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73)
- 2023(6354)
- 2022(4326)
- 2021(3361)
- 2020(2343)
- 2019(4648)
- 2018(4331)
- 2017(7691)
- 2016(3930)
- 2015(4387)
- 2014(4436)
- 2013(4380)
- 2012(4109)
- 2011(3781)
- 2010(3692)
- 2009(3265)
- 2008(3183)
- 2007(3001)
- 2006(2630)
- 2005(2493)
- 学科
- 济(28830)
- 经济(28825)
- 管理(15745)
- 业(15346)
- 企(12354)
- 企业(12354)
- 技术(11165)
- 业经(10262)
- 地方(9040)
- 产业(8879)
- 信息(8402)
- 总论(7995)
- 信息产业(7961)
- 方法(7593)
- 数学(6717)
- 数学方法(6670)
- 中国(6648)
- 地方经济(6494)
- 技术管理(6315)
- 农(5818)
- 农业(4755)
- 环境(4415)
- 学(4310)
- 融(3719)
- 金融(3717)
- 发(3592)
- 贸(3362)
- 贸易(3361)
- 和(3230)
- 易(3224)
- 机构
- 学院(69471)
- 大学(68814)
- 济(29531)
- 经济(28955)
- 管理(27244)
- 研究(25145)
- 理学(23649)
- 理学院(23330)
- 管理学(23008)
- 管理学院(22842)
- 中国(17491)
- 科学(16240)
- 京(14669)
- 所(12411)
- 研究所(11533)
- 中心(11488)
- 江(10613)
- 范(10521)
- 师范(10430)
- 财(10361)
- 农(10238)
- 业大(10013)
- 院(9659)
- 经济学(9383)
- 技术(9209)
- 北京(8967)
- 财经(8672)
- 经济学院(8601)
- 州(8585)
- 师范大学(8580)
- 基金
- 项目(52568)
- 科学(42792)
- 研究(39409)
- 基金(37972)
- 家(33847)
- 国家(33603)
- 科学基金(28997)
- 社会(26867)
- 社会科(25719)
- 社会科学(25713)
- 省(21354)
- 基金项目(19637)
- 划(17784)
- 自然(16786)
- 教育(16639)
- 自然科(16385)
- 自然科学(16383)
- 自然科学基金(16056)
- 编号(15724)
- 资助(13415)
- 发(13155)
- 国家社会(12328)
- 重点(12309)
- 创(12201)
- 成果(11618)
- 创新(11562)
- 部(10791)
- 发展(10755)
- 课题(10619)
- 展(10591)
共检索到100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婷 于恩洋
老年数字鸿沟是数字化与老龄化共振下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客观存在的“数字弱势性”制约老年群体获取数字资源的可及性,使其面临系统性的社会排斥现象,难以融入数字社会。现有老年数字鸿沟治理致思取向多强调“老适技术”,忽视“适老化”规制与数字化发展速度之间“异步性”的深层次问题。为修复数字治理中的公平正义价值,应坚持“技术适老”逻辑理路,厘清数字适老化的出场逻辑、价值取向及内在要求,围绕政策扶老、科技适老和社会助老“三位一体”构筑老年群体有效的数字融入路径,以提升老年群体在数字时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
数字适老化 代际数字鸿沟 数字惠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雨森 郑稣鹏 刘雨梦
通过回顾适老技术创新的相关文献,系统梳理了适老技术和适老技术创新的概念,归纳了国内外适老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发现领先国家及地区在适老技术创新领域的实践领先、研究成果丰富,中国在该领域产品的种类和技术含量有待提高、技术追赶进程有待加速。鉴于中国老年群体的异质性特征,未来研究需要切合实际国情,引入社会创新、朴素式创新、逆向创新等较新的创新管理理论成果,系统研究适老技术创新的实现机理和引导政策,以期为中国适老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适老技术 适老技术创新 创新追赶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姜宛彤 王翠萍 张艳婷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导致不同国家、地区、人群之间数字鸿沟的产生。目前,数字鸿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因经济、政策、信息技术普及等因素导致的国家或地区间数字鸿沟的研究上,对于不同人群之间数字鸿沟的研究较少。本文引入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三喻文化理论,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探讨后喻文化视域下作为数字土著的学生和作为数字移民的教师之间产生的代际数字鸿沟,还在迪克累积循环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模型,提出了弥合师生间代际数字鸿沟的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宏建 杨建立
当前,我国正快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期,重视并强化各行各业"适老"服务,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向往的应有之义。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老年人是我国金融服务的重要群体之一,
关键词:
产品和服务 老年人 供需对接 分支机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布琳达·葛利 陈丽
对数字鸿沟出现的关注,不仅仅是由于道德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它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在本文中,作者分析了以下问题:一、我们是否有可能通过适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公平的全球社会?二、信息技术是否可能进一步扩大这种鸿沟?三、我们是应该固守在原有的无效的策略层面,还是站在更高层面从现有的技术中寻求解决数字鸿沟的方法?关于数字鸿沟的统计数字告诉我们,数字鸿沟与传统意义上的贫富差距有密切关系。认识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理解贫穷对扩大数字鸿沟的巨大作用。葛利教授认为,如果我们确实想实现全球范围电子学习、电子保健和电子商务,建立适合当地文化的资源是关键,也就是说,语言本土化、内容本土化、咨询本土化和“...
关键词:
信息技术应用 数字鸿沟 本土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娄飞鹏
金融业作为重要的服务行业,要做好服务适老化改造,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金融服务需求,推进我国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和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且需要认真应对的重大课题,这不仅是因为目前我国老年人绝对数量大,还在于未来老年人数量会进一步增大,并且人口老龄化水平要在高位持续较长时间。金融业作为重要的服务行业,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怀清 王韵晟 陈永富 刘华
以黑龙江省造林树种选择为例 ,通过林业空间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图像处理 ,生成主要造林立地因子的迭合矢量图层 ;为了适用于可视化查询和分析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 ,生成与遥感影像相迭加的DEM立体模型 ;建立适用于网络运行的空间信息库和造林专家知识库 ;采用ESRIARCIM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WEBGIS)对象模型的二次开发 ,建立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运行的适地适树系统 ;实现林业空间信息、专家知识信息等的多种数据融合 ,以及空间信息的网络表达、分析和决策。
关键词:
网络 林业空间信息 适地适树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陶吉兴
在对浙江海岛林业经营的自然环境条件作出综评的基础上,阐述了海岛树种资源,并进行了海岛立地条件划分,为海岛适地适树技术研究打下了基础;围绕不同生境条件下的造林树种选择这一核心问题,根据不同尺度的立地差异性和不同树种生物学特性的与之相适应性,编制出浙江海岛不同立地条件适生树种表,并提出了应用此表时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表3参15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成岗 张仕敏 黄晓伟
本文聚焦信息技术扩散及其社会风险治理,对中国青年群体的信息技术产品使用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选取3104个样本,以电视作为传统信息通信技术的代表,手机和电脑作为新兴代表,对该群体首次使用信息技术产品的时间、使用频率和主要用途三个指标进行了调查。研究显示,信息通信技术的扩散存在结构性差异,使用电视的时间分布最为均衡,使用电脑的人群分布差异性最大。在科技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应当充分考虑新技术扩散可能导致的社会风险,推动技术产品的均衡分布,预先化解社会风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中国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形势越来越严峻。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大陆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3.26%,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许多大城市,老龄化及高龄化程度愈来愈高,并与少子化、空巢化等诸多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宫晓东 李玉龙 解惠然
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在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南框架基础上,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适老宜居城市环境建设评价要素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从政策发展与评价研究两个方面、实体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维度、城市和社区两个范畴,对世卫组织2005年提出适老宜居城市建设理念以来我国相关评价研究脉络进行分析和梳理,总结目前的研究现状,对未来的研究发展提出展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桦 刘倩
居住建筑适老改造服务在我国是一项新事业。通过比较研究中外居住建筑适老改造事业的发展政策,从相关政策的法律环境、专业化组织发展、技术促进、投资和融资、宣传和教育等政策方面找出了主要差距。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促进我国居住建筑适老改造事业发展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老年人 居住建筑 适老改造 政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当前“三农”政策和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个问题,即“三农”政策目标与最需要农业农村就业获利机会的农民弱势群体不适配。农业农村不仅是缺少城市就业机会的农民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村中老年农民的基本保障依托,而且是进城失败农民的最后退路。未来应当将适老型农业建设放在重点位置,通过建设适老型农业,将有限的农业农村获利机会留给数量庞大的农民弱势群体尤其是中老年农民。只有将最为弱势群体的农民问题解决好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具有基础。“三农”政策目标不能简单地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分解出来,也不应从强国目标中对标对表出来,而是要服从和服务于强国目标。也就是说,“三农”政策应当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邓毅 胡彬
分析了国内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在适老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出了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共空间适老性规划设计框架。以广州市人民公园所在区域为案例,阐述了步行可达性指数和空间交往指数等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在适老性方面的具体应用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桦 李博
城市住宅适老改造服务体系作为支持居家养老的重要领域在我国尚未形成。文章通过访谈和文本分析,识别出影响城市住宅适老改造需求的18个一般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3个关键因素,发现居住环境的适老程度与住宅适老改造技术和服务水平是首要的影响因素,住宅适老改造的消费水平和政策支持力度也是影响适老改造需求的关键因素。文章认为,建立并逐步完善住宅适老改造技术服务与质量监管体系、开展适老改造示范工程、探索适老改造市场化服务模式、加强适老改造资金的支持力度等,是形成我国城市住宅适老改造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住宅 适老改造 需求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