵  刘昌明  郑红星  
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雨水资源,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缺水状况,而且能够涵养与保护水资源、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内涝,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前世界上很多城市都开展了雨水利用方面的研究。如何科学的评价雨水利用的成本效益是城市雨水利用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城市水文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建立了城市雨水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对北京市2007年267项雨水利用工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北京市雨水利用效益指数α达到了2.3,综合效益非常显著;②根据α的值,将全市分为4个区:①雨水利用无效益区(α<1.0),包括朝阳区、西城区、东城区和丰台区,占22.2%;②雨水利用低效益区(1.0≤α≤1.5),包括通州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东春  汪元元  
北京水资源严重匮乏,加之大城市雨水利用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北京市雨水利用现状、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促进建设开发、制定技术标准、经济激励政策、运营监管和宣传教育五方面提出北京市雨水利用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超  徐向舟  李美娟  许士国  
城市雨水利用最突出的效益是其生态、社会效益,因而通过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有利于城市雨水利用的实施和推广。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雨水利用激励措施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以大连市为例,根据雨水利用的成本和效益分析,提出相应的雨水利用激励措施,即:以补贴为主,兼顾其它经济手段;对于不同组织模式,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同时提出:激励措施的制定应与雨水利用技术和管理水平相适应,并应在城市雨水利用开展过程中加强多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实施推广提供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淼  卢显伟  熊兴耀  
采用理论计算和实例推演的方法,分析了绿化补水、地下水补充、水景用水补充三种模式的效益.结果表明,三种利用模式是理性的、可控制的、能操作的、易实测的节水方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芸  
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是一片钢筋混凝土的"森林",几乎看不到土壤。雨水降落到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化地面后几乎都白白地从雨水管网流走,不仅不能对本地的地下水进行有效补充,还给城市排水造成巨大压力,许多城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左建兵  刘昌明  郑红星  陈远生  
世界范围内快速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缺水、水污染、洪涝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实践证明实施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问题的有效手段。北京市属于人类活动强烈影响下的资源型重度缺水大都市,水问题可以概括为水少,水多,水脏。本文阐述了城市雨水利用的内涵,探讨了城市雨水利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将北京市雨水利用分为3个发展阶段,起步探索阶段(1981年~1999年),深入研究与示范工程阶段(2000年~2005年),大范围推广实施阶段(2006年至今)。北京市2007年共完成267项新建雨水利用工程,雨水利用主要包括三大主要类型(集蓄、渗透、综合利用);空间分布特征表明,郊区多于城区,郊区以蓄水池为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锐  王丽蓉  
快速城市化以来,随着城市的急剧扩张,我国大多数城市原先吸水纳水的绿色肌理被改变甚至被破坏,城市水循环系统受到严重干扰,而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雨水花园技术为重建城市基底的涵水功能提供了新的"绿色突破口"。以南京卡子门高架为典型案例,提出构建雨水花园景观体系的方案以应对夏季"暴雨围城"的问题。通过设计与剖析,阐述了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实践性应用,以期为同类雨水花园的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璟莉  
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雨水资源利用现状,对城市住宅区雨水利用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城市住宅区雨水的主要利用途径有:结合绿地建设的土壤入渗工程、利用建筑屋面的收集回用系统以及雨水调蓄排放系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茂川  张兴奇  陈刚  
城市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和减轻内涝灾害的手段之一。以南京市某小区为例,在分析南京市降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1∶500地形图资料计算了不同降雨保证率条件下该小区屋面雨水可收集量,分析了雨水收集利用在减轻城市内涝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设置地面蓄水池的4条原则,在此基础上调查分析了该小区设置地面蓄水池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降雨保证率为50%时,通过屋面年可收集利用的雨量为114 272.1m3;在日降雨量为50.0和95.5mm(南京市多年平均年最大日降雨量)时,屋面雨水利用可减少21.4%和11.2%的地表径流;小区内可设置蓄水池的建筑屋面面积占总屋面面积的55%,其中住宅和其他类建筑中可设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军锋  何俊仕  
沈阳市属严重缺水城市 ,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区雨水利用将是解决沈阳市缺水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沈阳市城区雨水利用中存在的城区雨水利用技术后 ,水价偏低 ,地表水拦蓄能力低等问题 ,提出了沈阳市城区雨水利用的对策及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东春  王凤春  汪元元  
针对目前北京市雨水利用设施建后管理的现状,通过政府管理、市场管理和社区管理的对比分析,对三大类不同的雨水利用设施提出三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市政和大型雨水利用设施由当地市政和水务部门进行管理;社会单位(学校、公园、机关等)的雨水利用设施由这些单位的物业或后勤部门自行进行管理;小区雨水利用设施采用社区管理模式。同时,提出雨水利用设施建后的运行费用补贴方案:财政资金补贴和防洪费返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