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14)
2023(11489)
2022(9779)
2021(8861)
2020(7414)
2019(16570)
2018(16615)
2017(32430)
2016(17520)
2015(20105)
2014(20501)
2013(20252)
2012(19184)
2011(17755)
2010(18250)
2009(17650)
2008(17279)
2007(16089)
2006(14840)
2005(13827)
作者
(51850)
(43135)
(42922)
(41088)
(27445)
(20253)
(19686)
(16505)
(16409)
(15567)
(14838)
(14346)
(14177)
(13898)
(13627)
(13333)
(12710)
(12649)
(12479)
(12209)
(11135)
(10458)
(10429)
(9992)
(9805)
(9694)
(9662)
(9542)
(8764)
(8362)
学科
(92071)
经济(91893)
管理(55158)
(46637)
(39409)
企业(39409)
方法(31934)
数学(26545)
数学方法(26356)
中国(25157)
(21789)
(21639)
(20188)
地方(19606)
业经(19287)
(16826)
(15762)
(15481)
银行(15463)
(15039)
金融(15032)
(14933)
(13375)
理论(13365)
(13326)
贸易(13314)
地方经济(13288)
(12877)
环境(12580)
农业(12136)
机构
大学(269154)
学院(267101)
(122830)
经济(120208)
管理(97858)
研究(95095)
理学(81987)
理学院(81105)
管理学(79956)
管理学院(79453)
中国(74971)
(61917)
(57535)
科学(50889)
(47647)
财经(47610)
(42883)
中心(42199)
(41914)
研究所(41885)
经济学(39693)
(37406)
北京(37198)
经济学院(35322)
财经大学(35031)
(33912)
(33894)
师范(33591)
(32713)
业大(32546)
基金
项目(159220)
科学(125755)
研究(121425)
基金(115889)
(98773)
国家(97967)
科学基金(83594)
社会(81010)
社会科(75897)
社会科学(75872)
(60413)
基金项目(59717)
教育(56110)
(50955)
自然(49558)
编号(49167)
自然科(48345)
自然科学(48331)
资助(48085)
自然科学基金(47470)
成果(42680)
(37031)
重点(35732)
课题(35388)
(34734)
(34664)
国家社会(33490)
教育部(32528)
(32204)
(31934)
期刊
(151253)
经济(151253)
研究(92488)
中国(58742)
(48864)
管理(40520)
学报(36123)
(35172)
科学(34381)
(31702)
金融(31702)
教育(29180)
大学(28906)
学学(27156)
财经(26053)
经济研究(25206)
技术(23256)
农业(22987)
(22526)
业经(22043)
问题(19864)
(16147)
技术经济(14252)
国际(14245)
理论(13599)
世界(13084)
商业(12886)
统计(12764)
现代(12606)
经济管理(12409)
共检索到432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洪波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一度是计划与市场的取向问题。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长期以来桎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脚步。长达近30年的体制改革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突破传统体制观念,实现"市场取向"为主导的体制改革之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卓元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进入了崭新的加速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正在逐步形成和进一步探索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诗白  
1.经济体制是指人类为了谋生而进行的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方式。在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下,都有其具体的经济体制。人类经济史表明:寻找到和建立起一个恰当的符合社会当时的物质条件与主观条件的经济体制,才能实现社会经济活动的有效组织与顺利运作。特别是在人类历史发展到发达的,现代商品经济形态,经济体制的作用更是重要,恰当的经济体制的建立,关系到包容巨大生产力的国民经济的顺利运行,互相紧密联系的、数以百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力  秦青松  李海平  
一、青岛价格工作六十年的历程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可将青岛价格工作60年的历程划分为:计划价格体制30年和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30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陆琳  
改革科研计划管理模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陆琳计划管理过去一直是科研机构运行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科研计划管理还有无必要,应当如何进行,这对我们管理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我们自党的十四届三中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海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深化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认识对于加快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章从三个方面谈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的认识:政府和市场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的原因;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的注意点;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宪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已被党的十四大所肯定。而进一步探讨和论证这一体制的内涵特征和框架结构,则是本文的目的。一、目标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正信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应当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意义重大,来之不易。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绝不仅仅是目标的确立,而更重要的是目标的实现。一、观念转变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而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琪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强调了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研究重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和特征、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逄锦聚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新篇章。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发展及其意义,坚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继续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祥娟  
党的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由我国14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而得出的结论,它的理论依据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观点。在党的十四大的政治报告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成为全党的共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必须依靠理论上的突破,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更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基本特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仕元  
本文系国家体改委秘书长王仕元同志在北京经济学院的报告,现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卓元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是思想认识的一大飞跃,表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有了明确而彻底的理论指导,必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鼓舞下,1992年中国经济发展明显加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高尚全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对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具体化、系统化,勾画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一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微观基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各类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和它们所生产的产品,能在全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上,自由流通,自由买卖,也就是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品在买卖或流通过程中,不受任何阻碍,企业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及时购买到,能很快把它们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商品,也能很快销售出去,以便把出售商品所得的货币资金,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会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