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95)
2023(12819)
2022(11094)
2021(10472)
2020(8686)
2019(20192)
2018(19900)
2017(39124)
2016(20762)
2015(23489)
2014(23433)
2013(23363)
2012(21325)
2011(19158)
2010(19186)
2009(17909)
2008(16734)
2007(14337)
2006(12595)
2005(11260)
作者
(58213)
(47940)
(47552)
(45433)
(30588)
(22974)
(21943)
(18697)
(18377)
(16987)
(16549)
(15912)
(15192)
(15014)
(14805)
(14789)
(14130)
(13972)
(13783)
(13760)
(11895)
(11649)
(11527)
(10970)
(10865)
(10715)
(10680)
(10495)
(9552)
(9368)
学科
(82161)
经济(82073)
管理(58547)
(58137)
(49209)
企业(49209)
方法(38930)
数学(33741)
数学方法(33399)
(28857)
金融(28855)
中国(27688)
(26393)
银行(26360)
(25458)
(23213)
(20752)
业经(18835)
地方(18817)
(17921)
(16596)
贸易(16582)
(16456)
(16180)
(15798)
财务(15736)
财务管理(15708)
理论(15615)
企业财务(14985)
农业(14424)
机构
大学(290356)
学院(287396)
(118183)
管理(115882)
经济(115591)
理学(100162)
理学院(99097)
管理学(97546)
管理学院(97030)
研究(95532)
中国(79094)
(61262)
科学(56349)
(55383)
(46789)
中心(45321)
财经(44637)
研究所(42657)
(41169)
(40634)
(39986)
业大(39859)
北京(39059)
(36777)
师范(36476)
经济学(36380)
(34406)
(33906)
财经大学(33647)
经济学院(32956)
基金
项目(196150)
科学(154128)
研究(145928)
基金(142966)
(123017)
国家(121989)
科学基金(105354)
社会(91799)
社会科(87138)
社会科学(87115)
基金项目(76175)
(75017)
自然(67730)
教育(66356)
自然科(66153)
自然科学(66140)
自然科学基金(64947)
(63393)
编号(59882)
资助(59524)
成果(49079)
(43671)
重点(43434)
(41414)
(41031)
课题(40655)
创新(38170)
教育部(38052)
项目编号(37693)
国家社会(37436)
期刊
(124137)
经济(124137)
研究(88939)
中国(52540)
(44299)
金融(44299)
学报(42203)
管理(41665)
(41172)
科学(39337)
(36884)
大学(32383)
学学(30380)
教育(30281)
农业(25095)
技术(23429)
财经(21900)
经济研究(20188)
业经(18768)
(18576)
理论(16187)
问题(16150)
图书(14916)
实践(14913)
(14913)
国际(13690)
(13562)
技术经济(13113)
现代(13087)
科技(12932)
共检索到427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范小云  刘粮  陈雷  
本文通过梳理国际金融发展的历史脉络,发现传统的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通常将对经济区域、货币区域和决策主体的简化假设统一起来进行建模分析,政策制定者关注重点在于对"货币三元悖论"的选择上。本文在探讨金融因素在理论分析中的地位愈加重要的基础上,提出传统假设下对国际资本流动分析的弊端,以及对金融全球化、金融政策独立性和金融稳定,即"金融三元悖论"的思考。本文认为,国际资本流动研究的新思路应该打破经济领域界限,考虑国际货币的重要地位以及多元决策主体的差异性,从跨国银行和跨国非金融企业的联合资产负债表入手,以总资本流动为分析重点,探索总外部头寸背后暗含的流动性总量和金融不稳定特征,从而为一国在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提出实现国内金融稳定提供合理的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和跨国银行流动性管理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再勇  
中国正面临越来越大的"三元悖论"困扰,即在维持有限的汇率制度弹性以及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同时,持续面临着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入。实证研究发现,在面临大规模的外汇资本积累后,央行的外汇冲销水平在2006年第3季度后下降了,但总体上看,中国货币供应还存在一定的自主性。由于外汇冲销存在一定成本,央行应提高成本较低的回购操作比重,降低成本较高的央行票据操作比重。考虑到"十二五"规划已经制定了扩大内需战略,来自经常项目盈余的外汇流入会持续下降,中国对外国直接投资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控制和引导,限制热钱流入应该是中国今后应对外汇资本流入的重点。而只有人民币成为国际信贷货币,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外汇积累的货币效应以及货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礼卿  钟茜  
全球金融周期存在的背景下"三元悖论"是否依然成立充满争议。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银行与金融摩擦的两国DSGE模型,为考察全球金融周期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货币政策通过资本流动传导到外围国金融市场,使外围国信贷利率、银行风险承担以及杠杆率与美国银行趋同,形成全球金融周期。金融渠道的传导速度快于实体经济渠道导致外围国国内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相背离,外围国想要稳定经济就不得不与美国保持同向的政策利率变化,货币政策独立性将不再存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估值效应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浮动汇率制度并不能隔离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也无法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情况下,外围国金融市场越不发达,受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越大,货币政策越不独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伯特·蒙代尔  
我的演讲着重讨论汇率体系和三种世界上最主要的货币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和整个亚洲在这种情况下所发挥的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孟祥君  黄武俊  
文章梳理了三元悖论理论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并利用具有政策指导意义的扩展的"不可能三角"对货币政策选择进行了分析。具体到中国而言,人民银行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同时又被迫接受了资本流动日益增强的现实,从而导致了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日渐丧失。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从汇率制度出发,对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给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一是促使人民币汇率回归合理水平,改变汇率低估状态;二是扩大汇率浮动范围,并逐渐走向自由浮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邹新月  扈震  
本文从"三元"发展逻辑角度出发,对新经济环境下"三元"赋予新的理解;认为"三元悖论"中三者线性关系假设是不全面的,货币政策独立、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三个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其本身存在发展逻辑并且具有方向性,违背发展规律可能带来经济发展紊乱;政策目标间的边际替代率并非恒等于1,而是随着两个政策目标相对水平变化而变化的;新兴经济体的实践经验表明,"三元悖论"中三元总效用至多为2的约束可以被突破。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红   苗蕊  
本文利用2001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43个经济体数据,基于“三元悖论”有效性视角,采用带有交乘项的probit模型,研究全球金融周期对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球金融周期是引起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原因,全球金融周期“繁荣”时期,可能会引起国际资本的激增;全球金融周期“萧条”时期,可能会引发资本流动中断和撤回;汇率制度弹性提高能够削弱全球金融周期对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通过提高汇率制度弹性防范外部冲击的举措对新兴经济体来说更为有效。进一步研究表明,全球金融周期对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影响不同,这与不同类型账户的特点以及投资者的投资目的有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超  周兵  
新形势下,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更为复杂,稳定的金融环境对于实体经济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元悖论强调一国的汇率安排、货币政策与资本流动三个目标只能同时实现其中两个,必然要放弃第三个目标,本文在三元悖论框架下,综合考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不稳定因素,在稳金融过程中,强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手段的综合运用,形成政策合力,突出"稳金融"与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振兴实体经济等战略的结合,提出"稳金融"的具体实施方法。本文是基于三元悖论对当前复杂金融形势进行的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与探讨,是对稳金融措施的一次详细总结,对于国家和地区实现金融稳定目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范小云  陈雷  祝哲  
三元悖论和二元悖论争论的焦点是更加浮动的汇率制度是否会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本文梳理了浮动汇率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影响的理论逻辑,发现浮动汇率能够吸收外部冲击,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是过度的汇率波动则会通过经常项目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影响宏观经济,削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下述命题,即随着汇率制度的更加浮动,货币政策独立性先增强,之后增强效应减弱甚至变为削弱作用。本文使用二次项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利用Aizenman et a1(2010)编制的三元悖论指标等跨国面板数据证明了命题的成立,即基于货币政策独立性视角,存在最优汇率制度。本文进而研究了影响最优汇率制度的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忱阳  刘园  
由于"三元悖论"的客观存在,2005年之前中国采取的政策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性,谨慎追求资本开放,从而找到了"三元悖论"的"非角点解"。之后中国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账户也逐渐放开,同时外汇储备的不断攀升也使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挑战。本文构建"三元悖论"三指数验证"三元悖论"在中国的存在性,探讨汇率稳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资本账户开放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联动效应从而证实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是最终选择,即中国在"三元悖论"情况下不是"三选二"而是"三选一"(1)。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忱阳  刘园  
由于"三元悖论"的客观存在,2005年之前中国采取的政策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性,谨慎追求资本开放,从而找到了"三元悖论"的"非角点解"。之后中国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账户也逐渐放开,同时外汇储备的不断攀升也使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挑战。本文构建"三元悖论"三指数验证"三元悖论"在中国的存在性,探讨汇率稳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资本账户开放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联动效应从而证实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是最终选择,即中国在"三元悖论"情况下不是"三选二"而是"三选一"(1)。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盛华  
克鲁格曼“三元悖论”认为,一国只能在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的完全流动三个目标中选择两个,不可能三个目标同时实现。我国现阶段在这“三元”中选择的是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同时未完全放弃资本完全流动目标(人民币只实现了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不开放资本帐户),因此货币政策独立性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央银行如何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将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同时,货币政策也将从以内部均衡目标兼顾,相应地必须建立适应开放经济条件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锦虹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是一个国家金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相互协调促进 ,是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资本市场并没有摆脱三者不可调和的“三元悖论”。逐步开放资本项目 ,完善外汇监管体系 ,改革汇率决定制度 ,实现浮动汇率制度是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前进  
本文考察了美国次贷危机后,在人民币巨大的升值压力下,我国的货币政策"三元悖论"问题,认为人民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操作,有效化解了外汇储备上升对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在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及资本项目有限开放等一系列的金融改革中取得了较好成绩。本文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影响因素,在资本有限管制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影响效果需要考虑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非传统货币创新及外汇占款的综合影响,人民银行主动的货币数量性操作只有对冲掉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后才能影响国内金融市场。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进一步对比分析了美国加息后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三元悖论"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君  
经济学中"三元悖论"在我国最显著的表现是货币政策与汇率稳定的冲突。本文采用我国1986—2012年的外汇数据,对我国货币错配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货币错配规模在大幅增加,货币错配程度变得比较严重。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