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52)
2023(4529)
2022(3832)
2021(3741)
2020(2997)
2019(7010)
2018(6945)
2017(12755)
2016(7240)
2015(8052)
2014(8342)
2013(8097)
2012(7662)
2011(6854)
2010(7227)
2009(6460)
2008(6473)
2007(6068)
2006(5313)
2005(4998)
作者
(21023)
(17206)
(17120)
(16538)
(11015)
(8513)
(7948)
(6858)
(6625)
(6460)
(6056)
(5952)
(5947)
(5617)
(5400)
(5353)
(5286)
(5066)
(5036)
(5022)
(4492)
(4370)
(4191)
(4081)
(3951)
(3944)
(3900)
(3831)
(3569)
(3450)
学科
(25052)
经济(25024)
管理(20738)
(17455)
(14194)
企业(14194)
方法(9476)
中国(8662)
(8551)
(8305)
(7881)
数学(7687)
数学方法(7585)
(7434)
地方(6214)
业经(5802)
土地(5582)
理论(5570)
农业(5439)
(5409)
财务(5398)
财务管理(5375)
结构(5264)
(5258)
银行(5248)
(5130)
企业财务(5124)
(4965)
产业(4700)
教育(4649)
机构
学院(98887)
大学(97001)
(35467)
经济(34390)
管理(34189)
研究(33056)
理学(28235)
中国(27936)
理学院(27805)
管理学(27192)
管理学院(27003)
(21631)
科学(21095)
(19082)
(17869)
(17641)
(17338)
中心(16379)
研究所(15328)
业大(14941)
(14532)
师范(14367)
(14219)
财经(14174)
北京(13887)
农业(13491)
(13101)
(12736)
(12394)
技术(11967)
基金
项目(60957)
科学(47037)
研究(45800)
基金(42344)
(37257)
国家(36893)
科学基金(31063)
社会(27327)
社会科(25670)
社会科学(25660)
(24227)
基金项目(22469)
教育(22052)
自然(20239)
(20209)
编号(19882)
自然科(19626)
自然科学(19619)
自然科学基金(19299)
资助(17457)
成果(16544)
课题(14359)
重点(14156)
(13331)
(13049)
(12135)
(12022)
大学(11860)
(11774)
科研(11389)
期刊
(45616)
经济(45616)
研究(30866)
中国(27311)
学报(16448)
(16433)
教育(15940)
(15758)
科学(15216)
管理(13029)
大学(12540)
学学(11436)
(11037)
金融(11037)
农业(10156)
技术(9332)
业经(8192)
图书(7193)
财经(7164)
经济研究(6528)
(6310)
问题(5973)
资源(5790)
(5518)
书馆(5498)
图书馆(5498)
(5375)
职业(5290)
财会(4925)
(4884)
共检索到163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树凌  
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来看,耕地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很大。同时,耕地又是一种非常稀缺的战略性资源,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耕地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可以说耕地的消耗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但展望未来,耕地的消耗又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建设占用耕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耕地是一个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其质量和生产能力由光、温、水、土等自然因素和农田基础设施等人为因素共同决定。本文分析了决定耕地产能的各种因素,提出要将良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球  
耕地经营者是耕地保护的关键主体。同步重视其耕保责任与权益保障,才能切实推进耕地生态与质量的保护。面对广大小农户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存的基本现实,完善其耕地保护的行为约束和激励措施,既有共性要求,也有差别化体现。
关键词: 耕地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金泉  
2007年以来,我有幸参加了国土资源部组织的专家组,开展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设用地预审的实地踏勘和调研论证。在这些论证中,仅高速公路项目就超过百项,涵盖了全国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长为9058公里,设计总占地面积为61375公顷。几年的论证实践,使我深感: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要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和耕地保护,就要从科学的项目论证做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聚  罗志军  赵越  杨小平  杨星会  
【目的】掌握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优化耕地空间布局、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制定耕地保护分区的基础。【方法】本文以井冈山市为研究案例区,通过构建耕地综合质量评价体系,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耕地综合质量为空间变量,从乡镇尺度上综合分析了井冈山市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和聚集性规律,据此进行耕地保护分区划分。【结果】井冈山市耕地质量水平属于中上等,耕地综合质量分值处于42~80之间,井冈山市耕地质量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井冈山市耕地综合质量全局Moran’s I指数为0.79,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较强的集聚规律:正相关H-H型和L-L型耕地聚集分布,与高分值耕地区域空间分布一致;负相关HL型和LH型耕地则多零星分布,无显著集中区域。综合考虑耕地的自然质量、立地环境、生态环境以及耕地质量的空间聚类关系。【结论】以此提出井冈山市耕地保护分区方案,并依据不同类型的耕地保护分区结果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小青  欧阳竹  
近年来,耕地多功能管理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针对耕地需求无序竞争、耕地边际化与耕地生态系统退化三大现实问题,建立了以土地单功能利用为症结的综合分析框架,认为中国耕地保护须向耕地多功能管理转型。然而,目前尚缺乏耕地多功能的内涵解释框架。本文通过梳理耕地多功能的相关研究,从实证与规范、供给与需求及其相互关系角度,建立了耕地多功能内涵的综合解释框架。最后,本文提出耕地保护转型可同时注重构建以主体功能差异化为前提的耕地多功能空间融合模式、拓展耕地价值的提升途径并建立耕地多功能统筹利用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韩武波  殷海善  
从经济学的角度,无利润可得的土地称作边际土地,又称"边际成本土地";而土壤瘠薄、远离市场的土地,其收益不足以支付成本费用,这类土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梅泉  
为使耕地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为使耕地保护工作落到实处,福建省宁化县政府先后出台3个文件,明确规定:凡划入保护区内的耕地未经有权批准机关同意,不准占用或改变用途;严禁随意砍伐农田保护林;不准抛荒耕地;不准破坏地形、地貌,进行掠夺性经营。各乡镇也分别制定了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文山  周晓燕  
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人口的增加,耕地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如何保护耕地,能不能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成了对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考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全庆  陈利根  
耕地保护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严重关系到国家的粮食保障和生态安全。我国目前的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对传统的耕地保护模式进行变革,探索新的更有效的耕地保护模式,公众参与式耕地保护模式应运而生。文章从公众参与概念的提出和特点、公众参与耕地保护的原因、公众参与耕地保护原则和公众参与耕地保护的运行机制分析方面对公众参与式耕地保护进行尝试性探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殷卫平  
切实保护耕地国家土地管理局综合计划处处长殷卫平实现总量控制,切实保护耕地是"全国土地利用九五计划"的首要任务。为实现"九五"期间和2010年耕地保护的目标,保证"九五"期末全国粮食总产达到4500─5000亿公斤,土地利用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加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东升  
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双阳撤县设区,成为长春市第六个区,这一历史性变革给双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双阳撤县设区后,少数人头脑发热,提出“经济要上,耕地要让”、“保护耕地要让位于经济发展”等错误思想,企图以牺牲耕地来换取经济发展。对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建俊  罗剑朝  
人地矛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求从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两方面着手解决。土地开发应遵循土地稀缺原理、地租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动态平衡原理与系统工程理论等。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较少,质量不高,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决定了应加强耕地保护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其主要措施有:严格贯彻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拓展耕地保护思路;重视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开发;明晰和稳定土地开发产权制度以及加强土地开发制度建设与项目管理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寿金宝  栾淑梅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粮食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保护耕地政策与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将日趋尖锐。但只要我们坚持节约、高效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和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用辩证的观点和有机协调的思路,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政策的关系,就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陈玉仁  熊柴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存在争议。主流观点认为,城市化占用了大量耕地,不利于耕地保护,因而政府对城镇用地扩展进行了严格控制。其实,如果仔细考察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则会发现城市化率提高与耕地面积减少并无必然联系;并且,由于城镇土地利用更为集约,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是节约耕地的,大城市发展道路更是如此。当前,在政府对城镇用地的严格控制和居住用地供给抑制下,房价高昂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也不利于耕地保护。因此,构建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协调机制,需要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走大城市发展道路,充分供应居住用地以平抑房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