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
2023(1011)
2022(891)
2021(810)
2020(716)
2019(1702)
2018(1639)
2017(3793)
2016(1936)
2015(2085)
2014(2088)
2013(2158)
2012(2118)
2011(1700)
2010(1732)
2009(1650)
2008(1474)
2007(1348)
2006(1220)
2005(1089)
作者
(5078)
(4466)
(4356)
(4295)
(2728)
(2069)
(1943)
(1698)
(1661)
(1616)
(1561)
(1521)
(1467)
(1431)
(1405)
(1405)
(1271)
(1219)
(1187)
(1135)
(1123)
(1071)
(1066)
(1027)
(1002)
(1000)
(989)
(959)
(919)
(906)
学科
(12256)
经济(12252)
方法(6060)
数学(5879)
数学方法(5860)
(4541)
管理(3875)
地方(3599)
(3175)
税收(3111)
(3096)
地方经济(2916)
(2719)
中国(2704)
(2688)
(2455)
企业(2455)
农业(2270)
(2131)
收入(2038)
(1807)
贸易(1805)
(1754)
(1471)
金融(1471)
(1403)
分配(1387)
经济学(1379)
(1337)
银行(1332)
机构
大学(26034)
学院(25960)
(14841)
经济(14694)
研究(9941)
管理(9046)
理学(7848)
理学院(7773)
中国(7698)
管理学(7633)
管理学院(7595)
(6790)
经济学(5537)
科学(5508)
财经(5316)
(5241)
经济学院(5161)
(5041)
(4887)
研究所(4565)
(4458)
中心(4421)
财经大学(3914)
(3768)
(3561)
业大(3527)
农业(3418)
北京(3214)
(3034)
科学院(2956)
基金
项目(17335)
科学(13752)
基金(13371)
(11958)
国家(11885)
研究(11879)
科学基金(9986)
社会(8608)
社会科(8241)
社会科学(8239)
基金项目(6834)
(6353)
自然(6128)
自然科(5996)
自然科学(5996)
自然科学基金(5903)
资助(5762)
(5237)
教育(5228)
重点(4192)
(4188)
国家社会(4093)
(4059)
编号(4002)
(3638)
经济(3621)
教育部(3524)
发展(3431)
人文(3428)
中国(3416)
期刊
(14932)
经济(14932)
研究(8826)
(5585)
学报(4450)
中国(4369)
科学(3841)
(3792)
管理(3564)
大学(3411)
学学(3364)
经济研究(3195)
财经(2870)
农业(2557)
(2536)
(2435)
金融(2435)
问题(2183)
技术(2086)
统计(1984)
(1796)
技术经济(1734)
业经(1695)
(1616)
(1615)
决策(1564)
世界(1516)
(1399)
国际(1390)
(1379)
共检索到40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宏明  
笔者第一回从报上看到“负增长”一词,比较通常用的“下降”,耳目一新,对汉语词汇的变化之妙,颇为惬意。然最近翻阅一些部门、单位的年度总结,什么利润负增长多少,产值负增长多少,频频出现,“负增长”大有取代“下降”之势,又不禁皱起了眉头,觉得还是不如用“下降”一词简洁、通俗、易懂。说它不简洁,毕竟多一个字;说它不通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涂绪才  熊园富  
当前,引起最大争议又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就是持续多年的价格负增长。常见报刊上口诛笔伐,列举了价格负增长大量罪状,呼吁政府干预,行业自律。笔者认为,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加之社会进入了知识技术的迅猛发展时期,只有不断降价和提高质量、提升产品和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伯平  
物价负增长的成因从市场需求分析。造成物价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不足,其表现为:一是企业亏损面大;二是职工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多,使一些城镇居民预期收入下降;三是乡镇企业增长幅度放慢,不少村办或联办企业关闭;四是农副产品价格下跌,直接影响了物价的正常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顾宝昌  
上海人口负增长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探索人口负增长现象的范例和机会。人类今天正在为减级人口增长并为早日实现零增长而努力。上海的事例说明,人口要达到零增长或负增长,从人口因素来说,要满足生育率下降和人口结构老化两个条件;从非人口因素来说,要求社会经济的发达和计划生育的努力。另一方面,人口零增长的实现并不意味着一个社会人口问题的终结,而是变得更为复杂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蔡昉  
人口负增长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既有挑战和冲击,也有赢得改革红利的机遇。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转折点。中国人口老龄化存在“未富先老、不期而至”两大特点。所以我们要从以下四点正确认识中国人口负增长:一是人口负增长无涉“好”“坏”判断,二是关注人口趋势性变化而非总量变化,三是提高人才质量与机器替代能够弥补劳动力不足,四是把握增量的挑战、结构的潜力、总量的机遇。改革和政策的机会窗口包括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以提高人力资本,改革户籍制度以释放农业劳动力,改善收入分配和均等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以释放消费动力。此外,借鉴欧洲的经验,福利国家的建设还可以逆转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长元  
从“统计关系”说开去……张长元[编者按]术语和范畴是组成一门学科的基本元素,"术语的革命"蕴涵着科学的发展.我国统计学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概念。本文基于对"统计关系"这一概念东西方的不同理解,提出了自己的新界定,并对与统计关系相关联的统计主体、统计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清  
经济学大厦是建立在经济人这一重要基本假设基础之上的,任何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经济个体的行为,在经济学看来都是符合理性的行为。本文就从有效竞争与秩序的形成、车站的站与座队的设置以及对私自取水者的惩罚机制等方面来说明:正是从这一最基本的对人性合理的假设出发,经济学才具有了越来越强大的现实解释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云多  
为全面系统地研究生产率冲击与生育率、经济增长的关系,在Barro和Becker 1989年提出的生育率模型中引入生产率冲击,探究并模拟检验生产率冲击对生育率、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消费及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生产率正向冲击推动下,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可以抵消生育率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研究还发现,尽管生产率冲击增加了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降低了家庭生育率,但是却提高了女性劳动参与率,可以弥补生育率下降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中国公共养老金制度下生产率冲击经由生育率下降对代际收入分配和经济福利的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安德斯·阿斯伦德  王宇  
从2000年到2012年,新兴经济体增长很快,发挥了全球经济的火车头作用。从目前情况看,未来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率可能降低。主要原因包括赶超潜力耗尽;信贷繁荣和大宗商品繁荣结束;金融体系脆弱性;国家治理问题等。未来10年,作为一个整体,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率可能降低,西方国家可能再次成为全球经济的领头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镇方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投资率高与消费率低并存的现象,消费率偏低是由贫富过于悬殊、社会保障缺位,社会阶层对实际收入的预期心理和消费习俗,勤劳、节俭、低调、小富即安的民族文化心理等因素造成的。因此,不能把消费总量的降低看成是投资总量增加的结果。在不改变投资总量的前提下,也同样可以增加消费总量,从而提高GDP中消费的份额,改变GDP中投资率与消费率的比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若愚  
潜在增长率是在潜在产出基础上延伸而来的概念,指经济处在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增长率。潜在产出是指在既定的技术和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条件下,在不引发加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可持续的最高产出。潜在增长率可视为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水平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旭伟  张旭强  
我国宏观税负下降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其原因之一,本文从两方面对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说明和考察:运用税收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拉弗曲线从理论上解释;借助统计数据和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宏观税负下降的合理性在于经济增长,提高宏观税负的主张很可能付出经济增长减速的代价。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华磊  沈盈希  谢琳  
本文主要通过构建一个纳入城镇化的生育效应的两部门动态优化模型,考察城镇化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回答“城镇化越快越好吗?”等问题。依据现实可行参数进行模拟后发现: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在2018-2050年间的经济增速将呈现出阶梯式下降的趋势,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2018-2020年间、2021-2050年间以及2018-2050年间,其平均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3.996%、2.949%和3.044%;同时,我国2050年的人均GDP将达2.773万美元。进一步的模拟结果显示:在缺乏配套性生育支持政策的情境下,由于城镇化会造成生育水平的下降,我国通过提升城镇化水平来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目标可能难以实现;而如果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构建配套性生育支持政策,则在2050年前将使我国平均实际GDP增长率提高0.225%。这意味着若要通过提升城镇化水平来促进经济增长,则应建立健全配套性生育支持政策来尽可能减少城镇化在推进过程中对生育水平造成的负面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京兴  
1999年在按支出法计算的GDP中,净出口为正增长?还是负增长? 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答案是不同的。主要取决于价格因素。按现价计算,净出口增长为负;按可比价格计算,净出口增长为正。表1给出的是估算值,由于还未公布支出法GDP的各项统计数据,因此表中的数字不一定准确,但方向应该是正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