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5)
2023(9813)
2022(8282)
2021(7908)
2020(6696)
2019(15955)
2018(15685)
2017(29741)
2016(16217)
2015(18969)
2014(19138)
2013(19376)
2012(18601)
2011(16900)
2010(17114)
2009(15913)
2008(16293)
2007(14711)
2006(12828)
2005(11360)
作者
(47881)
(40198)
(40147)
(38638)
(25785)
(19243)
(18514)
(15738)
(15366)
(14298)
(13760)
(13554)
(12824)
(12806)
(12727)
(12708)
(12183)
(11899)
(11799)
(11490)
(10106)
(9839)
(9831)
(9163)
(9113)
(9065)
(8953)
(8865)
(8227)
(8146)
学科
(75524)
经济(75453)
管理(41222)
(36553)
方法(33548)
数学(30088)
数学方法(29882)
(27088)
企业(27088)
中国(25328)
(20050)
地方(16289)
(16229)
(15951)
贸易(15944)
(15519)
(14668)
业经(13361)
(13171)
农业(12829)
环境(11308)
(11109)
银行(11086)
(11081)
(10939)
金融(10936)
(10666)
(9947)
理论(9414)
(8719)
机构
大学(245237)
学院(240349)
(106995)
经济(104767)
研究(90097)
管理(87915)
理学(74769)
理学院(73778)
管理学(72656)
管理学院(72154)
中国(68204)
(54108)
科学(53037)
(47252)
(45925)
研究所(41698)
中心(40686)
(40585)
财经(37618)
(35706)
北京(34997)
经济学(34973)
(34286)
业大(34157)
(33574)
师范(33287)
(32102)
农业(32060)
经济学院(31669)
(28486)
基金
项目(155930)
科学(122214)
研究(115127)
基金(113700)
(99240)
国家(98447)
科学基金(82720)
社会(74194)
社会科(70147)
社会科学(70125)
基金项目(59819)
(57480)
教育(52930)
自然(51302)
(50257)
自然科(50097)
自然科学(50081)
自然科学基金(49193)
资助(47134)
编号(45954)
成果(38698)
(36449)
重点(35705)
(34602)
课题(32724)
国家社会(31532)
(31231)
教育部(31181)
中国(30756)
大学(29810)
期刊
(117375)
经济(117375)
研究(76268)
中国(49575)
学报(36962)
(36532)
(35533)
科学(34386)
管理(29866)
大学(27813)
教育(26917)
学学(25629)
农业(24847)
(21442)
金融(21442)
技术(20035)
经济研究(19526)
财经(18998)
问题(17830)
业经(16791)
(16521)
(15035)
(14380)
世界(13500)
国际(13105)
图书(12968)
技术经济(12183)
统计(11744)
(11143)
资源(11000)
共检索到366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云松  
西方城市社区的发展具有“官民二元动力机制”。由于缺乏公民参与,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遭遇了体制困境。决策者应从西方国家社区发展历程中汲取经验教训,认识到扩大参与对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战略意义,使得社区建设成为打造中国城市公民社会的先导。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干一卿  
弱化城市外来居民与本地居民的群体边界是当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本研究使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分析城市社区中外来居民的构成比例对本地居民社区安全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社区外来居民比例的增加开始会降低本地居民的社区安全感知,随着比例的进一步增加,本地居民的社区安全感知不再继续下降,甚至出现回升趋势。分样本分析表明,上述相关关系在不同类型的社区中存在差异。本研究在中国内部迁移背景下检验了群际接触理论与群体“风险”理论的适用性,呈现了中国城市中本地居民群体有分化地接纳外来居民这一现象,强调了关注“外围”社区中本地居民与外来居民群际关系的重要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缚龙  
漫长的农业社会给中国城市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独特的社会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孕生出中国城市社区的特质。把握这种特质、追溯其根源,从物质形态的表象中发掘文化隐意,对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解决城市问题都有重要意义。一、从文化意义上研究社区“社区(Community)一词是指许多个人、家庭、团体、以及习俗、制度组合在同一个地区之内,并从这种共同组合形式中形成种种联系”。美国著名城市社会学家伯吉斯的这段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长林  任爱胜  陈林  
基于生态、教育、收入三个子系统,构建青藏高原社区牧民社会福利指数模型,并根据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四个示范社区牧民基线调查结果,测算2012~2014年牧民参加社区畜牧业试点的社会福利变化。结果表明,四个示范社区牧民社会福利总体水平不断上升,但福利改进水平差异较大;各子系统福利指数中,夏河社区牧民生态福利最高,河南社区牧民教育和收入福利指数最高;墨竹工卡社区牧民生态福利相对较低,白玉社区教育福利和收入福利较低。通过示范社区牧民福利比较,提出加强政策引导、科研技术支持、加强牧民培训、扩宽青藏高原特色畜产品市场等,促进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瞿宁武  
一、社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新路 1.社区的性质与作用 近几年来,社区一词已逐渐为城市居民所熟知,日常生活也逐渐融入于社区之中。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以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卫生、环境等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提高社区成员生活质量的过程。 推进社区建设,是我国在新形势下加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新路子。我国有12亿多人口,9亿多在农村,3亿在城市。如何加强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巩固政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卢玮静  赵小平  张丛丛  
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正在力图摆脱传统的国家包办一切的情形,逐渐构建"多方协同、合作共治"新的政策框架,这也是当前社区治理体制转型的前沿点。从公共管理的国际经验来看,该框架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好"政策却在当前现实中遭遇了一系列治理的困局。从政策分析的视角来观察,造成社区治理困局的并非是政策框架本身,而是源于一系列政策前提的缺失,它们涉及政治、经济与技术、社会与环境、社区基础以及行政与法律多个方面。因此,未来公共政策应当在保持既有社区治理框架先进性的同时,努力构建能保证其顺利运行的政策前提,尤其需要注重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完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对社区居民理性公民意识和现代...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苏春景  赵茜  
教育矫正是中国社区矫正的三大任务之一。通过从教育理念、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系统比较中英社区矫正教育发现,中国社区矫正教育以"改造人"为目标,注重思想矫正,坚持"因人施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教育原则;而英国则注重社区矫正教育的个别化,并突出问题导向性。英国更加充分地利用社区力量,提出"综合罪犯管理模式"和"社区安全合伙人"等理念;注重科学完善的罪犯评估系统以及专业化的矫正教育队伍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凤琴  
在综合分析大量有关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文献的基础上,对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概念、类型、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社区公共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大量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研究还停留在解释其内涵、外延、分类、个案等基本问题上,研究细节有余而整体不足,至今还停留在初步学理探讨阶段。最后,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简要述评,其目的在于为进一步研究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理论指明方向,也为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实践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唐钧  
文章回顾了近20年来中国从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的政策演变,着重探讨中国社会对城市人口的公共管理从“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的结构性变化,以及城市人口和城市社区目前的现状,并就社区的本义,社区服务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社区民主与社区的职业化,讨论当前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和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汉林  王奋宇  李路路  
中国单位现象主要是指中国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社会行为通过组织功能多元化方式逐一整合到一个个具体的社会组织即“单位”之中,从而由这种单位组织代表他们的利益,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给予他们社会行为的权利、身份和地位,左右和控制他们的行为,逐步实现人们社会行为以单位组织为基本单元的社会现象。正是由这种独特的中国单位现象构成了现代中国社会极其独特的两极结构:一极是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和政府,另一极则是大量相对分散和相对封闭的一个个的单位组织。国家对社会的整合与控制,不是直接面对一个个单独的社会成员,更多地是在这种独特的单位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单位来实现的。虽然,随着今天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的这种两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梅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集中管理、分配各种社会资源,采取了"单位制"的社会组织模式,"单位制"社区的形成一方面满足了职工的诸多生活功能,另一方面密切了地域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社会结构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社区"概念也因行政辖区的划分而获得了与西方"社区"完全不同的内涵,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冷漠和全球化后"脱域"机制的影响,如何使"社区"的概念再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迫切需要回答的时代命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高清  徐进  李向东  
社区学院在中国是一种新兴高等教育组织形式 ,但它将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体选择之一。国家与社会对社区学院的建立应认真评价 ,教育投资与其它项目投资一样 ,需要对其投资环境进行分析与评价 ,以更好地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和把握投资行为。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城市地区的社区学院教育投资环境进行了简要分析与评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方亚琴  
居民社区参与是当前社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对于居民社区参与的意涵到底是什么,是社会控制体制在社区这一日常生活场域中的延伸,还是公民社会与公民自治的发轫,不同的理论模式、不同的理论视角、不同的解释路径对此莫衷一是。本文对国家—社会关系模式下的公民社会视角和社会控制视角以及行动制度模式下的制度制约视角和理性选择视角下的居民社区参与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把社会互构论作为一种理解和阐述居民社区参与的新视角,试图在社会与国家以及行动与制度的相互建构、相互型塑的关系中理解居民社区参与的社会意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岑颖  凌文铨  方俐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地不断发展,各类城市都发生了诸多而巨大的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新的城市基层管理模式——社区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相伴而生。 对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来说,社区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城市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传统体制难以管理和维护稳定。进入8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以学习化社区为中心向外辐射,逐步扩展到学习化城市,最终形成学习化社会,是我国学习化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个学习化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学习,都有终身教育的愿望,而社会能充分满足和实现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愿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