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52)
2023(3031)
2022(2639)
2021(2703)
2020(2153)
2019(5330)
2018(5364)
2017(7844)
2016(5298)
2015(6209)
2014(6596)
2013(5290)
2012(4701)
2011(4288)
2010(4578)
2009(3343)
2008(3299)
2007(2638)
2006(2533)
2005(2417)
作者
(10883)
(8937)
(8818)
(8732)
(5725)
(4220)
(4156)
(3690)
(3398)
(3337)
(3088)
(3084)
(2988)
(2955)
(2919)
(2871)
(2832)
(2725)
(2676)
(2621)
(2566)
(2273)
(2211)
(2200)
(2197)
(2120)
(2054)
(2008)
(1908)
(1878)
学科
(9455)
经济(9435)
管理(9094)
中国(8815)
教育(6899)
教学(6866)
理论(6404)
(6176)
(6012)
(5910)
企业(5910)
(5039)
学法(4834)
教学法(4834)
学校(4778)
体制(4395)
学理(4244)
学理论(4244)
技术(3771)
(3583)
业经(3476)
(3414)
职业(3375)
职业技术(2926)
(2840)
银行(2836)
(2803)
(2788)
高等(2784)
税收(2743)
机构
学院(59638)
大学(49135)
职业(21457)
研究(21090)
技术(17891)
(16126)
经济(15501)
职业技术(15338)
教育(14372)
管理(13887)
中国(13777)
技术学院(13617)
(11811)
师范(11751)
科学(11535)
(11514)
(11405)
(10956)
理学(10832)
理学院(10637)
(10586)
管理学(10313)
管理学院(10182)
研究所(9617)
师范大学(9111)
(8730)
中心(8511)
北京(7763)
(7696)
(6956)
基金
研究(33063)
项目(32247)
科学(25625)
教育(22575)
编号(18363)
基金(17732)
(16352)
社会(16049)
课题(15980)
成果(14988)
(14914)
社会科(14807)
社会科学(14804)
(14107)
(14012)
国家(13851)
科学基金(11373)
规划(10781)
(10568)
项目编号(9727)
(9536)
(9225)
主持(9130)
职业(9129)
年度(9062)
主持人(8950)
重点(8890)
基金项目(8689)
研究成果(8631)
(8413)
期刊
教育(32185)
中国(23303)
(22668)
经济(22668)
研究(19930)
职业(18300)
技术(14636)
技术教育(12650)
职业技术(12650)
职业技术教育(12650)
(8468)
(7572)
论坛(7572)
管理(6291)
(6287)
职教(6147)
学报(5814)
(5450)
金融(5450)
科学(5120)
大学(5008)
学学(4105)
农业(3925)
财经(3707)
经济研究(3481)
业经(3411)
(3317)
高等(3183)
成人(3146)
成人教育(3146)
共检索到102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地花  
走向无边界职业生涯是未来劳动力市场变迁的必然趋势,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来临也因此成为高职院校无法回避的新课题。高职院校职业辅导现状已经无法应对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挑战,要实现从"职业诉求"到"生命关照"的转向。为此,亟待采取如下主要改革举措:确立起促进个体终身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引导个体确立关心自我内在成就标准的定位;深度推进职业辅导课程教学改革;大力加强职业辅导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春艳  
无边界职业生涯是一种新的职业生涯变化趋势。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来临,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职院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应对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挑战,要着力增强个体的就业能力,重新定位高职的培养目标;培养个体掌握多种技能,赋予高职专业群以新的职能;提高个体生涯管理的能力,实现高职职业指导的创新;以个体生涯发展为导向,推动高职内部管理制度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全裕  路晓丽  
为了解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职业生涯、就业辅导需求和职业决策困难等情况,本研究采用女大学生心理辅导问卷、职业决策困难量表(CDDQ),随机调查了江苏省5所高职院校的500名女大学。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存在职业生涯和就业辅导需求,不同年级、专业的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和职业决策困难情况存在显著差异,缺乏准备和信息是造成女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主要因素。基于调查和实践分析,本研究提出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建议与对策,即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与就业观念,形成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加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针对性,注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形式的多样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朝晖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辅导工作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大化。可以从观念更新、专门立法、课程建设、学生自为等方面着手,完善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辅导工作,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海艳  陈松  
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来临,雇员从追求终身就业保障转而追求终身就业能力保障。文章通过访谈、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无边界职业时代的就业能力主要包括:环境适应力、意志力、专业技能、自我学习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的认同程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他4个指标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环境适应力、意志力、专业技能、自我学习能力的认同程度在职位上存在显著差异,人际沟通能力在职位上的差异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白艳莉  
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使无边界职业生涯日益成为当代职业生涯发展的新模式。本文通过对当代职业生涯发展环境的分析,指出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主观职业成功将是职业成功的新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新成功标准的组织生涯管理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媛媛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的评价应遵循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知识维度、能力维度、态度纬度三个方面作为职业生涯辅导课的评价内容。同时,采取等级评价法和档案评价法,调动教师、学生、企业参与职业生涯辅导课评价,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宁  张正堂  
职业生涯成功无论对于员工个人还是组织都很重要。传统上对职业生涯成功的评价标准主要考虑工资、地位、晋升次数及工作和职业满意度等。然而,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职业发展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职业生涯成功评价指标已经不再具有代表性,亟需引入新的评价指标,完善职业生涯成功的评价体系。了解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职业成功的评价标准,无论对于组织还是员工个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小兵  孔凡柱  
无边界职业生涯代表了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评述了无边界职业生涯的产生背景、概念架构、意义和影响,以及组织和个人对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应对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郝静  
高校现有的职业生涯指导大多泛泛而谈,针对性不强。基于职业性向理论的分专业职业生涯辅导网站不仅可以兼容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需求,有效实现人才的供需见面、产销对路,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就业后的频繁跳槽而导致的人力资源浪费,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主动性和目标性,还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更多更好地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新敏  吴旭红  黄一岚  
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知识经济和技术进步使得个体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和路径发生变化。大学生作为高人力资本存量的群体,要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充分实现自身社会价值,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拓展可雇佣广度和深度。本文从传统职业生涯与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比较中概括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特定内涵和基本内容,尝试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策略和途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喻剑利  曲波  
随着组织的无界化和个人职业发展模式的变化,职业生涯已经突破了组织的边界。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员工的组织忠诚度和职业忠诚度都有所降低,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培养和提高员工忠诚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光辉  
职业生涯已由传统的职业生涯向无边界的职业生涯转变。介绍了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将其与传统职业生涯理论作了比较,指出无边界职业生涯正成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的基本模式,就业能力培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最后对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下高职教育围绕培养就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出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海晶  吴昌林  刘荣鑫  
新时期高职教育快速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艰巨任务,尤其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逐渐承担起育德之外的大量常规事务性工作,这些工作花费了辅导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其本身的主要育德职能呈现逐渐弱化的现象。中共中央16号文件明确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高职院校辅导员应积极寻求日常工作与育德功能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育德功能,为国家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章颖  钟华华  王玫武  李志文  潘伟彬  钟加殿  
针对高职院校"双困生"的特点,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专门的帮扶介入小组,在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症状分布点的基础上,采取团体辅导的形式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主要内容,辅以个体咨询、朋辈咨询、心理讲座等形式,对于纠正"双困生"自卑、自闭以及社会交往弱化的心理障碍有明显干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