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88)
- 2023(4961)
- 2022(4180)
- 2021(3719)
- 2020(3241)
- 2019(7443)
- 2018(7120)
- 2017(13600)
- 2016(7307)
- 2015(8160)
- 2014(7946)
- 2013(8065)
- 2012(7736)
- 2011(6869)
- 2010(6849)
- 2009(6215)
- 2008(6553)
- 2007(5817)
- 2006(5306)
- 2005(5013)
- 学科
- 济(30745)
- 经济(30694)
- 管理(21489)
- 业(20844)
- 企(16989)
- 企业(16989)
- 财(14021)
- 方法(13748)
- 数学(11873)
- 数学方法(11715)
- 中国(8290)
- 农(8267)
- 学(8097)
- 收入(8011)
- 务(7299)
- 财务(7277)
- 财务管理(7255)
- 企业财务(7033)
- 制(6752)
- 业经(6317)
- 农业(6232)
- 银(5896)
- 银行(5872)
- 融(5769)
- 金融(5769)
- 行(5508)
- 理论(5139)
- 国民(4944)
- 地方(4855)
- 家(4450)
- 机构
- 大学(108111)
- 学院(105718)
- 济(44798)
- 经济(43839)
- 研究(41102)
- 管理(37473)
- 中国(32493)
- 理学(31538)
- 理学院(31162)
- 管理学(30506)
- 管理学院(30320)
- 科学(25824)
- 京(24258)
- 财(23718)
- 所(22357)
- 农(22117)
- 研究所(20092)
- 中心(18039)
- 财经(17669)
- 农业(17443)
- 业大(17188)
- 江(16484)
- 经(16228)
- 北京(15833)
- 院(14914)
- 经济学(14461)
- 财经大学(13414)
- 省(13340)
- 经济学院(13034)
- 范(12827)
- 基金
- 项目(69345)
- 科学(53844)
- 基金(51230)
- 家(46935)
- 研究(46915)
- 国家(46538)
- 科学基金(38704)
- 社会(29656)
- 社会科(28041)
- 社会科学(28027)
- 自然(26536)
- 省(26144)
- 基金项目(26095)
- 自然科(25840)
- 自然科学(25829)
- 自然科学基金(25404)
- 划(23041)
- 资助(22391)
- 教育(21304)
- 编号(17253)
- 重点(16249)
- 部(15438)
- 发(14563)
- 成果(14433)
- 计划(13973)
- 创(13929)
- 科研(13777)
- 创新(13152)
- 课题(12954)
- 教育部(12877)
共检索到167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胜志
2014年财政部对部分会计准则进行了修改,主要变化之一是提出了"综合收益"概念,这体现了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融合。作为两种不同的收益计量理论,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已发展成为制定会计准则的两种不同指导思想。随着经济环境与活动的日趋复杂,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两种观点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综合收益"概念,对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将两种理论从基本关系和具体项目差异上进行比较,并对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
综合收益 收入费用观 资产负债观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施先旺 刘美华
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不仅仅是两种不同的收益计量理论,而且已经发展为会计准则制定的两种不同指导思想。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改变了原来主要以收入费用观为主的指导思想,改为主要采用以资产负债观理论为主。因此,对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从战略的角度来把握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思想的总体思路,而且还可详细地了解这种战略思想在会计准则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贾小能
本文从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分析入手,阐述了我国新准则体系中会计理念的变化以及新理念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蓓
一、两种计量方式差别在整个经济环境相对稳定变动较小的情况下,两者的差别是由于时间尺度的选取上而产生的。在价格因素不受交易成本和契约合同的影响的条件下,收入费用分析侧重的历史成本原则和资产负债分析所大量使用的公允价值计量手段所产生的两种计量,结果本身不具有过多差异。两种分析方法可以实现信息互补,两种分析方式本身的计量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可以同时采用。但是随着信息传递速度不断加快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变动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勇 左连凯 刘亭立
本文对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介绍了美国会计准则发展过程中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取向变迁的经验历程,分析了二者具体内涵和特征的差异,进而提出在我国会计准则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应当结合我国的会计环境积极向资产负债观靠拢。
关键词:
资产负债观 收入费用观 会计环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姗姗
损益观和资产负债观的优劣比较,一直是学术界较为热门的话题。损益观以历史成本计价,在虚拟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环境中,其涉及到的分摊预提等多种人为会计操作,容易引起短期行为和盈余操纵。资产负债观通常采用公允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曾小青 赵兰
当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对三大报表的改革,并特别强调要彻底打通三大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文章试图对贯穿整个准则体系的基本会计观念———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与现金流量观的区别联系及其背后依恃的基本理念———勾稽观进行理论探讨,并对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与现金流量观三大观念进行评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帆 陈昌明 宗泽 黄孝平
2019年12月IASB发布《列报和披露总则(征求意见稿)》,拟将利润表中收益按不同业务活动来源和性质分为4个类别。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了资产负债观的内涵:观察会计对象运动的一种视角。以此为视角,从收益变动实质着手,从“劳动凝聚、计量属性、计量口径、无偿和非常、分享收益”五个方面分析了价值变动产生收益。据此,提出利润表改进建议,并就具体业务展开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基本准则的完善、具体准则的修订以及实务操作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勇
<正>商业银行经营业绩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存在资产负债观与收益观两种模式,前者较多聚焦银行资产负债表,更关注存贷款规模的增长,后者较多聚焦利润表,更关注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收益指标的增长。也即产生了资产负债观导向的业绩评价模式(以下简称资产负债观评价模式)与收益观导向的业绩评价模式(以下简称收益观评价模式)两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盖地 杨华
从会计改革的发展趋势看,全面收益表取代利润表将成为业绩呈报的主要报表。全面收益导致会计观念和会计原则的重大突破,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石由"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本文在对二者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的历史演变,并以《CAS18:所得税》等具体准则为例,说明资产负债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多有体现。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实现资产负债观的终极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元宁 耿爱丽 魏达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熊楚熊
在过去一年的经营中,刘总经理感到老产品已经开始滞销,新产品开发与生产均需大量投入。他为此拟订了一个投资计划,希望自己的计划能得到董事会的批准。他记得洪先生说过,资产负债表是第一财务报表,分析应该从资产负债表开始,而分析的第一步是要编制比较和百分比资产负债表。高级工程师出身的刘总经理很快就利用EXCEL表编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琳 刘君
新会计准则已将资产负债观的收益核算理念全面渗透到所得税会计核算中。本文以所得税会计的理论基础为前提,在对资产负债观下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暂时性差异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的确认、计量和列示。
关键词:
收入费用观 资产负债观 所得税会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伟 蒋砚章
近些年我国学术界对"资产负债观"这一概念的使用频率很高,而且在对这一概念的解读和使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从历史渊源出发,探讨了"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真实内涵以及正确使用方法;论述了"资产负债观"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及会计计量的关系。提出如下观点:目前会计理论研究面对的已经不再是"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之间的对立,而是"资产负债的交易计量观"与"资产负债的市价计量观"之间的对立,更严格地说,是"资产负债的交易计量观"与"资产负债的混合计量观"之间的对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